關於明道敗給小鮮肉,或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
前段時間,大型真人競技類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資深臺灣演員明道和內地小鮮肉陳若軒展開演技對決,共同重現了大熱電視劇《破冰行動》中的經典片段。
最終,明道不敵陳若軒,敗下陣來,而這一結果則引發了爭議。
而相關的新聞報導、評論文章,主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懷舊類:重點回顧了明道當年的經典角色,順便渲染了一波情懷。
抨擊類:為明道被淘汰鳴不平,控訴節目組有」黑幕「。
販賣焦慮類:藉由明道來引出」中年危機「話題,引發普通上班族「共鳴」。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明道具體在節目中演了啥,到底演得好不好反而退居了次要位置。
換句話說,明道在節目裡所賣的」人設「才是他真正要演給觀眾看的
節目一經播出,一個快要四十歲、面臨中年危機、沒戲演,好不容易有次上綜藝的機會,還要被小鮮肉搶飯碗的」慘兮兮「的過氣演員形象就這麼立起來了,一下子就引發了觀眾的」共情「。
而這種用不紅的老演員來給節目組力捧的小鮮肉」抬轎「的騷操作,其實同類型節目早就用過多次了。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去年的《演員的誕生》。
在節目中,資深演員鄭昊,也是當年張藝謀執導的經典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的男主,居然要拉下臉面,和基本沒有表演經驗的新人歐陽娜娜對戲,而且還輸了。
另一方面,當年一同合作的女主角章子怡,如今已經貴為導師,無情地對鄭昊進行了打壓甚至奚落。
對於鄭昊、明道這樣不紅的老演員,這樣的局面對他們殘酷麼?或許真的有點殘酷。
這在喜新厭舊、捧高踩低的娛樂圈,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但他們慘麼?我想恐怕未必。
類似這樣以」捧新人」為主要目的的綜藝節目,主角本來就不是為他們準備的,但反過來看,
通過給小鮮肉小花旦們做一下綠葉,反而給了他們重新走入大眾視線的機會。
因為略顯矯揉造作的形象及表演風格,從而備受詬病,被譽為「油膩王子」的楊爍,曾這麼回應觀眾對他的評價。
我不怕觀眾給我貼這樣的「標籤」,我不認為這是個壞事,反而能說明觀眾把你給記住了,大家對你沒有印象才是壞事。
換句話說,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藝人最怕的便是沒話題度,以至被人遺忘。
從明道折射出兩岸娛樂業的此消彼長
當然,作為臺灣藝人,明道和內地那些大多由科班出身的演員相比,從藝經歷有著很大的差異。
首先,我們來回顧下明道的從藝經歷,可以說很明顯的折射出了內地和臺灣娛樂業的「此消彼長」過程。
2002年,擔任三立都會臺旅遊節目《冒險王》的主持人,從而開啟了主持生涯。2004年,憑藉主持節目《冒險王》獲得「第39屆金鐘獎」文教資訊節目主持人獎。同年,加入「183club」組合,並出演了個人首部電視劇《天國的嫁衣》 。2005年,在偶像劇《王子變青蛙》中飾演男主角單均昊,從而爆紅。
和內地演員大多畢業於科班院校不同,臺灣藝人往往是多棲發展,像明道這樣的藝人往往身兼主持人、歌手、演員等多重身份。
另一方面,明道成名的早期,正是臺灣娛樂產業大舉進軍內地市場之時。
不管是《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這樣的偶像劇,還是5566、183club這樣的偶像團體,又或是《康熙來了》、《我猜》這樣的綜藝節目,都在內地風靡一時。可以說當年的臺灣流行文化成為了眾多80、90後的「情懷」所在。
相比當時還處於成長期的內地娛樂市場,起步更早、發展更為成熟的臺灣娛樂產業可謂搶佔了先機。
但畢竟兩岸的市場體量差距太大,內地娛樂產業徹底反超臺灣只是時間問題。
2010年後,隨著內地娛樂產業的快速擴張,臺灣娛樂從業者紛紛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內地,資金、技術、人才全面外流,導致本就不大的臺灣市場迅速萎縮。
一時間,以《甄嬛傳》、《中國好聲音》為代表的內地影視、綜藝全面攻佔臺灣市場。
受制於資金和市場,臺灣本土電視劇只能拍一些低成本的偶像劇和鄉土劇。
綜藝更是全面萎縮,只能靠《康熙來了》這樣的室內談話節目來撐場面,根本無力支撐內地這樣的大型真人秀節目。
而作為娛樂業大頭的電影市場更是慘澹,全面被好萊塢大片統治。
可以說,當下但凡在內地有所知名度的藝人都會傾向於選擇來內地發展。據調查,小S和蔡康永在內地錄製一期節目,酬勞往往是在臺灣的二三十倍。他們再加上胡瓜,成為了臺灣近年收入最高的藝人。
明道如果還留在臺灣發展,在當下人才凋敝的市場環境下固然不缺戲演。但收入相比在內地必然會大幅度縮水。但畢竟明道也算是趕上了臺灣娛樂產業黃金期的尾巴,能夠憑藉早年在內地積累下的人氣照樣在內地不愁收入,境遇比現在臺灣本土的大部分綜藝咖要好太多了。在臺灣錄一季《冒險王》這樣的綜藝,酬勞都未必能趕上來《演員請就位》」一輪遊「。
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又受制於口音及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的臺灣藝人,同時又不像老鄉彭于晏、趙又廷、阮經天們那樣背靠豐富的資源和人脈,能在內地大製作裡挑大梁。這一早就註定了明道如果靠演員這一身份,是很難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前景。
鑑於此情形,明道一早就開始了轉型之路,並把工作重心逐漸轉向了大陸。他於2010年成立了明道工作室,並於次年成立了恆星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藝人經濟、戲劇製作、廣告服務從工作。旗下捧出了徐開聘等多位藝人,可以說早已在現實中成為了真正的」霸道總裁「。
對於如今的明道來說,以演員的身份再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可以說是作為老闆親自下場做了一次品牌宣傳。節目有了熱度,明道和小鮮肉有了話題度,可謂實現了三贏。
至於明道和小鮮肉到底演了啥,誰演的好,節目組到底有沒有黑幕,相比之下還真無關緊要。
同時,也不用把普通人要面臨的」中年危機「強行套用到明星身上,很多明星儘管不紅了,但人家真的不慘啊。
所以說,所謂真人秀,咱們觀眾真的就是看個秀,看個人設,還是別太真情實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