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妮可~
大家有沒有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最近真是火到爆了!
性感可愛,虎頭虎腦的綺綺子
直率爽朗,任性真實的靜靜子
淡定大氣,波瀾不驚的茜茜子
不知道大家喜歡的是哪位姐姐?反正,我全都要。
雖然芒果臺專挑著微博熱搜停掉的那一周上線節目,但是熱度依然空前絕後的大!上線僅十分鐘,網絡播放量就破了千萬。還憑藉一己之力,把芒果超媒的股價狂拉6.8%!
熱度甚至趕超了之前的《青你2》和《創3》,連我媽和我的大學老師都在朋友圈裡瘋狂為萬茜打call,真真是斬獲了全齡段觀眾群體!
為啥《姐姐》的討論度可以這麼高?在我看來,是因為《姐姐》是國內第一檔全方位展現不同女性形象的綜藝節目。每個姐姐都美得這麼特立獨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總有一位能戳中你的內心。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大熒幕上的女性形象比以前豐富多了!跟前幾年不同,大家不再一窩蜂的擁躉某一特定的女性審美,各型各色的優秀女性都能引發大家的討論。然而這股風潮,其實來之不易。
在這背後,是三十年來中國女性漫長的熒幕形象變遷史,是無數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過程。
八十年代,電視開始慢慢走進了大眾的生活,電視劇也隨之應運而生。那個時候沒有網絡,東亞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幾千年來一直奉行「仁、義、禮、智、信、勇、恕、誠、忠、孝、悌」的道德準則。所以那個年代,大多女性形象都是以傳統保守的家庭婦女為主。
代表電視劇就是《籬笆·女人和狗》和《渴望》。
張凱麗主演的《渴望》創造了1990年的收視奇蹟,「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成為了全國大眾茶餘飯後的討論內容。
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娶妻當娶劉慧芳。因為她簡樸、謙和、隱忍、無私奉獻,男人出軌了成全他,小姑子刁難了忍讓她。她將人生所有的重心放在家庭,是一個集所有傳統女性「優良」品德於一身的聖母。
而《籬笆·女人和狗》這部被稱為「女人命運三部曲」之一的電視劇,描寫了葛家的三媳婦棗花的婚後生活。
棗花向婚後對其百般刁難的丈夫提出離婚,丈夫不肯,進而對棗花拳打腳踢。母親勸棗花好好過日子,該忍則忍;村民也對棗花指手劃腳,認為她提出離婚不守婦道。棗花痛苦不堪,準備自盡時被公公救了回來,最後公公主持大局,說服了兒子與棗花離婚。
法國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在女性主義文學《第二性》中感嘆道:「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權力歸於男性,女性僅僅是附庸。附庸的庇護來自權力,歧視也來自於權力。
事實就是如此,誰家生了女兒也還是嘆惋一陣兒。連在性交中,女性都是處於被動和守勢,像個容器,收納男性的欲望。」
劉慧芳和棗花這類女性熒幕形象恰好反映了那個年代男權社會對女人的期許,是傳統觀念道德綁架下的附屬品:女人需要做一個好女兒、好媳婦、好媽媽,是不需要有自我的。
《籬笆》裡體現了某些地區「女人不上桌」的習俗
而像棗花這樣即使擁有了自我意識,提出了離婚,但還是被母親勸和,被丈夫毆打,要讓公公出來主持公道。這種順應在男權之下的「女人命運」就猶如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
1994年,一部《過把癮》橫空出世。
江珊飾演的女主角杜梅,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女性形象,讓觀眾大開眼界。她真實、任性、敏感、敢愛敢恨,甚至還帶了點「作」。
與男主角相識、相戀、結婚、離婚再到複合,雖說不上是整段感情的主導者,但也是與男主角勢均力敵的存在。
大家第一次從電視劇上感受到,原來女人也有追求婚姻與幸福的權利,不用委曲求全,可以和男朋友當街吵架一走了之,也可以和丈夫鬧離婚時摔摔打打分毫不讓。
