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葉草劇場
文/尤利烏斯
繼去年《原神》和《萬國覺醒》拒絕了頭部的安卓渠道之後,今天(1月14日)上線的網易《遊戲王:決鬥連結》和幻萌網絡的《四葉草劇場》也沒有在大部分安卓渠道登陸。
通過實際查驗發現,網易遊戲的《遊戲王:決鬥連結》無法在硬核聯盟(即OPPO、vivo、酷派、金立、聯想、華為、魅族)和小米的應用商店中搜索到。有趣的是,雖然《遊戲王:決鬥連結》沒有登錄這些應用商店,但盜版的遊戲王產品卻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這些應用商店的搜索列表中。
而幻萌網絡的新遊《四葉草劇場》在安卓端也僅上架了TAPTAP和嗶哩嗶哩(聯運),在官網中也會被引導至TAPTAP進行下載。
除了手機渠道之外,我們也在安卓網際網路渠道中對這兩款新遊進行搜索。在360和應用寶中,兩款遊戲均未搜索到,而在九遊平臺,《遊戲王:決鬥連結》則得到了開屏推薦,今日已經公測的《四葉草劇場》卻依然顯示預約狀態。
目前,《遊戲王:決鬥連結》在 iOS 免費榜排名第一,《四葉草劇場》排名第三十三。
聯想到之前《原神》和《萬國覺醒》拒絕大部分安卓渠道的情況,本次兩款新遊上線拒絕大量安卓渠道背後的原因並不難猜測——強勢的產品對渠道議價權上升企圖打破高抽成現狀,沉澱內容社區(TAPTAP+嗶哩嗶哩)結合買量發行的新打法得到驗證。
但是這次的情況比起去年《原神》和《萬國覺醒》拒絕渠道的情況又有了變化。
大廠小廠齊拒絕渠道,2021年遊戲市場開年之變
在去年,拒絕渠道的典型產品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熱門產品。無論是米哈遊斥資一億打造的《原神》,還是莉莉絲徵戰海外成績加身的《萬國覺醒》,都是廣受玩家追捧的熱門產品,商業成績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直到今日,兩款手遊在iOS暢銷榜的排名都在10名以內。
頭部產品對渠道有著更高的話語權。在《原神》和《萬國覺醒》不上渠道的事件發生後,有從業者表示,一向強勢的渠道在面對這些天生吸量的高品質產品時反而會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因為此時不是產品需要渠道的流量,而是渠道需要產品的熱度。
所以在當時,雖然這兩款產品拒絕渠道贏得了遊戲業內同行的喝彩,但所有人心裡都非常清楚,只有這種級別的產品才有與渠道坐上談判桌,甚至擺脫渠道的資格。
而這次的兩款新遊中,能納入熱門範疇的恐怕只有KONAMI出品的《遊戲王:決鬥連結》。《遊戲王:決鬥連結》是基於經典動漫IP《遊戲王》和其同名衍生集換式卡牌桌遊打造的集換式卡牌手遊。在日本市場,已經上線四年多的《遊戲王:決鬥連結》依然能夠在活動開啟時重返iOS暢銷榜TOP10,吸金能力和生命力都十分優秀。
由幻萌網絡自研自發的《四葉草劇場》則不在此範疇之內。《四葉草劇場》是知名二次元遊戲公司幻萌網絡繼《戰艦少女R》之後推出的一款魔物娘養成題材手遊。相較於其他二次元產品,選擇以魔物娘養成這一更加細分的小眾題材的《四葉草劇場》從立項之時就帶著一股小眾屬性,公測前全網預約數只有70萬。截止到發稿前,《四葉草劇場》雖然在TAPTAP拿到了熱門榜第二(僅次於《遊戲王:決鬥連結》)的成績,但其iOS免費榜排名僅33位。
也就是說在這次拒絕渠道的事件中,不僅作為大廠,手握重磅產品的網易拒絕了大多數安卓渠道,被其玩家戲稱為「二次元續命王」的幻萌網絡的小眾產品也拒絕了渠道。
內容為王即將到來?從業者看好TapTap
近兩年,「內容為王,產品為王」的呼聲在遊戲行業越來越高,而隨著字節系崛起而帶來的買量門檻降低,越來越多遊戲廠商開始與渠道談判分成,甚至嘗試擺脫對渠道的依賴。
今年,作為內容提供方的遊戲廠商與渠道談判的趨勢越來越明顯。2021年第一天,華為渠道就下架了騰訊幾款頭部手遊,外界均猜測雙方未就分成問題達成一致——騰訊作為頭部的內容提供方,不想繼續與華為渠道55分成。
雖然當晚雙方就達成了和解,華為渠道重新上架了這些遊戲,但這次摩擦依然提振了業內從業者的士氣。不少從業者在當時表示,這次摩擦是內容為王的曙光,玩家在意的是遊戲的內容和帶給他們的體驗,而渠道的高額抽成則在不斷損害玩家和廠商的利益,在遊戲精品化浪潮和遊戲審美不斷提升的當下,這種模式已經明顯落後於時代。
心動公司CEO黃一孟更是提議騰訊暫時不找華為協商,等上一個月,看看遊戲的用戶量是否會有影響,也許利潤反而會提升。
「渠道都是紙老虎,照我說騰訊也不要找什麼華為積極協商了,讓子彈飛一會兒,看個一個月,保準用戶量不會有影響,利潤反而還會更高。TapTap願意敞開合作,積極幫助下載不到騰訊遊戲玩的華為平臺用戶找到真正好用的遊戲平臺。」
1月4日港股開市後,TapTap母公司心動網絡股價暴漲,當日漲幅高達24.4%,市值達到264.75億港幣。
結合今天《遊戲王:決鬥連結》和《四葉草劇場》拒絕渠道的案例看,騰訊與華為的摩擦更像是一次預演。目前,《遊戲王:決鬥連結》在TapTap平臺的安裝量為21萬,《四葉草劇場》為15萬,兩款產品分別位居TapTap安卓遊戲熱門榜第一名和第二名。
結語:
對於渠道這個角色,許多從業者的感情比較複雜。進入手遊時代之後,渠道是許多公司發行業務最為依賴的存在,「渠道為王」的論調一度甚囂塵上,好的渠道+好的位置被視為爆款的充分條件。而隨著玩家對遊戲的要求日益提升和遊戲精品化浪潮的來臨,渠道的角色似乎在不斷被弱化,在短短十年中,渠道的角色一變再變。
《原神》及《萬國覺醒》在擺脫渠道後依然取得了亮眼的市場表現,為「內容為王」提供了有力的實例支撐,而在今日,兩款拒絕渠道的新品則傳達出了更進一步的市場信號——大廠拒絕渠道已經輕車熟路,而小廠也有勇氣對渠道說「NO」。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