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黑白無常的故事,還具有它存在的現實意義。中華民族是一個憂患意識很強的民族,世事無常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白無常謝必安,黑無常範無救(或無咎),都屬於民間信仰的範疇,信則有、不信則無。當然,其中蘊含著中國人的樸素的情感。因為,越是在命運捉摸不定的時候,越需要加強道德的教育。
黑白無常這一對兒小鬼兒的反差不小。一黑一白、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謝之必安,一犯之無救。雖然,他們都是陰間的勾魂小鬼,卻被尊為七爺和八爺。因為,他們在陰間的官職,排在文武判官、牛頭馬面、枷爺和鎖爺之後。這也恰好說明了那一句民間俗語的正確性,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呀。
說白了,黑白無常是代表陰間的判官,來到人間打前站的。由於老百姓對於自己身後命運的焦慮和不安,所以,都希望在黑白無常面前好好表現一把,當然,瞎糊弄是過不了關的。你想想看,即便是進縣衙告狀,也得對守門的衙役陪個笑臉吧?
古時的衙役也叫捕快,與黑白無常的工作類似。只不過,一個在陽間幹活,一個在陰間工作。捕快咋咋呼呼,手裡還拿著繩索或者殺威棒。同樣,黑白無常也隨身帶著鎖鏈和招魂牌呢。
顯然,黑白無常是陰間的追魂小鬼群體的代表。否則,他們日夜奔忙,也是應付不了那麼大的工作量的。接下來,既然是代表人物,不是跑龍套的角色,那麼,就必須有名、有姓、有故事了。另外,這一對兒角色的反差越大,就越能夠突出他們的典型形象。其實,這一些吸引眼球的套路,在民間戲曲當中,表現得也是比較明顯的。
相傳,白無常名叫謝必安,屬陽。其典型形象是高高瘦瘦、笑容滿面,還吐著一條長長的舌頭。他的帽子上寫著"一見生財"四個字,其寓意很明顯,謝之必安嘛。
黑無常名叫範無救(或無咎),屬陰。其典型形象是五短身材、黑面無情 。他的帽子上寫著"天下太平"四個字,其寓意也很明顯,那些不聽話的、膽敢冒犯的傢伙一定是沒得救了。
可見,黑白無常的出現,是以恐嚇為手段,暗中在民間進行道德的教化。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黑白無常的生前以及死後的經歷,就被一一編排出來了。他們的冤死或者誠信的故事,版本很多。不過,這些故事都不是瞎編的,而是有來源的。
比如,說謝、範二人結義金蘭,情同手足。一天,二人相約在橋下相會,謝必安發現要下大雨,就跑回家拿傘。而範無救在橋下死等,不幸被突然泛濫的河水湮沒,竟然淹死了。謝必安回來後,感悟到範無救的誠信無二,痛不欲生,隨即也上吊自殺了。
其實,這個故事來源於莊子的寓言。在《莊子·盜蹠》中,這個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這就是「尾生之信」這個成語的由來,也是黑白無常以死捍衛誠信的故事的最初版本。講來講去,這些打動人心的情節,都屬於潛移默化地說教。
黑白無常的故事屬於迷信嗎?屬於。只是,有些民間的樸素信仰,是有它流傳至今的價值的。把它們一撮箕全部掃進垃圾堆,恐怕也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