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演藝圈中,都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只要藝人有高顏值,再加上經紀公司的追捧,這無疑是能成為頂流明星。
不得不說,在這些頂流明星中,也是很容易形象崩塌,他們沒有代表作,更是沒有精湛的演技,只靠著一張高顏值的臉,而這就不禁令人回想起娛樂圈的一些老戲骨。
就好比說焦晃,他曾公開的表示:我從來不是娛樂圈的人,更是反對別人將其歸到這個圈子中,自己是戲劇界的,是話劇人,演電視劇就是客串。
從焦晃的角度,可謂是讓現如今多少年輕演員為之汗顏,在資本家的介入,就是瘋狂的撈金,也很少人真正的去遵循表演。
焦晃,還在8歲的時候,就在重慶看到戲劇,便自此愛上了戲劇表演,之後在初中的時候,更是被老師推薦去了戲劇組,自此便踏上了夢想之路。
只是對於戲劇表演,一直都遭受到父母的反對,但焦晃卻堅持不懈,更是考入到了上海戲劇學院,在這裡也是專業的表演學習。
而在學校的時候,焦晃還被謝晉眼中,讓其出演電影《大風浪裡的小故事》,雖說他踏足到了銀幕,但卻沒有沉浸在這個名聲中,反而回歸到話劇的舞臺。
多年來,一直沉浸在話劇舞臺的焦晃,也是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出演了很多經典的話劇,還被評為了國家一級演員。
而且在話劇界,焦晃的聲望非常高,更是有南焦北於的說法,南焦指的就是焦晃,有不少戲劇的愛好者,更是直接送了一個名號給他,稱之為「莎劇王子」。
然而在話劇界的焦晃,也是會被一些導演看中,他也是時不時會參演到影視劇中來,飾演的大多數都是一些配角,但有著精湛演技的他,都獲得了一致好評。
尤其是從《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到《漢武大帝》焦晃飾演了三個不同時代、不同個性、不同經歷的"老皇帝",那演技可謂是令人敬佩不已。
在演藝生涯中,焦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節奏和形體動作鮮明呈現人物個性特徵的表演風格,被公認為一位學養豐厚的舞臺表演藝術家 。
要知道,話劇是一種傳統文化,也是有很大的意義,但相對比起影視圈來說,不管是名氣還是收入,話劇都比不上影視圈,但焦晃卻能夠堅守本心,仍舊在話劇的舞臺上。
相信對於很多年輕來說,名氣和收入可謂是最為重要的,讓他們選擇的話,幾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影視圈,能夠沉下心在話劇舞臺上的非常少。
不過對於收入這一點,為何在影視圈中也有一定名氣的焦晃,也是做出了解釋,他說:
「我不想掙那麼多錢,沒用!」。
更何況,一直以來焦晃對於自己身份,都不承認是影視圈的人,自始至終都是話劇人,他出現在影視圈,都只是客串。
而且難得的是,從藝近50年來,焦晃從來沒有接過一個廣告,心中只有表演。
不得不說,這才叫真正的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