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楊勇被廢的真兇?細節表明,楊廣上臺是隋文帝的精心選擇

2020-11-20 尋根拜祖

開皇二十年十月,做了十九年太子的楊勇,被隋文帝楊堅廢為庶人。次月,楊廣被立為太子。四年後,隋文帝在不明不白中駕崩,楊廣第一時間以隋文帝的名義,下旨賜死楊勇,大隋由此被隋文帝楊廣,按下了倒計時。

當大唐的光芒普照中華大地的時候,所有人眾口一詞:假如坐在龍椅上的是楊勇,李家哪來機會?

楊勇被廢,真的是隋文帝自掘墳墓嗎?假如給楊勇一次機會,他真的能締造一個長壽王朝嗎?我們把時鐘撥回開皇初年。

01從嬌子到棄兒,殘害楊勇的四大黑手

楊勇少年時期,可以用光彩照人來形容。楊堅為北周輔政大臣時,少年楊勇,就以大將軍的身份,出任洛陽總管,全權負責原北齊之地的軍政事務。後回到長安,以上柱國身份,統領禁衛軍。

楊堅受禪建立隋朝後,楊勇被冊立為太子,參與軍政大事決策。有一次,隋文帝準備遷徙山東流民戍邊,被楊勇阻止。隋文帝看了楊勇的奏疏,大加讚賞。那段時間,是父子倆最融洽的時候,隋文帝對兒子的諫言,也常常採納。

父子間的第一次不和諧,源自於一套鎧甲。楊勇好華美,在鎧甲上做了很多華麗的裝飾。這件事讓隋文帝很不開心,擔心兒子沾染上驕奢的習氣,特地為此警告了他一番。

從那以後,楊勇就像被詛咒了似的,與家人的摩擦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第一個與他勢不兩立的,竟然是他的親媽,皇后獨孤伽羅。

1. 獨孤的狹隘和偏執

人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楊勇聽了淚流滿面。楊勇是獨孤皇后的嫡長子,但獨孤皇后一心想廢了這個兒子,理由是楊勇違背了她「男人只能跟嫡妻生子」的教導。為此獨孤大罵兒子是「豬狗」,甚至懷疑楊勇的嫡妻元氏,是被害死的:

「睍地伐(楊勇小名)漸不可耐,我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業,竟不聞作夫妻,專寵阿雲,有如許豚犬。前新婦本無病痛,忽爾暴亡,遣人投藥,致此夭逝。」

因此,獨孤氏一直耿耿於懷,四處找楊勇的茬:

「獻皇后意有他故,甚責望勇。自是雲昭訓專擅內政,後彌不平,頗遣人伺察,求勇罪過。」

獨孤氏一生執著於「女權運動」,隋文帝被他管得死死的,偶爾沾腥都難。兒子居然寵幸侍妾,將來讓我的嫡親兒子們,給雲昭訓這個賤妾行叩拜大禮,簡直是奇恥大辱。

2. 楊廣的心機與陰謀

楊廣的心機絕不在李世民之下,人家不需要搞政變,直接操控老媽老爸的手,替他把事辦了。楊廣用了三招,就玩死了哥哥楊勇:第一招「裝」,第二招「誣」,第三招「陷」。

裝,就是跟楊勇反著來,討獨孤皇后的歡心。獨孤不喜歡男人寵妾,他就專寵王妃蕭氏,閒置妾室;楊堅喜歡簡樸,他就把王府及個人用度簡化到清貧。自然,楊勇被反襯得更加令人討厭。

誣,就是編造謠言構陷楊勇。楊廣最大謊言就是楊勇要「屠陷」他,事實證明,楊勇從來沒有在爹媽面前說過楊廣一個不字,「屠」更是無從談起,被屠還差不多。

陷,就是結成黨羽,一步步把楊勇逼入絕境。楊廣挖空楊勇的牆角,甚至挖到隋文帝的牆根,組成了反太子聯盟。其中太子親信姬威,及張衡、段達、宇文述、楊素等核心成員,一手導演了隋文帝對楊勇的反目。