《過把癮》是中國電視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杜梅在當時成為了那個時代所有女孩爭相模仿的對象,江珊也一躍成為風靡一時的大眾情人。
《過把癮》的「作女」風潮轉瞬即逝,但給觀眾心裡埋下了種子。90年代末,港臺明星來勢洶洶。2001年,一部《流星花園》,打響了華語偶像劇的第一炮。
此後,在偶像劇和瓊瑤劇的雙重夾擊下,華語影視圈開啟了一個漫長的傻白甜時代。
仔細想想,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看電視劇的。小時候最愛的莫過於《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一簾幽夢》、《一起來看流星雨》、《宮》等一堆情情愛愛的肥皂劇,這些女主無一例外,青春、少女、天真、善良,為了愛情要死要活。留下的名場面也是一抓一大把。
點名兩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傻白甜,童年的我每次看都要被氣到吐血:
紫薇,求皇上饒過三番四次對她施以酷刑、要置她於死地的皇后。
賈靜雯版武媚娘,武皇帝被編劇改成一位天真浪漫、心地善良、毫無心計、能文能武的傻妹妹。
她永遠處在被別人陷害的境地中,永遠被男主角解救於危難之中,最後還要原諒那個多次想要害死她的好閨蜜徐盈盈。請問這麼蠢你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反觀《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江玉燕,被親生父親利用、被繼母虐待,靠自己的心計與謀略當上貴妃,修得蓋世武功吊打眾人,放到現在妥妥的大女主之路,結果還是只能做個典型的反派,為了花無缺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總之,那個年代的女主角,都是正義的、善良的、可愛的、高尚的。不符合這些特質的,都得做反派。
電視劇的審查制度一向嚴格,而綜藝節目往往可以另闢蹊徑。所以在傻白甜影視劇的轟炸下,內地的選秀節目另起爐灶。
2005年,李宇春頂著一頭爆炸短髮,穿著中性襯衫和長褲,引爆了全民追星的熱潮。
男女觀眾對李宇春的評價是十分兩極化的,因為在中國的電視熒幕上,第一次出現了這麼「不女人」的女性形象。
男性觀眾大多笑稱她為「春哥」,對如此離經叛道的女歌手戲謔不已;女性觀眾則表現出對李宇春的狂熱至極,對這個女孩的每一處不同尋常都津津樂道。
在巨大的爭議聲中,李宇春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時代周刊》在文中表示:《超級女聲》這個節目代表著一種民主運作的模式,由觀眾自己選出的心中的偶像,挑戰了中國的傳統規範。李宇春的中性形象和魅力,給觀眾帶來的震撼已經超過了她本身。
外表爽朗帥氣的李宇春作為觀眾選出來的全民偶像,與電視劇裡的傻白甜女主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對抗。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已初見端倪。
2011年,《回家的誘惑》和《甄嬛傳》的相繼播出,正式開啟了內地電視劇的大女主時代。
苦大仇深也好,富有心計也罷,總之林品如和甄嬛,不需要再為了愛情尋死覓活、裝傻充愣,而是為了個人命運,認真搞起事業了。
然而隨後跟風熱播的一系列所謂「大女主」劇,質量參差不齊,水分太多。打著「大女主」的旗號,內裡還是搞著瑪麗蘇那一套。
連孫儷之後被寄予眾望的《羋月傳》和《那年花開月正園》都沒能免俗。
這其中最著名的瑪麗蘇劇莫過於《傾世皇妃》,女主馬馥雅帶著強大的女主光環,啥也沒幹,就憑著劇中所有男人都愛她,用著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小兒科伎倆就搞垮了一個又一個國家。
劇裡愛她的男人不止這兩個:
歸根到底,還是編劇對「大女主」這一概念的理解太過淺薄,對女性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偏見,很難量產出真正反映女性力量的作品。
並且觀眾對新興的「大女主」太過寬容,只要電視劇打著「大女主」的旗號,就能收穫不俗的收視。畢竟隨便寫一寫就能賺來大把銀子,誰還有心思真正創造內容呢?
