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昌寧: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蹤跡

2021-02-08 昌寧一冉

近日,雲南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活動的影像。

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可以看到,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的豎著耳朵正在覓食,其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比較寬的白色帶紋,一直延伸到腋下,兩顆獠牙又長又尖,露在口外。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從我們發現林麝的影像資料中可以看得出,無論從它的覓食、它的體型,還是它的活動情況來看都是比較健康的。」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楊斌介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紅外相機拍到的雄性林麝視頻

更令人驚喜的是,除了拍攝到一隻健康成年雄性林麝外,在直線距離3公裡外的另外一臺紅外線像機也拍攝到了一隻林麝的照片。這隻林麝體型相對較小,沒有獠牙,但工作人員從其形體特徵和頸部兩側較寬的白色帶紋判斷,確定是林麝。連續看到兩隻林麝,令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所長王文海激動不已:「今天在查看紅外線相機的時候,真的非常激動,才安了40天的相機,就拍攝到這麼多的珍貴影像資料。」

這次相機拍攝到的視頻和照片,分別為一雄一雌不同的兩隻林麝。林麝(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素有「軟黃金」之稱。林麝通常要在生態環境非常好、人為活動非常少的情況下才能生存,由於生性膽小,主要的生存技能就是躲避天敵,它能登上傾斜的樹幹,站立於樹枝上,屬半樹棲動物。目前,全國範圍內的野生林麝已經非常稀少,林麝作為有一定攀援能力的半樹棲的偶蹄目動物,它的生態位比同生境下的偶蹄目動物要大得多,其在一個森林系統中起到的種質傳播能力更強,同時與它在演化上相適應的捕食者也更多樣。

除了拍攝到林麝,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裡,還出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黃喉貂是林麝的主要天敵之一,這種食肉動物穴居在樹洞及巖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巖,行動敏捷,性情兇狠,常常單獨或數隻集群捕獵草食動物。

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瀾滄江的中段,保護區地跨怒江,瀾滄江水系。瀾滄江在本保護區內流程近50千米,徑流面積604.3平方千米。保護區主要沿瀾滄江兩岸延伸,位於東經99°30′-99°55′和北緯24°52′-25°09′之間,總面積13560公頃。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近年來,隨著昌寧縣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進一步保護,境內各種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逐漸增加。昌寧縣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顯示,保護區內分布有哺乳動物9目28科66種,鳥類15目42科140種、兩棲類2目12科24種,爬行類2目7科28種,魚類7目16科65種。66種獸類當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保護區有高等植物190科906屬2183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8種。

「林麝是瀾滄江自然保護區的明星物種之一,同時也是衡量瀾滄江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標。這次我們監測發現的林麝的影像資料,證明了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生態系統是比較安全的,為保護區動植物資源數據完善提供了有力依據,同時也為破解保護區動物遺傳基因密碼提供了科學支撐。下步,我們還將持續做好野生林麝種群監測、保護、研究工作。」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楊斌說。

