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鬥倒嚴嵩的「王門護法」

2021-02-13 陽明心學

今天和大家說說徐階這個人。

 

讀罷《陽明全集》,對徐階頗為感慨。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可能對嘉靖和海瑞、嚴嵩這三個人物印象深刻。實際上,徐階才是大明朝那一時期真正的邦國柱石,其苦心孤詣、力挽狂瀾,比之那些一味追求氣節的清流,更值得尊敬。

 

中國的歷史評價中,有過於重視道德,輕視事功的傾向。就當代的歷史研究來說,關於清官海瑞和姦相嚴嵩的研究,一直是明史的熱點話題;如徐階、王瓊(兵部尚書、陽明先生的伯樂)這樣遠慮實幹的大臣,卻被忽視、冷落。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若有志吸收陽明的真精神,徐階不可不識。他在王學的踐行、捍衛和傳播等方面居功至偉,堪稱「王門護法」(這是本人的評價)。如果沒有徐階,陽明學會長時間徘徊在草根民間,無法登堂入室,更不會有後來,陽明從祀孔廟,明代僅有四位大儒享此殊榮。

 

徐階(1503-1583),字子升,號少湖,華亭人(今上海松江區)。明代兩朝元老,任內閣首輔17年。扳倒奸臣嚴嵩,保護清官海瑞;草擬嘉靖遺詔,撥亂反正;提拔張居正入閣,為大明中興打下根基。《明史》稱,「立朝有相度,保全善類。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間有委蛇,亦不失大節。」

 

徐階受教於陽明弟子聶豹,得到了江右王門的精髓。學術上雖然建樹不多,他卻把陽明心學託舉到社會主流,在治國理政中發揮到極致。舊版《王文成公全書》中,徐階的序排在篇首。《明儒學案》中闢有專章「文貞徐存齋先生階」。徐階的著作有《經世堂集》、《少湖文集》等,值得一提的是,徐階還編有《嶽廟集》,收集出版嶽飛的逸文,可見其胸襟和見識。

 

 

陽明學在明代中晚期風行全國,除了廣泛的民間講學潮流,更有來自上層官紳在主流社會的大力提倡,徐階對陽明學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

 

徐階曾在南昌等地興建陽明祠,聚集士子講學;組織過北京靈濟宮的千人心學大會講。「及在政府,為講會於靈濟宮,使南野、雙江、松溪程文德分主之,學徒雲集,至千人。其時癸丑甲寅,為自來未有之盛。」(《明儒學案》上)

在他任內閣首輔期間,陽明學說一度成為朝廷科舉考試的命題內容,和陽明生前不可同日而語。陽明晚年在浙江講學期間,會試主考官故意出一些批判心學的考題,陽明的部分學生因此憤而棄考。

江西時期,徐階還曾廣泛收集當地傳承的陽明畫像,命人臨摹了三幅,兩幅是先生燕居像,一幅是先生朝服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陽明古代畫像,其中就有徐階收集的。

 

陽明身後,爵位被剝奪,學說被斥偽學;幸有以徐階為首的王門弟子奔走呼籲,先生名譽恢復,子孫順利襲爵。

 

陽明先生指出,心學要在「事上磨練」。這在徐階身上特別典型,心學是一門實學,更是一門活學。退可明哲保身、維持局面,進則遏惡揚善、安邦定國。心學的神奇效果,讓人驚嘆不已。

 

古昔聖人具是道於心而以時出之,或為文章,或為勳業。至其所謂文者,或施之朝廷,或用之邦國,或形諸家庭,或見諸師弟子之問答,與其日用應酬之常,雖制以事殊,語因人異,然莫非道之用也。故在言道者必該體用之全,斯謂之善言;在學道者亦必得體用之全,斯謂之善學。——(徐階《王文成公全書序》)

在徐階看來,道有體用,所謂體用,其實就是今天的「道」和「術」;傳道和學道都要有「體用之全」,也就是說不能只是坐而論道,更要在日用應酬、朝廷邦國之中去行道、踐道。

 