2018年,在我看來是劃分真假大女主時代的一個重要元年,因為那年我們有了一個火到全世界的黑蓮花魏姐。《延禧宮略》有多火已無需贅言,熱度不僅碾壓國內同期所有影視劇,並且谷歌搜索量位列那年全球電視劇的第一名。
在2018年的社會浪潮下,魏瓔珞的爆火已經成為必然。女性自我意識的高度覺醒讓大家不再滿足於瑪麗蘇的不切實際,「所有男人都愛我」的惡俗戲碼只存在於天真少女們的幻想當中。
大家渴望看到的是自強自足、獨當一面,無須被男人品頭論足的,展現蓬勃生命力的女性形象。
所以《延禧宮略》之後,那些粗製濫造的偽「大女主」劇,常常是撲街撲的悄無聲息。而有些女配角,憑藉著自信霸氣的氣場和個人魅力,收穫了比傻白甜女主更高的評價。
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
《獨孤天下》中的獨孤般若:
大家喜聞樂見,女人在影視劇中不再是男性角色的附屬品,不用倚仗男人的寵幸,而是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謀略站上高位。
「大女主」劇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迎合了女性觀眾群體的自我意識崛起。但過猶不及,過度強調霸氣、強大、自我,實則也是另一種對女性的道德綁架。
偏偏有極少一部分人走入了這種誤區,發展成另一個極端。
好在比起這些極端言論,絕大部分的網友這次清楚地意識到,不管是忠於事業,還是回歸家庭,亦或是選擇兩者兼顧,都是女人自由的選擇。
畢竟女性本身就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又要將女性形象固定在條條框框之中,要求每位女人披襟斬棘縱橫職場斷情絕愛,與八十年代渴望聖母的男權社會有何不同呢?
電影《小婦人》,當女主要求姐姐不要結婚時,姐姐如是回答道。
再聯想一下,對比前兩年全網追捧的少女感、泫雅風,公眾輿論對今年春夏營銷起來的,瘦死人不償命的BM風是什麼態度呢——本身嬌小瘦弱無可厚非,但將自己餓到皮包骨只為塞下BM那條s碼裙子的做法就萬萬不可取。
大眾甚至討論起了,BM風到底是不是在販賣女性的身體焦慮。
追根溯源,現如今我們批判的其實是對女性形象的標杆化、模式化,大家不再輕易跟風某種單一審美。我們真正追求的是女性形象多元化,不為順應別人的要求和標準而去改變自己。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被罵的最慘的是誰?不是舞跳得不協調的,也不是歌唱得不著調的,而是用自己刻板的女團標準去評價各位姐姐,要求姐姐們趨於同化、平均的杜華。
靜姐:給你個白眼自己體會
觀眾對杜華的「專業」評價並不買帳,明明每一位優秀的姐姐都是這麼惹人喜愛,憑什么女團就必須是你杜華說的那樣?
女團應該是啥樣?網友給《姐姐》起的英文版譯名已經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Woman like me——像我這樣的女人。
女性形象已經被道德標準,被社會偏見,被傳統的仁義禮智規定了三十年了。如今中國女性終於懂得了:
哪有什麼規則,哪有什麼定義。我是什麼樣的,女人就是什麼樣的。
正如劉雨昕虞書欣在《青春有你2》高位出道,誰說女生一定要溫柔、嫵媚?誰又說女生一定要沉穩、內斂?不管是帥氣酷蓋,還是作嬌少女,只要做出那個最真實最自信的自己,那麼你就是最完美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說到底依然是順應時代的產物。但是對中國女性來說,我們確實迎來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好的時代——2020年的今天,我們終於意識到,女人的形象不再需要被任何人定義。
我們可以是性感霸氣的張雨綺,可以是直率自信的寧靜,可以是淡然大方的萬茜,也同樣可以是可愛甜美的張含韻——我們是誰,與你無關,與我有關。
要永遠記得,女人最美的樣子,就是當下這一刻,最真實的自己。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啦~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記得「三連」鼓勵哦!
公眾號的文章一直在努力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希望每一個女孩都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