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國際間文化交流已走向同一個平臺。網際網路的出現、數位化的引領,使音樂藝術傳播更加便捷,流行音樂流速、風格更加多元。這一時期,流行音樂作品產量激增,網絡歌曲影響大眾擠入快車道。創作多元化,各種組合演唱等形式更加成熟,創作群體出現了一批不可忽視的青年音樂人。
「R&B」 音樂、「雷鬼」音樂、「Rap」、「嘻哈」等國外流行音樂開始傳入我國並進入年輕人的生活。而李玟、張惠妹、蔡依林、蕭亞軒、許茹芸、陶喆、周杰倫、王力宏等歌星影響著中國大陸音樂市場。
回顧這一時期的榜單,韓紅演唱的《我的家鄉日喀則》(韓紅曲)、《天路》(屈塬詞/印青曲)、《天亮了》(韓紅曲)和翻唱《青藏高原》、與孫楠演唱的《美麗的神話》使她(他)們一躍成為歌壇上實力派代表。
譚晶演唱的民通流行歌曲《在那東山頂上》(張千一曲)和《蔓延》(李海鷹曲)以及她的跨界歌唱,使她成為「民通流行」的代表。
汪峰演唱並創作的搖滾流行《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使他成為搖滾樂魅力男歌手。
韓磊演唱的影視劇插曲《等待》《向天再借五百年》確立了他實力派男歌手地位。
沙寶亮演唱的《暗香》(陳濤詞/三寶曲)《蒙娜麗莎》(三寶曲)藝術流行和拉丁流行兼具;刀郎創作演唱的《2002年第一場雪》和陳紅等人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車行詞/戚建波曲)成為新民謠代表。
楊坤演唱的《無所謂》、張靚穎演唱的《天下無雙》《畫心》、鳳凰傳奇演唱的《月亮之上》、雪村演唱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龐龍演唱的《兩隻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楊臣剛演唱的《老鼠愛大米》、馬天宇演唱的《該死的溫柔》、王蓉演唱的《我不是黃蓉》等成為這一時期歌壇主力群體。
薩頂頂演唱的《萬物生》使中國音樂再次走向國際。
其間,歌壇產生了影響很大的羽·泉組合、阿里郎組合、彝人製造組合、蝌蚪合唱團、馮曉泉·曾格格器樂組合、女子十二樂坊等新音樂形式是這一時期的一大亮點。
群星演唱的《北京歡迎你》、周華健演唱的《我是明星》等成為2008年影響較大的作品。
劉歡與莎拉·布萊曼演唱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題歌《我和你》也成為2008年影響世界之作。(文/趙碧清)
(參考《中國流行音樂百年史記》付林 編著)
1978-1985年,流行音樂的復興和開拓——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一
1986-1990年,「西北風」流行民歌成主流--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二
1991-1999年,民謠流行與傳統流行並行-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