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3月11日報導 最近,中國文體圈的流行趨勢是這樣的——看柯潔調侃李世石大戰阿爾法狗、追看最火韓劇《太陽的後裔》,以及,去嗶哩嗶哩動畫看一段張怡寧狂虐福原愛的集錦。
去B站看桌球——這已經成為國內虛擬世界的新風尚,有肆無忌憚的彈幕作陪襯,一度因為一家獨大失去可看性的桌球,也變得重新有趣起來。而直接促成這一風尚的,並不是中國男女團再一次雙雙奪下世乒賽團體冠軍,張怡寧與福原愛的往事,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
鮮為人知的是,在兩年前,日本富士電視臺曾經將漫畫家松本大洋的著名作品《桌球》改編成了動畫版。在這部長達11集的青春動畫中,還存在著一名中國桌球選手——孔文革。在漫畫中,這位上海青年隊選手因為一些原因離開中國、來到日本留學,在他看來,日本的桌球水準很低,他只想儘快拿下全國冠軍然後榮歸故裡。在這部漫畫初始階段,面相冷漠、說話刻薄的孔文革,堪稱其中的最強選手,他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大魔王」的風範。
當然,這部創作於1990年代的作品,肯定不是以張怡寧作為原型,後者得到「大魔王」稱號的過程,也是陰差陽錯。
一切始於由小林立創作的萌繪美少女麻將漫畫作品——《天才麻將少女》,本作主角宮永咲是清澄高中麻將部一年級學生,在隊伍中擔任大將。第15話中,福路美穗子看到咲的牌譜時直接感嘆道:「真是魔物啊……」此話,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漫友們就為宮永咲起了「大魔王」的綽號。
至於張怡寧被稱作「大魔王」,還要追溯到4年前,彼時恰逢倫敦奧運會,某體育論壇開始出現許多回顧張怡寧職業生涯的動圖和視頻(福原愛充當主要配角),也許是某個看過《天才麻將少女》的粉絲一時興起,「大魔王」這個綽號,也第一次出現在了關於張怡寧的討論中。
2014年9月,微博ID@切吧日文打滷面發布的福原愛說東北話的視頻,引起了王思聰、谷大白話等大V的關注,在這條轉發達到6萬的微博中,王思聰賣萌地評論道:「(福原愛)萌萌噠」。
網絡世界的特性,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誰會火。彼時,隨著群眾們在評論區東扯西侃,福原愛與張怡寧的那些往事又被很多網友提起,關於前者被張怡寧吊打的那些集錦,也隨之再度浮出水面。
綜上所述,張怡寧與福原愛的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2012年、2014年、2016年,每隔兩年,網民們就願意把這些老梗重新翻炒一下。當然,這次老梗新說的導火索,還是拜世界桌球錦標賽所賜,若不是張怡寧在解說福原愛的比賽時說她「瞎博」,恐怕網民們也不會想起北京奧運會「大魔王」故意掉球送給福原愛一分的段子。
當然,今年「大魔王」之梗火上加火的原因,還要感謝一眾日本動畫彈幕網站的存在,漫畫語言以及中二元素的鋪墊,使得張怡寧與福原愛的羈絆更具備網絡傳播的特點。無所不能的網民,甚至找出了多年之前中央電視臺為中國隊出徵橫濱世乒賽製作的《乒桌球乓,天下無雙》的MV,在其中,「大魔王」張怡寧還唱了這麼一句:「不能忽略她的存在,我等你,福原愛……」
視頻:張怡寧大魔王的成長史 無敵是一步一步煉成的,時長約37分38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