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華麗逆襲 體育電影的反思

2021-02-22 網際網路十體育

紀胖超級晚 | 《摔跤吧!爸爸》華麗逆襲 體育電影的反思

VOL:756

全新原創視頻節目《紀胖超級晚》,掌握體育財經大勢,洞悉體育產業江湖,紀胖將帶您開啟一趟不一樣的體育旅程!我們關注體育、我們解讀政策、我們研究產業、我們放眼全球,關注體育商業模式,看這一個節目就夠嘍!

█ 一部不以歌舞取勝的印度影片紅遍中國,被中國媒體影評預言篤定成為今年口碑最佳院線電影。5月15日公映次周,累計票房過4億元人民幣(約6000萬美元)。之前,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展映門票90秒被搶購一空,主要影評網站評分都在9分以上。排片從10%升至30%、單日票房從1000萬飆升至近1億。

截至昨晚,該片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破5億元,遠超過北美市場1239萬美元票房成績,更超過印度本土稅後總票房(38.8億盧比,約4.2億人民幣),中國內地成為該片最大票房貢獻市場。甚至將同一天上映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銀河護衛隊2》拋在了身後。

█ 影片男主阿米爾·汗(Aamir Khan)是寶萊塢巨星,在中國備受追捧,影迷稱他"米叔"。之前,他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都很受歡迎。

█ 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的是印度優秀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Mahavir Singh Phogat)把兩個女兒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影片的社會反響空前,印度傳記作家、編輯沙姆亞·達斯古普塔(Shamya Dasgupta)說,珀尕家三姐妹故事十分勵志,希望通過這部影片鼓勵更多家庭,無論是在印度農村還是城市,給自家女兒一個發展體育生涯的機會。

█ 印度地方政府注意到了影片的社會價值。已經有4個邦的政府把這部影片納入宣傳性別平等、杜絕墮弒女嬰等陋習的公共宣傳計劃,提供減稅優惠鼓勵影院放映。

█ 中國網民議論紛紛:中國不乏類似故事,為什麼鮮見類似大片?為什麼我們拍出的體育電影取得不了如此成績?影評人認為,這匹黑馬成為爆款的主要原因在於觀眾們自發的口碑傳播。而打動觀眾的是影片的題材和立意。

█ 影片題材屬於體育電影,雖然,通常體育片套路較舊,充滿了勵志雞湯,但這部片子精細程度遠超其他體育電影。例如,中國觀眾為影片中演員真實展現的摔跤場景而刻苦訓練的敬業態度點讚。

男主角阿米爾·汗為了出演角色19歲、29歲和55歲三個年齡段,先增肥28公斤,之後再健身5個月減肥25公斤,苦練摔跤技巧的同時不放過一絲動作失誤。片中飾演「女兒」的四位女演員先前對摔跤一無所知,準備期間集中訓練了7-9個月,每周連續訓練6天,受傷是家常便飯。

█ 雖然父親將自己的夢想寄託或者說是「強加」在女兒身上這一主線劇情引起了一定爭議,但放在女性地位不高、常被當作家庭附屬品的印度社會大背景下,這部電影讓人看到了印度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對父權、女性命運、家庭教育等社會議題的強烈關注和表達,傳遞信念、夢想、自由、堅持等正能量的無畏和勇氣,讓觀眾感動,引人深思。

█《摔跤吧!爸爸》製作水平在水準之上,劇情飽滿,懸念迭起,節奏張弛有度,娛樂性強、可看性高,具備成熟商業電影一切元素。中國觀眾入戲,是因為敘事核心所講述的也正是當下中國人曾經以及正在經歷的重大生活問題,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 這部體育電影已經超脫了體育的簡單範疇上升到了人類社會的高度。

█ 目前,中國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體育題材國產電影,如前幾年《激戰》、《破風》等少有的幾部運動題材的國產電影也是融合了動作、青春等其他時髦元素,並非純粹展示運動與成長的影片。《摔跤吧!爸爸》影片結尾,印度國歌響起時,不僅銀幕內父親和女兒完成夙願淚流滿面,也引起了銀幕外向來認同通過體育競技為國家爭得榮譽、極具家國情懷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摔跤吧!爸爸》對中國電影人是一個極大觸動,反觀國內,那些拿著高片酬、演技差、不敬業的引起全民痛斥的中國演員,該影片中所有印度演員的拼勁讓人敬佩,也值得中國演員學習。一般印度電影成本構成較為平均,日常製作、場景搭建分別佔30%和15%,而特效和演員成本一般都佔到15%-20%左右,基本不會出現像國內演員片酬擠佔製作成本的情況。