實際上,徐階一生隱忍,經歷和陽明有幾份相似。早年科舉落榜,初入官場直言被貶,中年後建立功績。

年少時,徐階先後經歷了兩次大難不死。一次是幼年時曾經掉到井中,一次是和父親外出,失足掉下山崖。

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七歲的徐階前往南京參加鄉試,落榜而歸。

正德十五年(1520年),新科進士聶豹任華亭知縣。聶豹的到來,從此改變了徐階的人生軌跡。史書記載,徐階「讀書為古文辭,從王守仁門人遊,有聲士大夫間。」

嘉靖二年(1523年)徐階以探花及第,以庶吉士身份進入翰林院,成為一名七品編修。

嘉靖六年(1527年),徐階在丁父憂三年之後,回京復職。當時的內閣由嘉靖寵幸的幾位「大禮議」的投機分子把持著,張璁是首輔。

張慣於迎合上意,提出把紀念孔子的禮儀降格,而且廢除孔廟中的畫像,改為書寫名字的木牌神位。徐階仗義執言,被貶官到福建延平擔任推官。推官是輔助知府、主持司法刑罰事務的屬官,品級為正八品。

嘉靖十三年(1534年),徐階被提任湖廣黃州(今湖北黃岡)同知,未及赴任;即升任浙江提學副使。在陽明家鄉主持學政三年,升遷為江西按察副使。來到陽明建功立業的江西,融入江右王門的圈子,徐階在心學上詣精進不少。

嘉靖十八年(1539年),徐階奉調入京,經過十多年的磨礪,此時的徐階不再是憤青翰林,而是深諳官場之道,心體靜定的資深政治家。

不經歷黑暗的人,是無法懂得光明的;此心光明,是因為身在穢土。陽明之學和徐階的經世之願已經合二為一。

「佳實豫知深雨露,苦心原自耐霜風。」徐階的《次張龍湖吏侍院中觀蓮》中這兩句詩,可見其心學境界。

 

延平時期,是徐階的「悟道」時期。

赴任延平之際,妻子突然病逝,兒子才兩歲。一時間,徐階的人生跌入谷底,前程盡毀、家破人亡。

延平地處閩北山區,民風驃悍。徐階在延平時期,斷案效率很高,當地治安狀況顯著改觀;他還巧施計謀,懲治把持銀礦中飽私囊的當地官吏。徐階在延平的覺醒,在人生觀層面上,可與陽明的龍場時期相比。

在延平數年政績突出,徐階更體悟了陽明學的深意。致良知並非一味直道而行,更要因時制宜、因事制變,知變通變才是知行合一的真義。

 

「徐階曲意事嚴嵩」是歷史上經典的謀略案例。

嚴嵩曾多次設計陷害徐階,徐階忍辱負重,從不與之爭執;嚴世蕃對他多行無禮,也忍氣吞聲,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親眼目睹嚴嵩鬥倒了夏言和楊繼盛、沈煉直言上諫的悲劇,徐階選擇忍耐,靜待時機。

對此,年輕的門生張居正一度很不理解,上疏進言,之後也被迫告病辭官。在沉寂三年之後,被徐階引見給裕王,擔任裕王世子的老師。這就是後來的萬曆皇帝。

 

 

因為家族擁有大量土地,晚年徐階的聲譽受損不小,一些人以貪官視之。因為和海瑞、胡宗憲等人的遭遇相關,加上曲意事嚴嵩等事情,導致了徐階真實面目的模糊,歷史地位邊緣化。

目前關於徐階的專著極少,《徐階與嘉隆政治》和《大明名相徐階傳》是僅見的兩本,推薦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

 

