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網際網路數位音樂引領行業——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2000--2010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國際間文化交流已走向同一個平臺。網際網路的出現、數位化的引領,使音樂藝術傳播更加便捷,流行音樂流速、風格更加多元。這一時期,流行音樂作品產量激增,網絡歌曲影響大眾擠入快車道。創作多元化,各種組合演唱等形式更加成熟,創作群體出現了一批不可忽視的青年音樂人。

     「R&B」 音樂、「雷鬼」音樂、「Rap」、「嘻哈」等國外流行音樂開始傳入我國並進入年輕人的生活。而李玟、張惠妹、蔡依林、蕭亞軒、許茹芸、陶喆、周杰倫、王力宏等歌星影響著中國大陸音樂市場。

     回顧這一時期的榜單,韓紅演唱的《我的家鄉日喀則》(韓紅曲)、《天路》(屈塬詞/印青曲)、《天亮了》(韓紅曲)和翻唱《青藏高原》、與孫楠演唱的《美麗的神話》使她(他)們一躍成為歌壇上實力派代表。

     譚晶演唱的民通流行歌曲《在那東山頂上》(張千一曲)和《蔓延》(李海鷹曲)以及她的跨界歌唱,使她成為「民通流行」的代表。

     汪峰演唱並創作的搖滾流行《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使他成為搖滾樂魅力男歌手。

     韓磊演唱的影視劇插曲《等待》《向天再借五百年》確立了他實力派男歌手地位。

     沙寶亮演唱的《暗香》(陳濤詞/三寶曲)《蒙娜麗莎》(三寶曲)藝術流行和拉丁流行兼具;刀郎創作演唱的《2002年第一場雪》和陳紅等人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車行詞/戚建波曲)成為新民謠代表。

     楊坤演唱的《無所謂》、張靚穎演唱的《天下無雙》《畫心》、鳳凰傳奇演唱的《月亮之上》、雪村演唱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龐龍演唱的《兩隻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楊臣剛演唱的《老鼠愛大米》、馬天宇演唱的《該死的溫柔》、王蓉演唱的《我不是黃蓉》等成為這一時期歌壇主力群體。

     薩頂頂演唱的《萬物生》使中國音樂再次走向國際。

     其間,歌壇產生了影響很大的羽·泉組合、阿里郎組合、彝人製造組合、蝌蚪合唱團、馮曉泉·曾格格器樂組合、女子十二樂坊等新音樂形式是這一時期的一大亮點。

     群星演唱的《北京歡迎你》、周華健演唱的《我是明星》等成為2008年影響較大的作品。

     劉歡與莎拉·布萊曼演唱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題歌《我和你》也成為2008年影響世界之作。(文/趙碧清)

     (參考《中國流行音樂百年史記》付林 編著)