3. 楊素是條咬人的狗

楊素就是《隋唐演義》裡靠山王楊林的原型,他與楊堅同宗,是弘農楊氏難得的翹楚。楊素文武全才,無論在北周還是大隋,都立下赫赫戰功。可惜在擁立楊廣這件事上,楊素留下了罵名,他以狗的姿態,獻媚楊廣,死咬楊勇。

楊素利用隋文帝的信任,在與楊勇打交道時,故意用小花招激怒楊勇。人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難免會有過激之言,楊素逮著這些小尾巴,添油加醋放大了轉述給隋文帝:

「素還,言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高祖聞素譖毀,甚疑之。」

上綱上線的「恐有他變」,撩撥起隋文帝敏感的神經,氣氛陡然緊張,形勢直轉急下。後來,楊素對楊勇的構陷,到了明目張胆的程度,楊勇家裡養了數千匹良馬,被他誣作為謀反籌備,楊勇氣憤地反問:

「竊聞公家馬數萬匹,勇忝備位太子,有馬千匹,乃是反乎?」

我太子爺身份,有幾千匹馬就是謀反,請問你家養了幾萬匹馬算什麼?楊素對楊勇的指責毫不在意,他的態度似乎在說:找理由辦你,那是給你面子!

那麼,楊素憑啥這麼囂張地構陷太子呢?因為他已經吃準隋文帝的心思。

4. 楊堅的猜忌是把刀

隋文帝臨終前,曾經悲哀地呼號「獨孤害我」,似乎他是誤聽了獨孤伽羅的讒言,才廢掉了楊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面講過,隋文帝剛開始對楊勇還是很欣賞的,只是楊勇好奢,讓他有點擔心。不過說實話,奢侈對皇家子弟來說雖不是美德,但也算不上大毛病,真正造成父子反目的是下面幾件事。

第一件事:「冬至,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冬至日,百官拍馬屁朝賀太子,楊勇接受了,這件事讓隋文帝很不高興,責問太常少卿,太子是否違禮,太常回覆說,太子只能接受賀禮,不能接受朝見禮,確實違禮。

為此,隋文帝下旨訓斥了太子和大臣們,從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

第二件事,隋文帝將強壯的衛士,全部徵調到皇宮,弱化太子宮侍衛力量。這件事遭到宰相高熲的反對,隋文帝大怒,為高熲因為跟楊勇是親家,存在結黨營私之嫌。

第三件事,隋文帝受楊素蠱惑,疑心楊勇有悖逆之念,於是開始從調防部隊,防範事變:

「高祖惑於邪議,遂疏忌勇。乃於玄武門達至德門量置候人,以伺動靜,皆隨事奏聞。又東宮宿衛之人,侍官已上,名藉悉令屬諸衛府,有健兒者,鹹屏去之。」

第四件事,開皇二十年,隋文帝對楊勇的防範,已經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如果大臣們不向他說太子壞話,他就不舒服。每次從仁壽宮回京,他「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就在隋文帝神經快要崩斷時,楊素暗示楊勇庇護同黨劉居士,終於激怒了隋文帝。他下旨由楊素牽頭,大肆抓捕太子一黨,並明確表示「欲廢之,以安天下。」

可見,獨孤氏的話雖然起到了煽風點火的作用,但真正促使楊勇被廢的關鍵只有一條:隋文帝對兒子從不滿到猜忌,從猜忌到懷疑,從懷疑到敵視!