相關焦點

  • 明宮攻略:徐階鬥嚴嵩,用盡心機
    明宮攻略:徐階鬥嚴嵩,用盡心機徐階和仇鸞曾經是好朋友,不管徐階心裡是不是真正的把仇鸞當成真心朋友,也不能完全的說結交仇鸞是為了對付嚴嵩或什麼的,曹操再奸也有知心友,劉備再好也有死對頭。徐階和仇鸞曾經交往密切,而仇鸞和嚴嵩相對來說,冷淡很多。老嚴嵩就是抓住這一點,打算等仇鸞自爆,順便拉徐階下水。不久,機會來了,鹹寧侯仇鸞因為打仗消極,謊報軍情,貪功冒進,丟光了嘉靖皇帝的臉面,嚴嵩企圖利用這一機會,將徐階牽連進去。老嚴嵩洋洋自得,朝廷誰人不知,徐階和仇鸞可是一夥的,但一打聽,卻發現,請求治仇鸞罪的竟是徐階!
  • 為什麼嚴嵩和徐階同是明朝貪官,評價為什麼差的這麼遠
    明朝著名奸臣嚴嵩,官居首輔十餘年,被抄家後的財產尚不及同時代著名忠臣徐階的家產 嚴嵩位居首輔十餘年,被人罵為奸臣的原因就是把持朝政、殘害忠良、大肆斂財; 相反的,徐階、張居正等首輔,民間乃至史書名聲極好,然而他們的財富卻是著名大貪官嚴嵩拍馬都趕不上的。
  • 徐階與嚴嵩同為政治家,為何徐階能得到善終,嚴嵩卻家破人亡呢?
    徐階與嚴嵩同為政治家,為何徐階能得到善終,嚴嵩卻家破人亡呢?明代的政治社會無比黑暗,為了得到夢寐以求的權力,政治家們拉倒結派,無惡不作,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不惜犧牲尊嚴,嚴嵩和徐階都是這類政治家的代表者。
  • 徐階太難了,要不是多長了個心眼,差點被嚴嵩翻盤
    正是嘉靖用來制衡嚴嵩的理想棋子,而此後的時局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嚴嵩的敗相一個人站上頂峰的時候,往往是他下坡路的開始。嚴嵩也不例外,嘉靖27年鬥倒夏言成為首輔,他自己也成了其他人想要扳倒的對象。和夏言相比,徐階更為「狡猾」,更加隱忍。徐階知道,要扳倒嚴嵩,唯一的指望就是讓嘉靖改變心意,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比嚴嵩更能猜測揣摩嘉靖的心思,如此方能博得嘉靖的歡心,才有機會達成目標。
  • 大明宰相嚴嵩,鬥不過腹黑的徐階,80歲乞討為生
    藍道行擅長求神問仙,嚴嵩懷疑他有徐階的背景。可是世宗相信藍道行,希望通過這位高人拉近自己與神仙的距離。一天,世宗悄悄問藍道行,內閣輔臣中誰忠誰奸。藍道行回答說:我得問問玉皇大帝!他當場設下法壇——一個大笸箕,裝滿沙子。藍道行一陣癲狂亂舞,大汗淋漓,他翻著白眼,口中念念有詞,又挽起袖子,在沙子上刷刷飛書幾個大字:「賢如徐階,奸如嚴嵩父子。」世宗看了大駭,問道:「天帝為何不誅?」
  • 大明首輔徐階:低調行事保留實力,等待機會能屈能伸,終扳倒嚴嵩
    徐階做過明朝內閣首輔,當過文淵閣大學士,還打倒過大奸臣嚴嵩。他是開啟明朝中興時代的功臣,也是橫行鄉裡的大地主。關於徐階的評價,可以說是兩級分化嚴重。有人說他是明朝中興三相,也有人說他不過是另一個嚴嵩。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那麼多年的下放,沒有改變徐階匡扶社稷的心。彼時奸臣嚴嵩專權,想要拉攏徐階,但是徐階堅決不從。
  • 《大明王朝1566》:海瑞罷官的好戲沒拍,徐階實際上比嚴嵩更貪
    徐階做事勤勉,青詞又寫得好,得到嘉靖賞識。如果說初入官場的徐階雖屢次遭到上司打壓,但遇到的都還是君子,雖遭貶黜和排擠卻依舊無傷大雅。真正的危險還是在宿敵嚴嵩和嚴世蕃的打擊。宦海浮沉,徐階成為有能力善隱忍,一擊即中的政治高手嚴嵩也是依靠青詞才入得嘉靖法眼,又有嚴世蕃善於揣摩上意,為嘉靖撈財,遮擋諫言。以至於成為權傾朝野二十年的「嚴黨」,徐階能始終作為嚴嵩副手而屹立不倒,可以說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 嘉靖帝跟呂芳唱雙簧,嚴嵩為什麼回來後,就把崑曲班子急送徐階?
