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單身人數超過2.6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陷入愛情迷茫。
今天的文章,講述的是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愛情故事,但故事裡,卻藏著太多思考。
關於自我選擇,關於愛情,也關於人性,關於性別文化,關於個人成長。
探探上,楊楊把狀態改成了「戀愛中」。
過去的一年,他覺得是自己最棒的一年。他有了更喜歡的工作,也認識了女朋友Brenda,目前在幸福地籌備自己的婚禮。
轉變如此劇烈,朋友們都很驚訝。要知道,僅僅一年前,他還在為生活和戀愛苦惱。
究竟發生了什麼?大家很好奇,楊楊卻不以為意。
生活的質變源自長期的自我探索,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歸功於「算法」。算法改變了他的認知。
曾經他也認為男性只有多金、幽默、帥氣,才會有人喜歡,但在算法裡,他刷新了對女性、對男性魅力的認知:
排在她們需求第一位的,是關注、尊重、理解、欣賞。
「我覺得自己簡直被算法吃透了,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時候,它推薦的就都是我可能喜歡的人。」
科技改變了楊楊。
楊楊最近一次登陸探探,已經是幾個月前了。
有了新的戀情之後,他說:「我可能再也不會用探探了。」臉上的笑容蕩開,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
楊楊家住北京,大學學計算機專業。2011年畢業時,移動網際網路剛剛開始發展,一切都充滿機會。
但楊楊並不喜歡這個專業,所以成績也不好。離開學校後,他找了一份新媒體的工作,隨後又進入一家遊戲公司做運營。
越成長,楊楊越明白,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理想和現實相差太遠,他很難接受:
「做遊戲運營,我當時覺得就是些騙人錢的東西。再說我幹的都是雜事,離產品核心也很遠。」
這種沒有價值的感覺,讓楊楊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特意去看了心理諮詢。
精神狀態不好,楊楊有點自閉傾向,工作中的情緒,也影響了他和同事的關係。
很苦惱,他選擇了離開。
不過,經過長達半年痛苦的糾結、思考和心理諮詢後,他總算跟自己和解,「理想中的自我太難實現,其實,一個人能找到一件自己能做好的事,就已經很好了。」
想清楚後,他也找到了自己心儀的新工作。還是遊戲行業,但從事研發工作,工作內容上他更喜歡,也更核心。
對遊戲行業也有了新的看法。他暢想:「我接下來打算深耕這個行業,把產業鏈上上下下都摸清。」
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將內心的混亂捋順之後,愛情也不期而至。
楊楊的女朋友,是在探探上認識的。
那是他探探會員到期的最後一天。
他本打算用一個月後,就不再用了。但緣分神奇,臨結束時,他一眼看中了一個女孩,用了「超級喜歡」的特權。
「超級喜歡」每天只能發送幾個,這意味著,女孩一定會收到他的消息,也會知道他的誠意。
他沒想到,這個叫Brenda的女孩,也對他用了「超級喜歡」。他們像許久不見的老友,很快聊得火熱,真誠地談起了心。
Brenda告訴楊楊,自己在一座東北小城出生,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本地日企工作,工資不高,生活穩定,父母滿意。
但工作兩年,她越來越嚮往更大世界,想賺更多的錢去滋養夢想……
楊楊也向Brenda傾訴了自己的遭遇,迷茫、糾結、抑鬱……Brenda用女性特有的溫柔,撫慰了他的靈魂。
有了人傾訴,楊楊的心情得到緩解,Brenda也備受鼓勵辭職來到北京。感覺到了,他們在電話裡就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
說起日後的見面,楊楊頗為害羞。
抑鬱在家的日子裡,他從140斤,胖到190斤,而探探上的那張照片,還是他140斤時的樣子。
他想著先減減肥,等到瘦下來,再與女友見面。「怕見面她會說我一個大老爺們還搞照騙,臉往哪擱?」
但Brenda態度強硬,把楊楊臭罵一頓說,不是都男女朋友了嗎,還整天打什麼電話?趕緊出來見面。
楊楊最欣賞的,就是Brenda的這種性格。行動力特別強,一件事只要想幹,就必須立馬做,出了問題再說。
而他自己,總是習慣計劃很久,卻遲遲不執行。「我的生活常常什麼都沒做,日子就過去了。」
因此,這種互補,讓楊楊倍感幸福:「她每次生活中表露這一面時,我都覺得特別有魅力。」
楊楊的欣賞,也讓Brenda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鞏固了我們倆的關係。」
在朋友看來,楊楊的轉變太不可思議了。戀愛後,他的話多了起來,心態積極起來。完全不像2年前的他。
楊楊也對這種變化感到驚訝。從前,因為工作原因,他也算半個影視圈的人,身邊的女孩不少,但他總張不開嘴去聊天。
「不知道聊啥,怕打擾別人,所以我整天就上班,沒法認識人。」
最讓他後悔的一次,是2018年年底。那時,他跟朋友參加一個酒會。在派對上看到一個女孩,特別喜歡。
好不容易加到對方的微信,他卻不知道找人聊什麼……
後來他總是想,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自己練習一下如何跟女孩交流。朋友給他推薦了探探。
像打開了一扇門,他見到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我原來的世界太小了,所以才會迷戀派對上的驚鴻一瞥。」
幾個月後,楊楊在探探上認識了他第一個女友。那是一個做舞臺劇表演的女孩,他很喜歡對方的職業。
而太愛,卻導致了自卑。
彼時,他自己還在為工作糾結,關於自我,關於愛情,全方位混沌。同時,他認為,自己賺錢並不多,完全不能承擔一段愛情。
猶豫之際,女孩的家人不幸去世,她求助了楊楊。一起經歷人生重要變故的他們,自然變成了男女朋友。
可惜的是,那時楊楊自己有太多內心的問題沒有解決,也沒有理解女孩真正在乎的東西。在共同經歷了太多問題之後,這段感情以失敗告終。
一直到今年,楊楊把一切都捋順了之後,他才緩過來,決心重新下載了探探,再次尋找愛情。這時,他認識了Brenda。
「我除了大學那一段戀愛,工作至今兩段戀愛,都是在探探上認識的女友。」
楊楊總結,在探探上的兩段戀情,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女孩都很有主見,很積極地推進關係。反而是他自己有些慌。
他思考了很長時間,為什麼她們會喜歡自己?