這麼說,楊勇確實是受害者?隋文帝自掘墳墓是不是坐實了呢?恐怕未必,要說自掘墳墓,這個詞用在楊勇身上更合適。

02自掘墳墓,楊勇自我戕害四宗罪

楊勇遇害,恐怕是歷史上最離奇的事件,四個主要加害人,一個宗親,三個血親,連親爹親媽都擼袖子上陣。我們再仔細審視楊勇的一生,他對加害他的人,卻沒有任何傷害舉動,甚至除了好色好奢外,你說不出他有任何虧缺的地方。

這只能說明一點:楊勇投錯了胎,他不該身陷政治漩渦。

1. 不慎守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楊勇,這個字應該是「真」,率真,毫不掩飾,本真呈現,就像「寶哥哥」。這種性格,放在尋常百姓之間,很可愛,但是放在政治人物身上就顯得很幼稚,放在政治中心人物身上,那就是「靶子命」。

以他的婚姻來說,太子的婚姻首先是政治,愛情只能是可遇不可求的撞大運,這個命你認,尤其還有個偏執的老媽。太子妃元氏是西魏皇族出品,獨孤給他定這麼一門親,意圖很清晰,拉攏元氏家族。偏偏楊勇要追求愛情,跟身份低賤的雲昭訓打得火熱,把元氏活活氣死,亦或者被謀害。這份真情,對太子來說,其實就是毒藥!

說到底楊勇缺乏謹慎自守,一味按自己的喜好,我行我素,只顧放縱逍遙。

2. 不識人

對楊勇的指控,大多數站不住腳,但是有一點楊勇無話可說,他身邊的人問題多多。

第一類人,佞幸,比如曹妙達、唐令則等人,楊勇經常與他們遊宴戲狎。這個曹妙達,本是北齊亡國之君高歡的寵物,被楊勇收容後,他居然能跟雲昭訓對飲,並且四處炫耀。這種事,在古代就是一件辱門風的事。

第二類人,巫妖,比如鄒文騰、元淹、何竦。這類人經常搞符咒、巫蠱、天象,常常跟政治掛鈎。姬威告楊勇說過這樣一句話:「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俺老爹就十八年的皇帝命,快到期了)。」雖未必可信,但是有這群人在,就難免產生這種流言。

第三類人,豪俠,比如劉居士、夏侯福等。劉居士的父親官居上柱國,父子倆都深受隋文帝寵信。可惜劉居士玩過頭了,他組織了三百人的「土匪邦」,危害京城,連王公貴戚都不敢惹。正是他的案子,引爆了隋文帝對楊勇黨羽的圍剿。

作為太子,身邊儘是悍匪、巫妖、佞幸,即便沒做惡事,德行恐怕難免受到玷汙。

3. 不察勢

隋文帝對楊勇如臨大敵的防範,其實不是神經過敏,楊勇這個太子,手上有兵權。隋文帝除了加強皇宮護衛力量,並在玄武門到至德門之間,密布崗哨,時刻監視東宮,同時將與楊勇關係密切的將軍外調。

面對如此清晰的舉動,楊勇居然無動於衷。無動於衷只有兩個解釋,一是認為不至於受到傷害,二是認為不可能受到傷害。第一種判斷基於信任,認為父親的舉動不是針對自己,第二種基於自信,認為父親對自己無能無力。

很顯然,這兩種判斷都錯了。這說明楊勇根本對自己的處境缺乏認識,看不清形勢的發展。所以,在十餘年間,他一直我行我素,不去改善關係,也不自我反省,越滑越遠。

加在楊勇頭上的謀反罪肯定是冤枉的,既然不想謀反,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兵權交出去,讓父親徹底放心。沒有隋文帝的猜忌,何來最後的悲劇?

4. 不善謀

當別人步步緊逼時,楊勇的應對措施,堪稱拿不了畢業證的小學生。他的手法大致有三招:

其一,期期艾艾的抱怨。面對咄咄逼人的形勢,楊勇居然跟不懷好意的楊素抱怨:

「居士黨盡伏法,遣我何處窮討?爾作右僕射,委寄不輕,自檢校之,何關我事......若大事不遂,我先被誅。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由。」

把老爸當年政變的大事,都搬出來為自己敘功,抱怨老爸過河拆橋。這種話,尋常父子都不能挑開,何況對皇帝?