1978-1985年,流行音樂的復興和開拓——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一

1986-1990年,「西北風」流行民歌成主流--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二

1991-1999年,民謠流行與傳統流行並行-中國流行音樂40年回顧之三

相關焦點

  • 2010年代全球流行音樂行業年度大事件
    這場演出在2010年代初始,又一次提醒了我們音樂的治癒性,以及流行音樂的力量,80年代Live Aid演唱會的音樂精神仍然在一代代的傳遞。 歷經長達數年對數位音樂的抵制,2010年11月16日,The Beatles終於同意將樂隊曲庫上線iTunes。
  • 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音樂最重要的100件事
    件事》,這次讓我們來總結一下2015中國網際網路音樂最重要的100件事。為什麼只取了網際網路,而不是全音樂行業。新觀一向認為,新音樂產業將會圍繞網際網路音樂構築,所以網際網路音樂的發展決定了未來音樂產業的發展方向。實際上,從我們總結的這100件事情來看,網際網路音樂已經把觸手摸向了全行業,從線上到線下,從現場到硬體,一個所謂「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到來。以下排名不分先後,由於信息有限,難免有缺漏,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 2020年中國音樂產業報告:網際網路音樂消費成為主流
    文|賢江用一個字來概括2020年,就是「難」。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打亂了全世界的陣腳,無數人的生活軌跡被改變,全行業受到衝擊,音樂產業自然也不例外。不過,自2015年起,錄製音樂產業的收入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尤其是中國的錄音產業收入90%以上是數字收入。
  • 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巡禮 盛典揭曉十大原創金曲
    、中國音樂金榜聯合主辦的「金色年華之夜·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巡禮·原創金曲頒獎盛典」在上海萬人體育館隆重舉行。全面回顧新世紀十年中國流行音樂出席「金色年華之夜·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巡禮·原創金曲頒獎盛典」的有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金兆鈞、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著名音樂人王曉鋒、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產業發展委員會主任鍾雄兵、上海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鍾凱、上海新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等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金兆鈞致開幕辭並寄語:「網絡歌曲十年,風起雲湧
  • 2019年中國數位音樂內容付費發展研究報告
    3.與海外相比,中國的數位音樂付費率和付費金額均有較大提升空間。盈科後進:挑戰與機遇並存,嘗試定位用戶需求和學習海外策略1.此前行業付費困境來源於國內用戶對於免費獲取網際網路服務及數位音樂內容的習慣。2.日漸成熟的智慧財產權管理,網際網路經濟與整體音樂產業的成熟帶給中國市場優勢,同時中國數位音樂用戶具有獨特且鮮明的特點。
  • 百位音樂和廣播界大咖齊聚廣州 探討原創流行音樂發展之路
    年廣東電臺舉辦的「廣東創作歌曲』健牌』大獎賽」起步,歷經《廣東廣播新歌榜》到《9+2音樂先鋒榜》再到《音樂先鋒榜》的歷程。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音樂先鋒榜》創立30周年,以此為契機,今天上午,一場匯聚全國廣播界、音樂界、唱片界與媒體界代表參加的「中國流行音樂的傳播與發展——《音樂先鋒榜》成員臺聯席會」在廣州舉行。地點:686國際會議中心本次會議由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音樂之聲等26《音樂先鋒榜》成員臺承辦,會議在廣東廣播中心三樓舉行。
  • 數位技術助推流行音樂產業新發展 2016年終文藝盤點-音樂篇
    梳理今年流行音樂界的大事件,不難發現隨著跨界融合的興起,這個行業正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更多的新氣象、新面貌逐步展現。♫♪♫♪♫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對於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大。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汪京京,從業30年間,見證了版權大戰從日益凸顯到回歸理性。
  • 流行音樂2015年:音樂作品的小年 產業轉型的大年
    2015年,從音樂作品的角度來講,更像是一個小年。沒有橫空出世的新星,也沒有「令人髮指」的神曲,更缺少一覽眾山小的絕對巨星。這一年,就在一首接一首的歌曲中,度過了作品平凡的一年。但2015年,至少對於華語流行音樂來講,又是極為重要的一年。隨著網際網路、電視和影視產業對於音樂行業的滲透甚至蠶食,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音樂行業,也度過了轉型過程中重要的一年。
  • 小歌單致敬大時代:酷狗音樂與人民數字打造「四十年記憶中的K歌間」
    《甜蜜蜜》、《鄉戀》、《橄欖樹》……歌單中70年代的代表作作為曾經那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也推開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大門,尤其是《鄉戀》,既是李谷一最被人熟悉的金曲,更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漸崛起的中國流行金曲的奠基作品——這或者就是好音樂和它被賦予的時代意義。