交往之後,他得出結論:自己對女性和男性魅力的認知,完全是片面和狹隘的。
在探探上跟女孩交流,讓他意識到:女人並不都是喜歡有錢人,而且現在的女孩經濟都很獨立,其實在一段親密關係裡,男人能提供的情感價值更為重要。
「每個人都是豐富的物種,需求和喜好都不一樣,心態也不一樣。」
一款社交軟體,給楊楊帶來了更新奇的發現。他意識到,人們常說的幾種評價男性的標準,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那些並不帥氣、不幽默、賺錢也一般的人,只要認真尋找,總能找到那個獨一無人的人。喜歡暗自發光的你的那個人。
站在當下回憶過往,楊楊時常感覺,自己能交到心儀的女朋友,一切都和姐姐有關係。
楊楊有很多表哥、表姐,小時候媽媽忙,他經常被表姐們帶著玩鬧。
表姐們個個要強,即便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憑藉自己的努力都有了不錯的收入。
跟姐姐們相處,耳濡目染,他從小就能理解女性到底喜歡什麼,反感什麼。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他和姐姐們一起去一個高檔泳池,管理人員請來不少女模特,穿著比基尼在池邊來回走動,供客人欣賞。
看到比基尼美女,楊楊的姐姐們不高興了。找來管理人員,她們問:「為什麼不請男的?要不你男女都有,找幾個女的來走,這什麼意思啊?」
那一刻,楊楊意識到了姐姐們身上,最要強的那一面。他總結為:「女性都不喜歡不對等的東西。」
這些發現和了解,讓他避開了太多和女性交往的坑。使得每一段認真對待的感情中,他的體貼、照顧往往讓對方覺得驚喜。
當然,除了積累,還有試錯。
在探探,結束第一段不太成功的關係之後,楊楊總結說:「過於強調「承擔」,是男人對親密關係理解的誤區。」
從小接受的教育中,男性往往承擔家庭財務,需要養家餬口。
因此男性往往在戀愛前,下意識評估自己的賺錢能力。一旦無法提供,就會陷入自卑和退縮中。
但他認為,男性能提供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
當下和Brenda的相處過程中,他明白,責任、經濟固然重要,但今天的女孩們越來越獨立,她們的賺錢能力,很多已經超過了男性。
排在她們需求第一位的,相反是關注、尊重、理解、欣賞。
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假如女孩在探探上放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在遊艇上玩,另一張是在山區支教,非常明顯的是,山區支教可能是更接近她內心本質、對她更重要的東西。
了解對方的本質,關心「她到底是誰」,這樣的溝通,才能博得對方的好感。
他和Brenda就是這樣。她很有主見,但卻在人際關係裡又頗為傳統,楊楊敏銳把握了這一點。
如今他們一起生活,家務分工都是互相支持。
談起探探,楊楊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儘管現在已經和前任沒有了聯繫,但他仍舊很納悶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探探上認識的兩個女孩,都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做舞臺劇工作的女孩,他喜歡;如今的Brenda在公益機構工作,同時也熱愛藝術,有著相關的副業,也是他的菜。
這樣的女孩,在生活中楊楊很少碰到,但他卻在探探上卻連續遇到兩個……
思考很久之後,他只能想到一個推論。
探探大多依據職業、星座、興趣標籤來進行推送。這種算法在某種程度上,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有些人資料不全,但根據已有的特點,往往了解後,也能發現相處的共同點。
「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時候,它推薦的就都是我可能喜歡的人。」
認識Brenda之後,楊楊已經把探探卸載了。但常常跟朋友推薦探探。
他的兩個發小都單身,形象氣質都不錯,但都缺少認識人的渠道。
讓他意外的是,最終只有一個女孩接受了他的推薦。她事業小有成就,個性鮮明,形象不錯,很有魅力。
也是基於此,楊楊打趣地說道:「這樣看來,在社交的積極性上,看來男生真的落後於女生了。」
*部分圖片來源:電影《愛樂之城》
中國網紅20年丨請回答,2008
李誕的困局丨中國好歌曲
張學友丨李宗盛丨陳奕迅丨張艾嘉
病毒的復仇丨明星捐款名單丨趙本山往事
趙雷丨樸樹丨許巍丨李健丨王菲
王小波丨黃家駒丨張國榮
破產的央視標王丨網紅教授戴建業
中國搖滾丨周星馳丨窮人韓紅
比起財富和責任
關注、欣賞、體貼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