其二,稀奇古怪的避禍。得知自己受到楊素陷害後,楊勇做了一個荒唐的舉動,他請來一位星象高手,此人對楊勇說,天象顯示皇太子要廢退。為了避禍,楊勇把自己關進「庶人村」:

「以銅鐵五兵造諸厭勝。又於後園之內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時於中寢息,布衣草褥,冀以當之。」

正是這個反常舉動,引起隋文帝警覺,加強了對楊勇的監視。

其三,頑固不化的對抗。雖說政治家冷酷,但是畢竟血管裡流淌的血脈是相通的,必要的溝通是不可缺的。然而楊勇就像一頭倔強的牛,他寧可選擇背後抱怨,也不願意跟父母做坦誠的交流。

父子、母子關係鬧到你死我活,楊勇自己才是最大責任人。

03楊勇被廢其實是隋文帝的政治考量

這樣一位不謹守、不識人、不察勢、不善謀的太子,請問他能擔當起未來的大隋江山嗎?拋開道德說教,至少楊廣在這些方面要遠遠高出楊勇幾個檔次。

史書光展現了楊勇被廢過程中,隋文帝對他的猜忌、防範和敵視,其實還有一點史書沒寫,但很可能是隋文帝廢掉楊勇的最根本原因——楊勇沒有能力對抗關隴集團!

隋文帝是在關隴集團擁戴下,實現改朝換代的,但是坐上皇位的隋文帝,必然會成為關隴集團的死對頭。西魏和北周都是由關隴集團擁戴建立,又都被關隴集團推翻,只有把關隴集團幹掉,皇權才能永遠擺脫門閥勢力的掣肘!

所以,隋文帝上臺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官制、軍隊、選拔制度等等。他讓楊廣娶南梁蕭氏之女為妻,其實就是釋放了聯合江南士族,對抗關隴集團的信號。

這一系列的改革,其實危機重重,隋煬帝就是因為繼承父志,改革步子邁得太大,最終還是被關隴集團幹掉了。於隋文帝來說,他必須要考量,在與關隴集團的鬥爭中,兩個兒子誰更具備能力。

很顯然,楊勇讓隋文帝失望了!這才是楊勇被廢的最重要原因。

楊勇被廢的場景極其悽涼:

「勇再拜而言曰:『臣合屍之都市,為將來鑑誡,幸蒙哀憐,得全性命。』言畢,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左右莫不憫默。」

楊勇淚溼衣襟,手舞足蹈而去,那個場景揮之不去!

