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朗豪坊購物中心
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絕大多數貨品沒有關稅,世界各地貨品都來此地經銷,因此,香港也被稱為「購物天堂」。應運而生的便是各大開發商的各個商業項目在千禧年後如雨後春筍般競相開業,直至現今,仿佛一顆顆散落的明珠在香港這片土地上閃耀著、輝煌著。坐落於旺角地區的朗豪坊購物中心便是這其中最閃耀的明珠之一。
朗豪坊位於香港旺角砵蘭街,是總體量16.7萬平方米的綜合體項目,由朗豪坊購物中心、朗豪坊寫字樓及朗豪坊酒店組成,而這三個板塊有互惠互補的特點,購物中心設有大量零售、餐飲及娛樂設施,而高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則分別為購物中心帶來高消費力的上班族和旅客,形成了一個較穩定的消費鏈。朗豪坊購物中心共地上13層,地下2層,共計約6萬平方米。項目高達15層,如何有效的拉動人流便是整個項目團隊需要解決的問題。
香港朗豪坊購物中心內部的通天梯設計
作為項目亮點之一的通天梯便是這第一個解決之法,也是最直觀的引流之法。購物中心內設有兩條全港最長的室內通天梯,合共83米。4層高挑空大堂的通天梯直接將4層客流引導至8層,直達8層戲院入口,同時顧客可以自由選擇是向上通往本土品牌樓層或是向下通向時尚運動區域;8層的通天梯可將人流引導至12層。從12層向上走一層便是本項目的又一亮點——全港首個數碼天幕。數碼天幕覆蓋了整個購物中心頂部,除了可播放數碼影像,能夠模擬白天、黑夜的景象外,更可展現宇宙等神奇景觀,使遊客駐足。從12層向下至8層是弧形螺旋設計,無需扶梯,人流自然由高至低行進,保證了此期間所有商戶的必達性,設計巧妙且新穎,也增加了顧客逛「街」的趣味性。朗豪坊購物中心4層至13層通過兩部通天梯連接,蓋以超大數碼天幕,打造出具有超大內部空間的通天廣場,營造了「天空之城」的概念,給消費者另類的視覺和購物體驗,也給購物中心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
香港朗豪坊購物中心內部餐飲業態
另外,根據業態與主題區分不同消費目的,拉動客群便是這「隱藏的大招」。整體項目針對不同消費客群,將各個樓層進行了主題區分。13層為Ozone娛樂專區,位於商場頂層,餐廳內觀賞數碼天幕是最佳地點,且6家餐飲品位高雅、口味不一、各有特色,涉及餐廳、酒吧和咖啡。8層至12層的潮流街區是本項目特別出彩的一個區域,此區域48間店鋪以小眾品牌為主,售賣潮流年輕服裝服飾、手辦擺設以及零食飲品,各種業態穿插混搭,商品陳列琳琅滿目,一步一店、一步一景,配以整體螺旋式樓層的設計,增加了此區域的街區感和趣味性,充分迎合了顧客逛「街」的心態。5層至7層是時尚、運動匯聚地,主打年輕潮流服飾以及運動服飾,品牌以各商場常見品牌為主,如Aape、Adidas等,消費群體相較8層至12層的消費群體更加大眾化。4層的美食廣場內設17家店鋪,既有如星巴克、滿記甜品等咖啡甜品品牌,又有如桃園眷村、胡椒廚房之類的時尚餐飲品牌。這一餐飲區域的位置設定也頗有心思,4層是連接寫字樓酒店大堂與購物中心的中轉樓層,更是樓下零售區與樓上零售區的過度樓層,在此層設置一些方便快捷的餐飲品類和提供休憩空間的咖啡甜品品類,既為顧客提供了方便,又無形中促進了顧客休憩之後的二次消費能力。1層至3層是時尚品牌匯集的樓層,以美容、皮膚護理和時裝品類為主,品牌更是多為國內外知名大牌,引客效應不言而喻。地下1層和地下2層為地下商業街,以超市及超市外租區業態為主。因為地鐵出口直接連接此區域,所以這兩層的特色也是以小而精的店鋪為主,如美珍香、奇華餅家等。
香港朗豪坊購物中心外部設計
縱觀整個項目,通過業態搭配、主題區分再配以獨特的物業硬體設施來引流,朗豪坊購物中心設計規劃的思路比較清晰,客群判斷也非常準確,實際效果也令人滿意。雖然項目有15層之高,但並未出現高樓層客流匱乏的現象。中關村項目平層面積大、動線過長,若通過業態合理的搭配、主題區域的區分,也可以達到無死角運營的狀態。而且,朗豪坊購物中心位於高樓層的潮流街區,對於中關村項目拾伍號街區也有很大的借鑑作用,大至業態搭配、品類挖掘、品牌篩選,小至商品選擇、裝飾美陳,都有拾伍號街區可以學習亦或是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