【王文海 楊文良 李海燕】

相關焦點

  • 韓城市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近日,記者從韓城市林業局獲悉:日前,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架設於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動物活動蹤跡。經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楊興中教授鑑定,視頻中的野生動物為原麝,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視頻資料顯示,原麝活動蹤跡在保護區被拍攝到的最早時間為去年12月,最晚的一次在今年3月。從其中一段視頻中可清晰看到,原麝在山頭林地中作短暫停留,並機警地環顧四周,在確定無危險後矯健地跑入林中,膽怯而靈敏的特性展現無餘。
  • 非法捕獵殺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出售麝香、鹿角等,涉案四人被...
    康巴傳媒(來源 爐霍縣融媒體中心)今年8月爐霍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案收繳林麝骸骨麝香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森警大隊民警現勘現場案件回顧:2019年8月,犯罪嫌疑人阿某、俄某、仁某、七某在爐霍縣易日溝和靈龍寺附近的深山老林中安裝套林麝的套子
  • 湖北神農架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
    6月15日中午12點半左右,大九湖景區工作人員在四號湖湄岸吧休息時,聽見門外發出奇怪的聲音,隨即出門查看,突然發現了一頭全身淡金黃色,頭頂著生一對角尖內傾類似牛的野生動物。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科研人員通過圖片和視頻對比確定,這頭野生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民間俗稱「大羊」。
  • 四川涼山首次用紅外相機拍到金錢豹
    4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縣博窩鄉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影像時,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在山林中的活動畫面。目前,整個涼山州地區關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豹的研究記錄僅見於四川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冶勒自然保護區、鴨咀自然保護區、螺髻山自然保護區,但這些記錄都是之前採用樣線法、痕跡法和訪問法等傳統調查方法所得,從未見有關紅外相機等影像資料的佐證。
  • 圍觀丨寧夏又發現稀有野生動物,北方地區首次發現!
    據六盤山林業局消息,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裝在林區的紅外相機拍到了我國稀有野生動物--毛冠鹿,這是我國北方首次發現該物種。毛冠鹿為草食性動物,多以種子植物以及蕨類和傘菌為食。主要棲息於我國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高山或丘陵地帶的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灌叢中,經常活動於海拔1000-4000米之間的山上。
  • 神農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漢澤、通訊員黃候、徐進)6月15日,神農架大九湖景區四號湖出現一頭似牛似羊的大型野生動物,經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敬元確認,該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系首次在神農架被發現。
  • 原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產在我國的有,藏野驢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奇蹄目馬科,大型食草動物。藏野驢夏毛呈棕色,冬毛呈灰褐色,腹部及唇、腿的毛色較淡;身長~,高約~,重達300多千克。它們生活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它們喜歡成群活動,一般是一頭強壯的公驢和數頭到十幾頭母驢組成。主要以山上的針茅、苔草、植物為食,一般在每天的晚上和傍晚飲水。
  • 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人被抓了!
    近日倉山公安分局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等野生動物14隻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PART 01寵物店裡存在「秘密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今年4月初,福州市公安局蓋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通過社交軟體售賣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民警將群眾提供的圖片信息交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業人員比對,確認該圖片中的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於是,蓋山派出所迅速組織民警進行調查。
  • 在家養烏龜 沒想到養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烏龜是很多市民家中常見的一種寵物,跟貓狗相比飼養起來也比較方便,然而,最近兩名上海的「龜友」卻因為養龜而觸犯了法律。近期,上海寶山警方獲得線索,在轄區內的有兩戶居民家中收養了多隻珍貴、瀕危龜類動物,民警迅速上門調查。
  • 雲南哈巴雪山首次拍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02:11近日,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對在本保護區安裝的20臺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整理、鑑別、分析時,發現了很多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活動影像!本次布控的紅外相機雖然較少,卻是保護區建立以來,用紅外相機對保護區動物的活動進行監測記錄,首次捕捉到20餘種野生動物活動珍貴畫面(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獼猴、勺雞、血雉、黃喉貂、雀鷹、斑羚、小熊貓、白馬雞、紅腹角雉、貓頭鷹;國家三有保護動物10種:豹貓、赤狐、毛冠鹿、赤麂、黃鼬、野豬、刺蝟、松鼠、飛鼠、豬獾),填補了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動物影像空白
  • 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商城縣鯰魚山水庫,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波光粼粼的浩淼水面上,幾十隻頭戴紅冠、白身黑羽的中華秋沙鴨,或自由自在地飛翔,或輕巧地掠水而過,或快樂地嬉戲,或專注地覓食·····這是連日來一些攝影愛好者在商城縣鯰魚山水庫拍到的景象。近期,氣溫驟降,天氣漸冷,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來臨,許多鳥群選擇在山水秀美的商城縣停留、棲息、覓食。
  •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2020-11-18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近日在烏蘭布和沙漠巡查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11月21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警對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當日上午,民警巡查到烏蘭布和沙漠二十裡柳段時,發現空中飛過一隻「老鷹」,便迅速用相機記錄下它在空中飛翔的瞬間。巡查結束返回單位後,民警仔細察看圖片辨認,發現這隻「老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民警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此前磴口縣沒有白尾海雕行動痕跡的記載。這次發現刷新了磴口縣境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2020-11-17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有其他村民說這可能是「四不像」,曹某知道不能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便立即打電話報警。涇縣公安局和縣涇川森林派出所民警隨即趕到,基本確認這頭體格相對健壯的「野豬」,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鬣羚(俗稱「四不像」)。民警商定採用驅趕策略讓這位「不速之客」快快離開,但鬣羚雙眼圓瞪,就是不肯走。
  • 邵陽縣: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0日訊(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劉健 蔣景)2月19號上午,邵陽縣林業局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2月18日,塘渡口鎮楠木村一村民在門前小溪裡發現一隻長相奇特的龜,交給了邵陽縣林業局,通過鑑定,該龜是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
  • 靖江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鴉
    經專家鑑定,這隻鳥竟然是白頸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陳先生說,當時他正在家中休息,看到一隻鳥因體力不支落了下來。這隻鳥長得像烏鴉,身體大部分是黑色,但頸部一圈卻是白色,十分少見。他找來一個籠子,將鳥裝了進去,並放置了食物和水,然後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到場後,通過110聯動聯繫到靖江市農業農村局專家前去辨認。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 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 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作者:叢玉霞    編輯:奚暢波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