  • QQ音樂攜手行業大咖聚焦數位音樂未來趨勢
    引領產業變革 數位音樂「駛入」健康發展「快車道」中國數位音樂正在駛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基本上也是行業共識,而這其中離不開數位音樂平臺在其中的努力。主管QQ音樂市場和版權方向的吳偉林分享了QQ音樂的10年發展路程。
  • 小歌單致敬大時代:酷狗音樂與人民數字打造四十年記憶中的K歌間
    《甜蜜蜜》、《鄉戀》、《橄欖樹》……歌單中70年代的代表作作為曾經那一代人最美好的回憶,也推開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大門,尤其是《鄉戀》,既是李谷一最被人熟悉的金曲,更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漸崛起的中國流行金曲的奠基作品——這或者就是好音樂和它被賦予的時代意義。
  • 蝦米音樂的關閉,其實是中國網際網路正常發展的小插曲
    在研究蝦米音樂的發展史之前,先看下中國數位音樂的發展歷程:起步階段(1999-2003)。1999年,九天音樂網等音樂網站成立,中國數位音樂正式起步,為中國網民提供了最早的免費在線試聽和下載功能;2001年,百度推出MP3搜索功能,在整個發展發展初期對數位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
  • 回望數位音樂20年 除了版權巨頭們的未來在哪裡?
    在此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中顯示,騰訊音樂的淨收益出現了明顯下降。以版權為壁壘的數位音樂平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網易雲音樂接連拿下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WCM)、少城時代等四家重磅版權;同時獨家攬下《歌手·當打之年》《朋友請聽好》等熱門綜藝的音樂版權,展現出強勢反擊的態勢。
  • 回望數位音樂20年,除了版權巨頭們的未來在哪裡?
    在此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中顯示,騰訊音樂的淨收益出現了明顯下降。以版權為壁壘的數位音樂平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網易雲音樂接連拿下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WCM)、少城時代等四家重磅版權;同時獨家攬下《歌手·當打之年》《朋友請聽好》等熱門綜藝的音樂版權,展現出強勢反擊的態勢。
  • 中國首次《大陸流行音樂百佳專輯1979-2010》評選出爐記
    獨立推介之0024號中國首次《大陸流行音樂百佳專輯1979-2010》評選出爐記 寫在前面文/劉浪聽了2012年11月26日,「回聲33年內地流行音樂回顧與展望系列活動1979-2011」在首都體育館召開新聞發布會,金兆鈞、三寶、小柯、詹華等作為活動代表出席。2012年12月19日,「回聲33年」公布了首批評審名單,標誌著「內地流行音樂100張最佳專輯1979-2011」和「內地流行音樂100首金曲1979-2011」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 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的現狀和進展——以網易雲音樂為例
    (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用戶付費率仍處低位我國在線音樂市場仍在起步階段,2018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為76.3億元,整體保持較高的增長趨勢,尤其是2015年前後在政策對音樂版權的大力鞏固下,出現了113.2%的增長率。2018年,全球數位音樂收入達112億美元,並將保持繼續增長,中國市場收入佔比仍處低位。
  • 騰訊娛樂白皮書發布 音樂行業步履未停 TME首倡音樂多元評價體系
    在本次頒獎盛典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梁韻恆帶來了「步履未停,音樂不止」主題演講。從音樂產業規模、音樂生產及分發渠道、音樂評價體系更迭等幾大維度,回顧整理了華語音樂行業整體態勢與變化。在這樣特殊的年份,整個音樂行業逆勢增長,「步履未停」正是音樂行業的主題。
  • 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音樂消費模式演變與用戶消費意願的提升
    3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由你音樂榜發布了《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此次報告基於全網音樂收聽、銷量以及用戶畫像等權威大數據,解析整理2019年音樂行業的重要變化和發展趨勢,並基於歌曲在平臺的各項數據表現,以多緯度盤點了年度最熱歌曲以及成績最佳藝人。
  • 2017海峽兩岸流行音樂論壇在京舉行
    月19日,「兩岸交流30年——2017海峽兩岸流行音樂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匯聚了包括葉佳修、丁曉雯、李念和、小柯、李海鷹等兩岸音樂界百餘位從業人士,旨在借兩岸開啟交流30周年之際,共同回顧彼此深入交流融合的歷程,探討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建立網際網路時代兩岸音樂界更加規範化、體系化的行業標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共同繁榮。
  • 數位音樂進入付費時代,正版化背後是一把辛酸淚
    在國家猛推「劍網行動」的背景下,幾大公司紛紛搶佔音樂版權,網際網路時代音樂版權之爭愈演愈烈:阿里收購了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QQ音樂也拿下多個明星音樂的獨家版權,而酷我音樂、酷狗音樂、海洋音樂和彩虹音樂等也選擇結盟。目前,中國的數位音樂市場已由少數幾個具有巨大潛在用戶群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