相關焦點

  • 獨孤伽羅晚年做了什麼錯事,讓隋文帝臨死前罵她,誤了大隋江山
    楊廣知道母親獨孤皇后在隋文帝以及大臣心中的分量,他知道獨孤皇后向來討厭楊勇有許多姬妾,為了讓獨孤皇后留下好印象,楊廣表面上只寵愛蕭妃一人「姬妾但備員數,唯共蕭妃居處」,但實際上是「後庭有子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取媚於後」。在楊廣的精心布置下,獨孤皇后終於下定決心,幫助楊廣上臺。獨孤皇后利用自身強大的影響力,聯合大臣共同勸說隋文帝易儲。
  • 朱坤明: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她喜歡太子楊勇還是晉王楊廣
    咱們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和皇后那麼多,但是能夠做到讓老百姓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寥寥無幾,呂后、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名氣最大,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大家好像不是很熟悉。,其實這個女人不簡單,輔佐楊堅成就帝業,參與了很多朝廷大事,在自己的親兒子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之間,她也是涇渭分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有主見,和皇帝並稱"二聖" 。獨孤伽羅是周太保衛國公獨孤信之女,字伽羅,河南洛陽人。
  • 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眼中的麒麟兒,卻親手把隋朝推向深淵
    歷史上仁壽四年,隋文帝楊堅患病深居宮中,楊廣的帝王之位,在這一瞬間仿佛唾手可得,但是焦急等待的楊廣,卻遲遲沒有等來楊堅去世的消息,但是為了防止楊堅突然去世,給自己造成變數,楊廣還是做了兩手準備,其中不乏大逆不道之事。
  • 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的病態思想害死了兒子也害了大隋
    崔長仁被處死,這種不包庇親屬,維持國家法紀的做法使得朝廷內外一片敬服,時人把她和隋文帝合稱 「二聖」。 隋文帝的長子楊勇在北周時就已封侯,隋文帝將之立為世子,隋文帝登基後立為皇太子。楊勇是個相貌俊秀而聰明好學的人,詩詞歌賦無一不通,為人性格寬厚,不像楊廣陰險狡詐,但楊勇比較奢侈,這讓崇尚節儉的隋文帝很不滿意。
  • 仁壽宮弒父殺兄,看楊廣怎麼靠「演戲」一步步登上帝位
    隋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依靠武力使分裂的中國歸於統一,這是他一生的榮耀,作為帝王,他也是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很質樸,知道發展國家經濟,他在位的時期,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的國家經濟各方面恢復過來了,楊堅的皇后,名為獨孤皇后,楊堅和這位皇后一共生了五個皇子,其中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楊堅嘗嘗對群臣說;「從前帝王,小老婆太多,兒子們不是一個母親生的,
  • 為什麼隋文帝楊堅臨死前大呼:獨孤誤我
    二、御子獨孤皇后和隋文帝一共生育了五兒子。太子楊勇為人文質彬彬,寬厚善良,符合守成之君的要求,隋文帝對他寄予厚望。獨孤皇后也為太子楊勇選定了端莊有禮的太子妃。然而,楊勇卻喜歡上了雲昭訓。因妾嫌妻,使得對愛情專一的獨孤皇后大為不悅。
  • 看正史《隋書》而生疑:已經當爺爺的太子楊廣,為何要欺母弒父?
    楊廣弒父奪位,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幾乎所有的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都把楊廣如何垂涎宣華夫人,如何矯詔篡位,說的如同身臨其境。但是大家可能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隋文帝駕崩的時候,太子楊廣多大了?宣華夫人多大了?
  • 結合二十四史《隋書》記載的仁壽宮變,揭秘真實的隋煬帝楊廣
    >但是這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有史料為證,《仁壽宮變》是指楊廣非禮於隋文帝楊堅最愛的妃子宣華夫人▲太子楊廣無禮帝妃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病重於仁壽宮,楊廣與陳夫人服侍於她,這時候楊堅為了陳夫人以後著想,封其為宣華夫人,此時楊廣非禮母妃,事情敗露,隋文帝楊堅宣兵部侍郎去找回廢太子楊勇
  • 李世民和楊廣都是弒兄奪位,為什麼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隋文帝一生只有一個女人,那就是獨孤皇后,共育有五子,分別是太子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皆為嫡子,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楊勇跟楊廣了。太子楊勇容貌俊俏,生性好學,個性溫厚,性格率真。但是他十分好色,有多個妃子,其中以元氏及雲昭訓最為有名。