    徐階顯然不清楚嘉靖帝這是要幹什麼,但都是千年老狐狸,二十年他都忍了,也不差這一次,所以馬上附和稱讚。再次,嘉靖帝轉移方向,開始諷刺徐階:「抓了楊金水,派了個趙貞吉去兼管江南織造局,快年底了,五十萬匹絲綢還沒有織出一半。」這句話跟剛才在嚴府,嚴世蕃說的話如出一轍,這倒讓嚴嵩產生了迷茫,難道嘉靖帝跟嚴世蕃想的一樣,對清流不滿?
  • 明朝的四個內閣首輔,嚴嵩、張居正、高拱、徐階,誰更厲害一點
    在明朝內閣出了四個名人,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四個內閣中的大臣,其中嚴嵩是一直在明朝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坐著,能夠待那麼長時間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政治手段讓他可以長期地位穩固。但有一個問題很致命,就是嚴嵩這個人太貪了,他的情商要比其他幾個人高,特別能作秀,連明世宗都達不到這水平。嚴嵩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坐了20多年,在這段時間裡他貪了很多的銀兩。
  • 嚴嵩和徐階、張居正同樣都是貪官,為何評價會差得這麼遠?
    明朝著名奸臣嚴嵩,官居首輔十餘年,把持朝政、殘害忠良、大肆斂財,結果抄家後的財產尚不及同時代徐階、張居正的家產,卻被人罵為奸臣;相反,徐階、張居正當政時也貪汙,而他們在民間乃至史書名聲卻極好,為什麼幾百年來他們的評價有如此的天壤之別?
  • 大明王朝:徐階猜中嘉靖要趙貞吉入內閣,為何卻還被說是不如嚴嵩
    如此一句簡單的話,嘉靖暗暗的表達了對於徐階剛才言行的不滿,同時也映射出了嚴嵩為何能身居首輔之位進而把持朝局二十年之久的真正秘訣,那就是「看破」卻不「說破」,而這也是嘉靖眼中,徐階與嚴嵩之間真正的差距。而作為掌管內閣二十多年的嚴嵩,則是更加明白其中的意義與道理,也更懂嘉靖皇帝的心思。因此,當徐階一番追問非要嘉靖確認是否讓趙貞吉入閣的時候,嘉靖首先是驚愕,然後便是一種陌生的感覺湧上心頭,畢竟在此之前的嚴嵩絕不會如此,這無疑是觸動了嘉靖內心的一根敏感神經,瞬間感受到了徐階與嚴嵩之間真正的「差距」。
  • 要學做官先學做人:徐階如何鬥倒嚴嵩,又如何收尾?堪稱教科書
    劇中,清流派以徐階、高拱、張居正為核心,高拱最為激憤,永遠和嚴黨正面「硬剛」,而清流中官階最高的是次輔徐階,相比於「憤青」高拱,徐階永遠圍著嚴嵩轉,可以說徐階是個身在內閣(嚴嵩的地盤),心在清流的人物。在倒嚴成功後徐階任職首輔卻沒有對嚴嵩趕盡殺絕,反而依舊對嚴嵩以禮相待,表現了徐階的圓滑。那麼歷史上的徐階又是如何掌權倒嚴的呢?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一起看一看。
  • 嚴嵩的悲喜劇
    他用各種小動作來強化權臣被無限信賴的感受:大幅度地升他們的職、授予鑄有特殊表彰詞彙的小銀章、賜詩、故意單獨說一些私密的貼心話……他就這樣誘導別人,讓他們忘乎所以。很奇怪,張璁、夏言本來都是絕頂聰明的人,卻都不曾識破,都上了當。他倆大紅大紫後,犯了一模一樣的毛病:頤指氣使,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從而這自己快速倒臺輔鋪平道路。輪到嚴嵩上臺,這才終於出現一個將嘉靖心思看得比較透的人。
  • 人物|嚴嵩的悲喜劇
