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香港藝術展史上,新紀錄誕生!定價3500萬美元的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無題XII》(Untitled XII),售出!
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無題XII》(Untitled XII,1975)。(攝影/林亞偉)
畫廊共同創辦人Dominique Lévy與Brett Gorvy,以及亞洲區資深總監李丹青在畫作前面開心合影。才在2016年底,Brett Gorvy離開了佳士得戰後與當代藝術部國際主管的職位,Dominique Lévy邀他共組重新命名的Lévy Gorvy畫廊,旋即締造歷史。難得於香港,出現紐約兩大拍賣行夜拍等級的精採之作,顯現畫作委託方保羅·艾倫(Paul Allen),這位微軟共同創辦人對畫廊的信任與支持。
Lévy Gorvy 畫廊共同創辦人Dominique Lévy(右)、Brett Gorvy(左),與亞洲區資深總監李丹青。(攝影/林亞偉)
「Genius collector!」Brett不肯透露新藏家的身份地域,只說是非常厲害的頂尖收藏家。第六屆巴塞爾香港藝術展,3月27日第一天邀請日,很快傳出重要戰報。
威廉·德·庫寧的畫作,在Lévy Gorvy畫廊,於第六屆巴塞爾香港藝術展售出,藝術品物件、展售畫廊、銷售地點,合組出了巴塞爾香港此刻的成功關鍵密碼。一幅畫,見微知著透視巴塞爾香港。
首先,德·庫寧這類70年代的重要抽象風景作品,過往出現市場通常見諸於紐約夜場拍賣,或是於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定價逾三千萬美元之作則是首見於香港。兩年前的春天,Acquavella Galleries曾於第四屆巴塞爾香港呈現德·庫寧1982年作品《Untitled X》,定價1250萬美元,當時未於現場售出。兩年後,3500萬美元的抽象風景,在亞洲銷售成功。
儘管此刻的全球經濟,陷入美中兩大強權貿易戰開打前引發的股市震蕩,但絲毫沒有影響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裡的藏家人流。開幕記者會座無虛席,藏家邀請日人潮比去年還要洶湧,最金字塔頂尖的藝術市場圈,就是財富分配兩極化的一面鏡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來到巴塞爾香港,應該會很有觀察文章。
德國藝術家勞赫(Neo Rauch)作品《通道》,Galerie EIGEN + ART。開展前即有藏家以100萬美元購藏。
巴塞爾愈來愈強的集客力:畫廊+收藏家,加上香港免稅的誘因,富豪收藏家愈來愈愛在香港買賣作品。德·庫寧的3500萬美元《無題XII》售出,恰是例證。當然,Dominique Lévy與Brett Gorvy這兩位合伙人的強大組合,也是藝術經紀人強人政治的縮影。一人擋萬人,這兩位就是這樣的萬人敵。也因此,在巴塞爾的全球連串畫廊名單裡,其實可以漸漸分類出不同的畫廊經營「畫風」,迥異於傳統畫廊主的培養過程,Dominique Lévy與Brett Gorvy都是從拍賣行出身積累多年經驗,從第二市場轉戰第一市場的成功者。他們更愛慢火細燉,在重要的展位裡端出重要的作品。李丹青這樣形容:「這次Lévy Gorvy畫廊作品,可以說就是提供最頂級的藝術品供藏家選擇」。
不只有德·庫寧,還有極難得出現的坦西(Mark Tansey)1984年作品《自然之猿》,同時期的作品已落入MoMA、惠特尼等重要美術館,此作有猿,有泰山,猿走路過橋,人像泰山蕩鞦韆過瀑布,畫面裡充滿了坦西的思想暗諭,定價420萬美元。還有蘇拉吉、趙無極、Frank Stella、Rudolf Stingel等佳作。Lévy Gorvy展位裡的作品,就是明星級戰後與當代藝術家的展演舞臺。
昆斯於卓納畫廊展位現場。(攝影:郭雅雯)
另外一種類型頂級畫廊類型,就是人們熟悉的高古軒、豪瑟沃斯、卓納畫廊、佩斯畫廊等豪門級畫廊,他們在全球遍布空間。噢,還有來自巴黎的艾曼紐·貝浩登(Emmanuel Perrotin),也隱然架勢十足,從巴黎擴展到紐約,再到香港、東京、首爾,今年還要在上海開設空間。這些畫廊展位全部人聲鼎沸,完美的詮釋畫廊主數十年的營運之功,以及遍布全球據點帶來的全球藏家。
豪瑟沃斯畫廊總裁伊萬·沃斯(Iwan Wirth)坐在桌旁,旁邊的白色作品,即為封塔那的1967年作品《空間概念,他等待著》,定價300萬歐元。(攝影/林亞偉)