  • 獨孤天下阿史那雲歷史原型 楊勇阿史那雲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獨孤天下》正在熱播,楊勇這個人物目前還沒有出場,但是網友的關注度還是非常高的,畢竟是楊家的長子,那麼獨孤天下楊勇是誰演的?一起來看看獨孤天下楊勇歷史原型是誰吧!獨孤天下楊勇是誰演的?楊勇,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長子。據悉,獨孤天下楊勇是楊作燦扮演的。但是網上並沒有他的很多資料!待更新!
  • 被楊廣強佔的庶母-宣華夫人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此時陳朝有位小公主還沒有出嫁,由於她美貌姿容絕世,很快被選為隋文帝的嬪嬙。當時隋文帝的結髮妻子獨孤伽羅還在世。隋文帝是個妻管嚴,獨孤伽羅是中國封建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權主義者,把皇帝老公管得死死的。由於制度問題,獨孤伽羅也象徵性地給楊堅納了幾個妃妾,但那只是做給外人看的,如果有誰膽敢未經她的允許就與皇帝勾勾搭搭,那她的死期也到了。
  • 朱坤明: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第五子,漢王楊諒反對楊廣被幽禁
    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的這幾個兒子,從才能上來說,我覺得還是人家隋煬帝楊廣最厲害,如果他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話,一步一步的慢慢來,隋朝應該會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第五個兒子,漢王楊諒皇帝多次派他帶兵出徵,歷練他的軍事才華,可惜他不是那塊料。
  • 楊廣的母妃宣華夫人到底有多美?楊廣不顧天下人唾罵也要霸佔她
    成為隋文帝楊堅的寵妃,宣華夫人生得閉月羞花,一顰一笑,風情萬種。早年的楊堅第一次看見就被這位充滿著皇室貴族氣質,雍容華貴的女人迷得神魂顛倒,因此急急地把她納位妃子,從此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與宣華夫人日夜纏綿在一起。然而,此時的楊堅已過花甲,暮年入花叢,哪經得起這樣縱情無度,不出多日,身體便被掏空,折騰出一身病痛,臥床不起。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自公元581年至公元604年在位,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二十四年,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滅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滅亡南方的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 獨孤皇后做了這個決定,隋文帝死不瞑目,臨終前痛呼:獨孤誤我
    歷史上的獨孤皇后她美麗聰慧,機智過人,然卻因為一件事,多數男人對她不滿,就連她的丈夫和兒子也如此,然獨孤皇后憑著自己的能力,讓這些人敢怒不敢言,就連皇帝也只能生氣後離家出走,卻不敢做更多的反抗,那就是獨孤皇后要求男子只娶一妻,並對妻子忠誠,誰對妻子有異心,獨孤皇后第一個不答應。
  • 楊勇濫情,隋煬帝善裝,實在人吃大虧?職場人應如何避坑(1)
    決定楊勇或楊廣最終誰當太子的話語權當然是老皇帝楊堅,還有楊堅的老婆,楊勇和楊廣的親媽獨孤皇后。要想成功上位,得到老兩口的認可,首先得讓他倆覺得好才行。因此,投其所好,贏得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周圍人的讚譽,這都是成功上位的加分項。這個過程中,楊廣騷操作不斷,而楊勇任性而為。
  • 為何隋文帝楊堅臨終前大喊:獨孤誤我?
    面對父親的離世,獨孤伽羅選擇隱忍,低調,因為這時他們羽翼未豐滿。楊堅也因此受到牽連,在一個職位八年未升職,他們夫妻倆低調,勤儉節約,攜手共同渡過難關,伉儷情深,也是史上最恩愛的模範夫妻。隨著時間的流逝,北周政權形勢發生變化,宇文邕發動政變剷除了宇文護,宇文邕掌握了實權。
  • 楊廣皇后蕭美娘,被6個皇帝瘋搶了60年,她哪來的這麼大魅力?
    公元582年,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為了籠絡梁國,為次子晉王楊廣求娶西梁的公主。那時的人迷信,婚喪嫁娶都喜歡佔卜問神。這一佔卜,事兒就來了,西梁所有適齡公主的佔卜結果都不佳。前面16年都沒有得到公主待遇的蕭美娘,就這樣一躍成為父母最看重的女兒,嫁給楊廣締結了政治婚姻,正式冊封為晉王妃。眾所周知,奧斯卡欠楊廣一座小金人,他很會演,知道母親獨孤皇后痛恨男子風流多情,便裝得對蕭美娘一心一意,獨孤皇后對此極為讚賞,不知不覺心就偏向了他,厭惡上了此前已經立為太子的長子楊勇。楊勇沉迷女色,犯了獨孤皇后的忌諱,正好中了楊廣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