█ 國內體育電影不僅數量稀少,質量同樣堪憂,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類似《摔跤吧!爸爸》這樣票房、口碑雙贏的現象級體育電影。從2005年算起到2014年,近十年來中國內地製作的體育電影只有兩部——2008年《扣籃對決》,票房100萬;2012年《跑出一片天》,票房3千萬。長久以來,體育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佔有率較低,除了存在客觀的技術難度外,投資回報率較小一直是一大因素。

█ 1934年,孫瑜導演的《體育皇后》,可以說是中國體育題材電影的開山之作。新中國建立後,《女籃五號》成為了第一部具有影響力的體育題材電影,該片於1957年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1960年獲得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1981年上映的電影《沙鷗》,則是另一部極具時代感的體育電影佳作,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永恆記憶。

█ 前幾年,彭于晏主演的《翻滾吧!阿信》,而後中國香港導演林超賢的《激戰》、《破風》雖有一定影響,但距離《摔跤吧!爸爸》相去甚遠。據聞,著名導演陳可辛一直在籌備電影《李娜》,改編的正是網球名將、武漢姑娘李娜的自傳。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逆襲獲日票房冠軍,國產電影該反思嗎?
    那是他主演的,當年在國內風靡一時,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勵志神作,而2015年上映的《我的個神啊》更是創造了印度電影在內地的票房紀錄。不過,在我們追憶時光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當下。《摔跤吧!爸爸》就是他的最新一部影片,由阿米爾·汗監製並主演的《摔跤吧!爸爸》5月5日登陸國內院線。
  • 《摔跤吧,爸爸》:進擊的印度電影人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印度電影,這是阿米爾·汗自《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後,走進中國觀眾視線的第三部影片。不過,一個能把電視劇拍出八百多集的國家,電影拍兩個多小時,已經是精簡又精簡了,不要太苛責。摔跤題材的電影多為男性視角,像香港的《激戰》、美國的《鐵拳》等,都以男性的奮鬥和男性的家庭責任感為主題。《摔跤吧,爸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展現的是女性的奮鬥,不僅是在賽場上爭奪榮譽,更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桎梏。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敘事電影包括線性、非線性、碎片化、網狀、互動等敘事結構。《摔跤吧爸爸》採用線性的敘事結構,拍攝手法樸實,平鋪直述的敘事風格使得大多數人看到開頭,就能夠猜到是以培養女兒拿到冠軍作為故事的結局。但是整部電影敘述的過程非常成功,以女兒吉塔的成長為線索進行敘事,在該過程中,影片與觀眾產生共鳴,在敘事的理解程度上可與受眾達成一致,這也是這部影片可以在海內外受到好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摔跤吧爸爸》這部體育傳記類影片中,人物傳記的性質必然不可缺少順敘的時間安排,因為順敘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組織的結構。
  • 電影《摔跤吧爸爸》
    這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有一個兒子來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但命運弄人,上天給了他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破滅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摔跤天賦,他心動了,他想要把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
  • 你看過電影《摔跤吧爸爸》嗎?
    今天繼續來推米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該片2017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從電影內容、製作、配樂等說起,帶你認識《摔跤吧,爸爸》
    提起他的名字,也許許多人不一定熟悉,但相信他所執導的一部電影你一定有所耳聞——《摔跤吧,爸爸》。這部劇在剛上映便獲得了超高人氣,在印度第62屆的電影評比中獲得了最佳電影獎,而提瓦瑞更是憑藉著這部電影一舉成名,成功拿下了印度電影第62屆的最佳導演獎。
  • 標題:吊打國產影片的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
    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在豆瓣被眾多網友給了9.4超高分,真正吊打同類的國產電影且毫無懸念。但實際上它的劇情非常老土:一個有著摔跤冠軍夢的父親,將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身上,然後通過共同且不懈的努力,終於讓女兒成長為世界冠軍。
  • 主稿-《摔跤吧!爸爸》霸屏
    馮小剛指導如此評價:  「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著名影評人梁鵬飛則稱:  《摔跤吧,爸爸》火爆背後,是中國體育題材電影的迷失!
  • 作為一個從業十年的編劇,看了《摔跤吧爸爸》我有些話想說
    作為一個從業十年的國內電影編劇,看了《摔跤吧爸爸》,心裡很受觸動,有很多話想講。先讓我們來看看《摔跤吧爸爸》有多好吧:竟然和經典神作《鐵達尼號》是同樣的分數,可見《摔跤吧爸爸》有多優秀。可以說,《摔跤吧爸爸》在質量上完全碾壓了這些年最好的華語片,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這非常值得我們華語電影人反思。
  • 深度解讀|《摔跤吧!爸爸》中的「成長型思維」,4步實現逆襲人生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作品,根據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柏尕的真實故事改編。,吉塔憑藉全國冠軍稱號走進了印度國家體育學院,但面對寬鬆的訓練環境,吉塔的心態也有了改變,不僅開始關注美發、享受美食,也開始追求教練教她的新招式、新技巧,鄙視爸爸的老套招式,慢慢變得自負傲慢,放假回家還在與父親的較量中,把年邁的馬哈維亞撂倒在地。