    在明史館,謂嚴嵩不可入奸臣傳。纂修諸公爭之。李談辨雲湧、縱橫莫當,諸公無以折之。最後,楊農先椿學士從容太息曰:「分宜在當日尚可為善,可恨楊繼盛無知小生,猖狂妄行,織成五奸十罪之疏傳誤後人,遂令分宜含冤莫白。吾輩修史,但將楊繼盛極力抹倒,誅其飾說誣賢,將五奸十罪條條剖析,且辨後來議恤議諡之非,則分宜之冤可申。」穆堂聞之,目眙神愕,口不能答一字,自是不復申前說。
  • 書法人物|「甘草國老」徐階
    徐階是嘉靖年間極其重要的一位內閣首輔。在此之前,徐階上位之艱難可謂是臥薪嘗膽。一邊是全心修道、超脫世外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一邊是害死恩師夏言、逼死愛徒楊繼盛的前內閣首輔嚴閣老嚴嵩。嚴嵩者,嘉靖帝寵臣也。往昔,嚴嵩迫害忠良,敗壞朝綱,禍國殃民,賣官鬻爵,官苦民怨。蒙蔽視聽,上不知情,擅專朝政,下不敢言,後居首輔權傾天下,朝野俱畏。
  • 究竟是盟友還是敵人:明重臣徐階、高拱、張居正關係考略
    嚴嵩在位期間,與其子嚴世番打壓異己、扶持個人勢力,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人為了拉嚴嵩下馬,一度有長時期的合作,這時候,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嚴嵩。經過他們的艱辛布局和長期努力,嘉靖四十一年(1562),權傾朝野的嚴嵩終於倒臺。高拱畫像當共同的敵人倒臺後,因為對利益分割的不同,以前的聯盟內部一般會產生分裂,說簡單點,大家一起一路拼殺過來,憑什麼你現在指揮我?
  • 大明王朝:嚴嵩大勢已去,為什麼點名要帶著六心居醬菜見嘉靖帝?
    這也正應了當初嚴嵩對嚴世蕃說過的那一句話:「我大明朝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那便是皇上。」這句話本來還有後一句,也就是說大明朝還有一個人可以遮風擋雨,那就是嚴嵩。但到了這個局面,嚴嵩也已經無力回天,只能靜靜地在家中等著嘉靖帝的旨意到來。旨意真的來了,嚴嵩知道這或許是他跟嘉靖帝見的最後一面了,可是他帶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點名帶一罈子六心居醬菜呢?
  • 《大明王朝》最驚心動魄的較量,徐階啞言,嘉靖冷笑
    ,並給徐階、嚴嵩看了奏章密封完好,然後將其燒掉,以穩定嚴黨之心。其實嚴嵩、徐階心裡都明白,欽差大臣呈上的奏章,嘉靖怎會不看,只不過嘉靖看後裝作沒看,想通過燒掉這封奏章告訴清流與嚴黨,要暫時相安無事。,嘉靖想憑此讓嚴嵩恐懼,也想讓他感恩。
  • 《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1集)—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
    嚴嵩說呂公公嫌我老了,卻是說給徐階聽的說話的還是嚴嵩,要是下的都是銀子,我也不用在操這份心了。潛臺詞:別以為就你徐階憂國憂民,到頭來負總責的還是我嚴嵩。就是遇到過不去的坎了,你們(徐階)一個個的就知道甩鍋,把責任全推到皇帝身上了,最終還是皇帝一個人解決的。什麼叫拉仇恨?嚴嵩算是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說到細思極恐,一定要來扒一扒徐階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這個城府真的簡直了!話說之前在何心隱的策劃下,藍道行成功利用神仙的身份把嚴嵩整垮臺了,嚴世蕃也入獄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嚴黨看似已經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