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要結婚的新人都在選擇自己的婚禮類型的時候都喜歡那種古代的各種婚禮類型,比如,漢式婚禮,漢唐婚禮,周制婚禮,還有就是近現代的中式婚禮,這些類型的婚禮如果真正的按照古代制度辦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禮儀實在是太過於繁瑣了。
其實現在的所謂的一些婚禮都是在婚禮場景布置上面模仿的朝代不一樣,婚禮儀式部分都是近現代簡約的古風儀式,服裝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面的古代婚禮服飾,因為真正的古代婚禮服飾真的是太醜了,沒有現在這麼的精緻優美,所以大家也就當了解了解吧,至於真正要辦這種婚禮的話還是需要諮詢婚慶公司吧。
在選擇婚慶的時候我們並不一定是看這個婚慶是否做過類似的案例,因為現在案例真的太多了,倒賣案例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你要和銷售或者策劃師聊的時候一定要確定她是否懂中式婚禮,如果自己都不懂,如何給新人去實現呢?所以聊天真的很重要,要有判斷能力。
下面來給大家稍微的梳理一些知識點吧!
一、漢式婚禮(漢服婚禮)概述漢式婚禮(漢服婚禮)簡稱漢婚,是穿著漢服,採用漢族傳統禮儀的婚禮,並非指「漢朝主題婚禮」,當前流行的漢服婚禮(漢式婚禮)基本分為周制、唐制、明制,其中最廣泛最常見的周制(也有很多婚慶機構直接稱之為漢式婚禮)極不推薦,屬於早期瞎整留下的後遺症,儘管包括老吧主在內的許多前輩在早期漢服運動中花了很大力氣去推各類原創周制服飾禮儀。
首先,當前市面上包括漢服店在內售賣的所有「周制婚服」都是臆造出來的玩意,可以說是高檔影樓裝,或者說是腦洞大開原創古風服飾,甚至是某些古裝劇的服飾變種。,而絕大多數婚慶機構的「漢婚」都是讓新人穿著「周制婚服」,然後用各種影樓裝打扮伴郎伴娘來拼湊個「漢式婚禮」出來。
然後在儀式方面也過於追求「古風」,好一點的會採用諸侯大夫或者士婚禮的禮儀,其次會用老吧主原創方案,基本上都是追求莊嚴肅穆,往往造成婚禮總體氣氛陰暗詭異,並往往把主婚人給安排在新人中間同案坐,喧賓奪主意味很濃。水平次一點的就從頭到尾自己瞎編亂造笑話百出。
這裡推薦唐制、明制婚禮,相對來說服飾、禮儀都會靠譜很多,尤其推薦明制婚禮,基本可以和漢族傳統婚禮劃等號,明代保留至今的記載很是充分,服飾、禮儀靠譜容易考證和置辦,集此前時代大成於一身,也符合民間對傳統婚禮的印象,社會結構、禮儀和習俗並未明顯脫節也不易出現各方面衝突。甚至一些禮儀較為講究比較傳統的地區只需將禮服由西服換作明制服飾基本就可以了,而明制婚服的話,親朋好友的接受程度會極好(滿堂喜慶鳳冠霞帔大紅袍烏紗帽誰都不會說什麼)。
1
故而下文全部是圍繞明制婚禮展開。
二、辦漢服婚禮(漢式婚禮)的注意事項
1、首先不能完全靠中介(或者禮儀公司、婚慶公司)。國內幾乎所有婚慶公司都能辦「漢婚」,但基本都是在婚博會上看到展示就照貓畫虎,絕大多數都是瞎搞,不僅禮儀流程亂來,服飾也亂來,能夠按照嚴謹地去辦漢服婚禮的機構極少。
只有極少數專司漢婚的機構能夠很好的把一場婚禮規範地辦下來而不整出什麼么蛾子,但不是本地的話費用就會昂貴的難以承受,我這裡也就不推薦了,這裡建議聯絡一下你那邊當地的漢服社,一般各地漢服組織中總會有一兩個鑽研這方面的人會比較了解漢服婚禮的,可以適當給點策劃費請來做策劃,同時對婚禮的服飾和禮儀把把關,然後將策劃案交由禮儀公司或者自己人按照策劃來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到目前為止現在網絡上所有能夠搜索到的「漢婚主持稿」都是不能用的,最好自己寫或者找文採好點的朋友代筆,我在自己寫稿子的時候本想找些來參考參考,但是大概找了十幾篇,最後被徹底噁心了個透,文化程度不夠的主持人很容易把主持稿寫成奇葩穿越秀。最後我自己寫的粗稿子交由我的主持人和辦漢婚的朋友來潤色了,效果還不錯。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婚禮不要用人工做舊的青銅器,許多婚慶禮儀公司為了凸顯「古風」會買一些故意做的鏽跡斑斑發綠髮白的青銅器來作為飾品,乍看之下就如同古墓裡挖出來的又舊又破,這放在婚禮這樣喜慶的場合極為不適合,婚禮用器皿自然是要用新的、喜慶的。婚禮用具用漆器、瓷器都是很好的選擇。