來自臺灣的畫廊主,限於自身原本的海島市場範圍,相較之下就難以突圍進入歐美,不像歐美畫廊主是從歐美進入亞洲,亞洲收藏家更容易收藏歐美當代藝術家作品。畢竟,這是一個西方思潮為主的當代社會語境。不過,有愈來愈多的畫廊借勢突圍而出,當中國大陸挾經濟實力已然有與美國大打貿易戰的實力之際,東方語言,又具備讓西方藏家理解的藝術作品,其實愈來愈有市場,從原本的亞洲到西方收藏家,都對這類作品極有興趣。
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與趙無極1989年至1990年作品《12.89-02.90》合影。(攝影/林亞偉)
本屆巴塞爾香港的耿畫廊,就是典型。開展前,從王懷慶到吳大羽的作品,幾乎都被藏家預先購藏,開展兩小時內,展場作品幾乎全部售罄。一位德國藏家喜歡上蘇笑柏的作品,等他轉一圈回來已經賣掉了;因為一位已經等了蘇笑柏作品三年的藏家,現場一看馬上下訂。從1000萬人民幣的吳大羽、2400萬美元的趙無極、220萬人民幣的蘇笑柏、到336萬人民幣的彭薇作品…,看出耿畫廊的展陳實力。例如此次的展位,兩處入口,一處寬向窄,一處由窄向寬,不同作品的對話極具巧思。「作品賣完我也不會換作品上牆,這會影響整體展位策展的質量。」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霸氣的說。「形象是累積而來的,就要讓藝術品自己說話做最好的呈現。如果我換上別的蘇笑柏作品,但裡頭的紋路不能跟趙無極作品的顏色有對話、對比,這怎麼行呢?」耿桂英說,就是一屆一屆的累積展覽質量,才能在開幕之際就吸引各方藏家駐足。像是從林青霞到周杰倫,就在耿畫廊細細品味了許久。
耿畫廊吸引多位藏家到訪,例如林青霞。(攝影/林亞偉)
同樣的,近年來從前輩藝術家陳澄波的策展,到支持代理許家維的錄像創作與國際巡展,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尊彩藝術中心,本屆以「20世紀華人抽象藝術之路」為主題,持續推廣臺灣戰後抽象藝術四位藝術家:趙春翔、李元佳、楚戈、與李重重。這四位畫家均出生於中國大陸,1947年後陸續移居至臺灣,有的再出國,有的留在臺灣,各自走出不同的創作之路。本屆,尊彩創辦人餘彥良、陳菁螢夫婦,兼顧展位展覽與營銷成本,從高價的趙春翔之作,再到近一年來價格突飛猛進的4幅李元佳早期水墨作品,再到價位容易入手收藏,定價範圍約1萬美元的李重重、楚戈之作,讓畫廊穩定了在巴塞爾香港需承擔的龐大壓力,也能持續推廣尊彩持續推廣的華人抽象藝術。
因此,這屆巴塞爾也埋下了之後畫廊策展的伏筆,接續藏家可以看到李元佳的概念創作,乃至即將在2018年底或2019年推出的朱為白個展,一脈相承見到華人抽象藝術的發展。在香港這個國際平臺,恰是推廣東方抽象進入國際藏家視野的舞臺。例如就有義大利藏家非常欣賞李元佳之作,因為李元佳亦曾在義大利創作,也留有作品於義大利。此外,尊彩此次另外在「光映現場」被策展人李振華挑中的許家維、許哲瑜的錄像之作亦有藏家購藏,恰是對尊彩的肯定。
索卡藝術中心創辦人蕭富元(右)、藝術總監蕭博中(左)
而臺灣畫廊主迄今仍然堅守北京798藝術區陣地的不多,索卡藝術中心就是少數之一。索卡,是與耿畫廊一樣,能與中國大陸藝術家維持長久良好的合作關係,讓畫廊與藝術家彼此成長的夥伴。洪凌,一直就是與索卡成長的藝術家。本屆巴塞爾,索卡帶來一幅從北京出發,巡迴至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愛爾蘭切斯特比堤圖書館、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等地的重要作品《瀟湘煙雨》,索卡負責人定價60萬美元,比目前市場行情稍低,喜愛洪凌的藏友不容錯過。
Hong Ling, Early Summer No.2, Oil on Canvas,1993
除了洪凌的6幅作品,本屆索卡亦展出10件西南藝術家代表毛旭輝之作,從1986年的早期之作到今年的最新力作皆有展出,另有青年中國當代藝術家張英楠的8幅油畫,展現索卡在中國當代藝壇的經營力。
文|林亞偉
更多精彩
看
直
播
!
①巴塞爾香港藝術展2018開展首日驚喜連連……
②藝遊 H Queen's | 皇后大道中,藝術如潮湧
③2018 巴塞爾香港藝術展上的新面孔
④Fresh~!巴塞爾香港藝術展2018看點早知道~!
⑤專訪6家臺灣人氣畫廊,你們帶哪些作品去2018香港巴塞爾?
⑥玩轉香港,你不能錯過的新晉藝術聖地——H Qu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