  • 經典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影評!
    1難得又到一個愉快的周末,前兩天好友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這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印度電影。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劍蘭人語 |《摔跤吧!爸爸》:用誠意贏得口碑與票房
    最近,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憑藉良好的質量和口碑,在初期上映排片不利的情況下,竟一路逆襲,票房收穫8.5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一度達到9.8的高分,大大顛覆了觀眾以往對於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印象。而在另一方面,關於電影是宣揚父權,還是表達女性權益,抑或是聲討「虎爸虎媽」的教育方式……無論爭論的焦點是什麼,都證明這部電影在當下的中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從側面證明了影片的成功。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文/石晶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自從公映以來,憑藉爆棚的口碑和燃爆的觀影體驗成為該檔期內的現象級大片。該片票房突破12億大關,創非好萊塢進口片最高紀錄。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到了9.2。就連一向愛吐槽的導演馮小剛,也在微博裡直接稱讚說「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 最具經典的體育影片《摔跤吧爸爸》《絕殺慕尼黑》《傳奇的誕生》
    最具經典的體育影片《摔跤吧爸爸》《絕殺慕尼黑》《傳奇的誕生》
  • 《神秘巨星》與《摔跤吧爸爸》的比較
    一方面印度有重視電影藝術和電影產業的傳統。另一方面,印度電影聚焦社會現實和棘手的社會問題。許多以印度為背景的影片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等都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神秘巨星》等影片也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與《神秘巨星》先後在中國上映。《摔跤吧,爸爸》給出了「現象級」票房表現,《神秘巨星》雖然沒有前者票房好,成績也不錯。
  • 《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國產電影何時才能超越?
    真人真事改編 講述熱血傳奇《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講述了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國家級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的故事。他夢想成為世界冠軍,但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但他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衣缽。事與願違的是他的4個孩子都是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運動天賦和潛力。
  • 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麼火,摔跤運動和四川摔跤的信息都在這裡!
    最近大熱的電影非 5 月 5 日上映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莫屬,此部影片其實不只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電影通過體育,通過摔跤運動重述了女性地位的重要性和女權主義及性別歧視。更重要的是通過主人公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跌宕起伏的摔跤路,向世人展現了什麼是體育精神及摔跤這項充滿魅力的體育項目!
  • 為什麼中國拍不出《摔跤吧,爸爸》
    不過體育電影基本上就是套路電影,像《勇士》那樣的反套路體育電影屬於少數,而要在套路內講故事來感動觀眾需要更精準的情感敘事節奏的把握和細節打磨,以達到最佳的煽情效果,在這一點上,《摔跤吧爸爸》的敘事和表達方法是比歐美同類型電影更容易被中國觀眾接受的,特別值得學習。
  • 印度摔跤手吉塔,《摔跤吧,爸爸》的原型人物,現實比電影更勵志
    相信看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人,對于吉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吉塔,是印度第一位在大英國協奧運會奪冠的女摔跤手,同時也是印度史上,第一位獲得夏季奧運會摔跤資格的女選手。吉塔的父親是馬哈維亞,很小時,吉塔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摔跤,因為馬哈維亞有一個世界冠軍夢,儘管他拿到過全國冠軍,但他卻沒能站上世界大賽的領獎臺。為此,他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事與願違,馬哈維亞一連剩下四個女兒。女孩子學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非常罕見。印度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吉塔學摔跤,不僅僅家人不理解,去參加比賽時,也是屢屢遭受歧視。
  • 《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
    作者:夏瑩(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近期,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電影市場的焦點。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的語言特點和技術水平。當然,對公眾而言,更為直觀的是其映射出的印度文化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但《摔跤吧!爸爸》是否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