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結束了4月21日最後一場長春站的巡演,貓科動物樂隊回到了北京,跟他們兩年前剛來北京時一樣,背著樂器和行李;但不一樣的是,此時的貓科動物樂隊已經發行了自己首張正式專輯 ——《GutS/膽量》。
對很多獨立樂隊來說,出實體專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困難,還是怎樣去維持一支樂隊。
2012年,主唱藝田田和鍵盤丁洛肯在成都組建了貓科動物樂隊,儘管他們當時還只能算是學生樂隊,卻已開始在獨立音樂圈嶄露頭角。
在2016年的滾石原創大賽上,他們成為了全國季軍,原創單曲《同流》拿下最佳作詞獎,既作詞又當主唱的田田高興得快瘋了。
那屆比賽的評委中有臺灣知名作詞人彭莒欣,他僅用四個字來形容貓科動物的獲獎 —— 實至名歸,事實上,所有評委在評選這一獎項的時候,都把票投給了貓科動物。
同年,他們在華唱原創音樂基金舉辦的「樂勢力IN樂樂隊大賽」,獲得全國亞軍。
有了成功的經驗,也就有了闖下去的勇氣。
2017年,丁洛肯和藝田田決定把貓科動物帶到北京,這裡不僅是全國政治和經濟的中心,更是文化產業最發達的地方。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曾在丁洛肯的老家招生,丁洛肯(鍵盤)去報名了,也考上了,但因為家庭條件,最後只能選擇去了成都讀書。
很快,他們就在北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新的鼓手,新的貝斯,新的吉他。這支貓科動物也變得更加兇猛。那一年,他們參加了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原創單曲《賭局》備受好評,被收錄在當年的紀念專輯《集體有意識》中。
經過各種演出和比賽的磨礪,貓科動物學到了,也掌握了更多「捕食技巧」。轉眼間就是他們成立的第七個年頭 —— 2019年。
他們終於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張正式專輯 ——《GutS/膽量》。
專輯共收錄了九首歌曲,記錄了他們從成都組建,到移師北京闖蕩這七年間的點點滴滴。
中文取名為「膽量」,出自作家林語堂《我的願望》:「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是的,自出道以來,貓科動物一直是一支標新立異,堅持做自己的樂隊,他們以一種帶有獨特藝術氣質的音樂,表達著你想表達卻難以表達的情緒。專輯的英文,被他們譯作「GutS」,這個詞原意是內臟,雖然在創作上,他們更看重旋律性和多樣化,但他們作品的本質仍然是搖滾。
這張專輯,是他們七年音樂之路一個總結,也是未來起點。
在百科中,貓科動物是肉食性最強的動物,善於隱藏,強於捕獵, 性情多變,極嚮往自由。貓科動物樂隊的音樂,正如這種生物一般,情感時而隱藏,時而爆發,在多變的律動中自我宣洩。不過,貓科動物種類繁多,至於他們是逗趣的小貓,還是兇猛的獅虎,請在他們的音樂裡尋找答案。
在淘寶或閒魚搜索「膽量GutS」
即刻獲得
也可保存二維碼到相冊
打開相關App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