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打造民族地區創新發展先行示範區
近日,第七屆「羊城印象」廣州國際微電影(網絡電影)大賽頒獎禮舉行,我州選送的微電影《飛翔的魚》榮獲大賽唯一的專業作品大獎——評委會特別獎。
《飛翔的魚》由黔南州殘聯、貴定縣殘聯與都勻市黔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攝製,以貴定縣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劉文華、韋仁明等人物事跡為題材,由黔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14年5月投資3萬元攝製。該片先後獲得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獎、貴州微電影大賽優秀作品獎和黔南州政府第四屆優秀文藝作品獎。今年4月,由黔南州文聯選送參加2017第七屆「羊城印象」廣州國際微電影(網絡電影)大賽。
最終,我州選送的微電影《飛翔的魚》以優秀殘疾人運動員感人的優秀事跡和高質量的編導、攝製徵服了評委會全體專業評委,以區區數萬元的低成本與眾多數十萬上百萬的網絡電影過招,一路過關斬將,奪得「評委會特別獎」。
據悉,在頒獎前,評委會宣讀了長達10分鐘的推薦評語,對影片給予高度的評價。評委會認為,《飛翔的魚》是逆行並突破「娛樂時代」潮流的正能量集結號,是中國貴州版的《摔跤吧,爸爸》,影片的編導、攝製「達到國際電影節的專業製作水平」。評委在頒獎現場即表示,要聘請國內知名導演和演員,將《飛翔的魚》提升並改編為大製作的院線電影。
《飛翔的魚》獲獎,不僅是為貴州、為黔南影視文化爭光,也為黔南影視文化精品的打造,為黔南形象的塑造與有效宣傳,為低成本、高效率地製作文化精品,並進行市場推廣、網絡推廣和移動數字推廣,提供了可借鑑的思路與渠道。
在組委會通知作品入圍獲獎提名後,劇組一直沒能肯定最終是否能夠獲獎。在頒獎典禮前一天,組委會來電話諮詢高位截肢的男一號韋仁明登臺領獎是否需要輪椅或者拐杖。劇組判斷,《飛翔的魚》確定獲獎。
為了達到吸引全場的震撼性效果,劇組編導告訴組委會:韋仁明必須是撐著他的小板凳登臺領獎。次日,劇組特地提前到達頒獎現場,了解流程,並採用電影特有的情節「翻轉」方式設計了領獎細節:確定韋仁明在到達現場後就在座位上坐下,不參加走紅毯儀式,避免提前曝光;在宣布《飛翔的魚》獲獎後,由女一號先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待走到臺階前再停下等候。此時男一號再出現。這一個細節設計果然達到預期的效果:一宣布《飛翔的魚》獲獎,女一號王嬌率先站起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造成美女獲獎的假象。此時,掌聲雖然熱烈,但多少也帶著禮節性。當王嬌走到臺階前突然停住,觀眾們一片疑惑,造成了懸念,不知道她為什麼不走上臺階登上舞臺。
正當這時,男一號出現了。由於此前觀眾都沒有注意到韋仁明,當他突然撐著兩支小板凳艱難地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觀眾這才恍然大悟,閃爍的淚光中,大廳裡爆發出全場未有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掌聲一直持續到韋仁明走到舞臺中央回身向大家鞠躬致謝,完全達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預期效果。
本屆「羊城印象」國際微電影大賽,香港名演員羅家英、名導演李力持都有影片參賽,他們拍的《大話西遊》《唐伯虎點秋香》《國產凌凌漆》《花田喜事》等,都是韋仁明自小喜愛的影片。這次有機會聚會羊城,韋仁明的心願是能夠與他們合影留念。可是,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等了半小時,一直有很多人圍著他們籤名、合影,韋仁明沒法擠進去。為了不耽誤劇組行程,韋仁明只好放棄了合影的念頭,和劇組的同事一起到大廳的標誌欄前合影。
然而韋仁明沒想到的是,在這裡他成為眾人的明星,許多參賽的劇組紛紛要求和他合影,就連幾個老外和組委會的成員也不例外。這一拍又是幾十分鐘。儘管韋仁明已經十分疲憊,他還是盡力滿足大家的要求,直到人們散盡,才和劇組的成員來到電梯前,準備離開。
可就在這時,劇情突然發生反轉。韋仁明自小仰慕的羅家英、李力持高志森徑直向電梯走來。他們看見韋仁明,竟然加快腳步走近前來,主動提出和他合影。韋仁明的心願就這樣「被」實現了。
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是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兩個女兒訓練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影片一經公演,好評如潮,在國內外影視界引起巨大反響,被認為將是新一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有力爭奪者。
「羊城印象」國際微電影大賽評委會的專家們在觀看了《飛翔的魚》之後認為,影視界急需一批反映「中國夢」正能量的院線影片,而微電影《飛翔的魚》就具有這樣的潛質。
在頒獎典禮上,頒獎嘉賓廣東省影視行業協會會長、著名編劇周勇用了長達10分鐘的時間,向參會嘉賓推介《飛翔的魚》,表示要將其改編為中國貴州版的《摔跤吧,爸爸》。
頒獎典禮結束後,組委會又打來電話,邀請劇組成員於次日午宴,商談具體改編事宜。為了不放過機會,劇組退掉了預定的返程高鐵票,如期赴宴。在商談中,劇組編劇和導演都當場表態,他們都是吃黔南米喝黔南水長大變老的,只要能將成功改編這部微電影,為宣傳貴州、宣傳黔南做些貢獻,劇組不計較任何名與利,不存在任何改編障礙。
來源:黔南日報新聞中心
投稿郵箱:shanshuiqiann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