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對祖孫在家身亡一周後才被人發現。
知情者稱,老人的兒子兒媳出去旅行,老人在家帶孫子,突發疾病死亡,不到2歲的孩子被餓死。
同時失去了兩個至親,這是人間至悲,讓人不忍再苛責這對年輕夫婦。
但我還是想說,這不是躲不掉的意外,這就是人禍。
老人可能是突發腦溢血或心梗,也許就那麼幾分鐘的事,身邊如果沒有人,確實很難救回來。但是孩子的死,原本只要打個電話就可以避免的。
這個孩子不是馬上死去的,他目睹了奶奶的猝死,又找不到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也沒有自救的能力,只能靠哭,可是哭聲卻沒有為他引來鄰居的注意。
他最後是連飢餓帶驚嚇,絕望而死的。一想到這個畫面,作為一個媽媽,心就揪著疼。
小兩口說自己有打過電話但是沒人接只好作罷,三天後才回家。
天底下怎麼會有心這麼大的人,難道你打電話只是走走形式嗎?
有人接電話是平安,沒人接電話恰恰才證明有問題,要反覆確認,確定失聯第一時間報警,這才是打電話的意義啊!
正常的父母一個禮拜見不到孩子,早就想的抓心撓肝了,就算對老人足夠放心,也要和孩子視個頻吧。
我要是去外面出差,恨不得一天打好幾個視頻,哪怕是沒什麼話說,光是看一眼也能安心。什麼樣的父母能出去八天沒有老人孩子的消息,還玩得這麼嗨。
把孩子託付給老人,是很多都市年輕人的日常配置,但是讓老人帶孩子,並不意味著自己可以不聞不問,尤其是當老人和孩子單獨在家的時候。
50多歲聽上去還算年輕,但是老人的身體已經不可避免的開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那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意外狀況往往是突然來襲的。
我奶奶爺爺上了六十歲之後,我爸就一天至少一個電話,超過一個小時沒人接他就一定要跑回去一趟,二十年如一日。
雖然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娃,但老人本身絕不是帶娃的最佳人選,無論體力還是精力。
最好的方式是老人協助子女帶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扔給老人獨自帶。讓老人帶孩子,心裡時刻要有根弦繃著。
有一次我晚上回家的時候,我媽和孩子睡著了,門在裡面反鎖著,手裡拿著鑰匙也進不去。
我反覆的打電話,隔著門都能聽到手機鈴聲,可就是不見來開門。嚇得我趕緊使勁敲門,敲得左鄰右舍都以為是黑社會來尋仇了,門還是不開。
那個時候我就做好了報警和破門的準備,不過好在臨門一腳還沒踹出去,我媽自己醒了,虛驚一場。
我媽不以為然,就幾個小時不見,多大點事。但是幾個小時已經可以發生很多意外,只要失聯超過兩個小時,我就沒法不擔心。
中年子女壓力最大,老人小孩都要時刻掛著。
什麼年齡要做什麼樣的事情,做了人家的父母,還想著像以前一樣該吃吃,該玩玩,什麼都靠自己的父母兜著,這是不可能的。
自己都還是「孩子」的人,求求你們千萬別禍害孩子。
前幾天,山東單縣有個媽媽帶娃去聽演唱會,會場禁止小孩入內,她竟然把小孩往車裡一關走人了。
要不是小孩睡醒後大哭驚動了路人,有個女孩想辦法順著天窗(天窗應該是這個媽媽故意留的縫,自以為這樣就安全了)爬進車裡救出了孩子,這妥妥就是又一起慘劇。
孩子救出來後已經渾身是汗,醫生說再晚一會兒很可能中暑脫水甚至休克。
警察到處廣播找這個媽媽,從把孩子獨自丟到車裡,到這個媽媽出現,已經過去整整三個小時。
什麼樣的媽敢主動把娃扔車裡仨小時?這已經構成了謀殺好嗎。
這個媽媽看見驚動了警察還一臉不解:我是看孩子睡著了才走的啊。這是多無知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成為父母是不用經過考試,所以不及格的才一抓一大把啊。
孩子跟孩子之間的差別能有多大,父母跟父母之間就能乘上一百倍。
有些父母真真是讓人佩服,為了孩子把自己逼成了育嬰專家,營養學教育學心理學門門精通,每天早點都變著花不重樣,各種興趣班身體力行地陪著上,陪孩子的時候從不看手機。
每當普通父母指著學霸跟自己家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家孩子」的時候,被指責的孩子大可以指著那些父母懟回去「你看看別人家爸媽」。
但我覺得做不到這麼高標準也沒關係,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大部分父母又何嘗不是,做不到就慢慢學唄,前提是你要有心。
有些小錯,一個沒留神把孩子摔傷蹭傷了,這都是育兒過程中難免的,不用太苛責。但有些大錯,錯了可能就沒機會再重來了,你不能允許自己犯。
而不允許的前提,是你要記住自己的角色,吃飯、旅行、睡覺的時候都要記著。
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孩子最需要依賴的人不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而是你,他不是一件你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嫌礙事的時候分分鐘要從你身邊消失的大玩具。
這世界有快樂育兒,但沒什麼輕鬆育兒,再快樂的育兒也只是苦中作樂,也要付出巨大的體力精力,也要有取捨,只有真正自己帶過孩子的人才會懂。
想要輕鬆,除非生而不養。
歷 史 團 購
「那裡」真的洗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