3、了解婚禮流程規範。在婚禮策劃的時候,建議多了解婚禮流程,這方面可以查閱《大明會典》和《朱子家禮》,內容差不多,下面的連結是摘自《大明會典》的士庶婚禮一章(我們都是士庶,到頂也就品官,千萬別整帝王太子禮儀的么蛾子……我還真見過這樣的么蛾子)。
這是一個由明朝官方公布的框架式的文件,可以在這個框架上自行豐富一些內容或結合自己家鄉的地方習俗,比如伴郎伴娘的數目。需要注意的是「結髮禮」並非婚禮必備(很多禮儀公司很喜歡用「結髮夫妻」這個梗),很多地方反而忌諱婚禮出現剪刀這樣尖銳的東西,紅蓋頭也並非必備按需選用,(如果有翟冠和頭面,蓋頭一蓋啥都看不見了,而且禮儀部分會礙事,酌情選用);過火盆射箭過馬鞍不是全國性的傳統婚俗。
4、關於禮樂。
首先說樂。婚慶手裡的音樂分分鐘能整出個春晚現場,而各種漢服社和漢婚機構手頭的音樂則大多是漢服運動裡的幾首流行音樂(是的,流行音樂,比如禮儀之邦、重回漢唐、以及一首編鐘樂曲等等)。
真正的能用於婚禮的傳統音樂著實很少,喜慶並且符合婚禮主題的更少,民樂來來去去就那麼幾首,當然如果當地能找到民樂隊那再好不過。
然後說禮,現在著實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雖說現在沒有了僭越的風險,但是婚禮多少得符合我們自己的身份(庶民或者有功名的生員、品官),按照傳統婚禮可以向上僭越一級穿公服,故而有新郎官的稱呼。
而用太高的帝王諸侯級別辦婚禮則是很不合適的,而且……真用帝王級別辦婚禮還真沒多少人辦的起辦的了。故而也不推薦后妃級別用的帶金龍的大鳳冠以及翟衣等。——我見過五爪金龍的唐制婚服,簡直亂來。另外,還有一點。
別把婚禮辦成漢服展示會,也別弄成祭祀場所。把什麼漢服秀之類的東西去掉,現場也千萬不要擺香爐什麼的把那套祭祀儀式擺出來,這是婚禮不是喪禮,沒人結婚這麼來,雖然來賓可能樂意看個新鮮看個熱鬧。
4.5、婚禮上的遊戲:這方面按照當地習俗來,或者玩點傳統小遊戲也可以的。但投壺不合適,真的要玩投壺的話記得把箭頭給拔了,免得傷人。我當時否決了主持人的大部分提議,堅持只用了幾個酒店婚禮常見的小遊戲:
4.5.1、猜價格:一套胭脂水粉和一套文房四寶,競猜價格取走。
4.5.2、馬吊牌抽獎:用一套自己復原的馬吊牌代替撲克牌抽獎,獎品為金條、銀錠、玉墜。
4.5.3、一堆拋灑的娃娃。
5、拒絕影樓裝,製備合制漢服。重中之重,購買漢服需要一定的鑑別能力,這點建議去看看「如何區分漢服和影樓裝」。如果以後有空我也寫一份把連結加到這來。補充:講道理說,明制婚服也不一定是圓領補服大衫霞帔。生員也以襴衫為公服,搭配襖裙效果也是不錯的。或者無補子的圓領袍、道袍也可。
喜結良緣
下面來講講服裝和一些細節花費:新郎穿靴、革帶(其實按理說應該用玉帶,但是當時找了幾家,價格幾千塊嚴重超出預算,東西也很一般,也就沒有買)。烏紗帽是要求一家戲曲用品加工廠用純黑配色做的(實在等不了那幾家漢服配飾店工期)。花費新娘全套婚服及配飾大約在萬元左右,新郎比較省,兩千元不到。(不包括黃金首飾)
伴娘穿對襟立領衫+方領短比甲+褶裙+繡花布鞋。交領可能更合適,但是因為考慮到中午的一場酒席,所以折衷用了對襟立領。每人六百元左右。
伴郎穿藍色直裰+黑色布鞋+儒巾+絲絛,每人三四百元左右。
司儀穿青圓領袍+方巾+黑色布鞋+絲絛。
圖文:沐宸婚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