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成儒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怒懟陳凱歌,終究又將《無極》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麼多年了,作為陳凱歌心口永遠的痛,《無極》還是一朵飄在空中的花,美麗的,飄渺的,永遠落不了地的,逐漸成為陳凱歌心裡不可觸碰的逆鱗!
要不是胡戈那一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把事態擴大,陳凱歌估摸著會讓這部電影冷處理,變成他導演生涯裡面被埋藏最深的一部作品。
(如果被冷處理,後來《武林外傳》也就沒有模仿一個饅頭引發整個客棧全體覆滅的一集劇情了——忘了是多少集,同福客棧和對門新酒店打對堂,佟湘玉派郭芙蓉去臥底,結果郭芙蓉一氣之下把人店砸了。
而這邊想,呂秀才要實現先祖賑濟窮人的夙願,用李大嘴的菜活生生撐暈了小米,然後,郭芙蓉砸店要賠人家幾百兩銀子的消息的消息氣暈了佟湘玉,李大嘴反駁白展堂(到底是撐死的還算鹽放多了齁死的)被點了穴,白展堂和郭芙蓉對決兩敗俱傷,而一直達不成心願不吃飯的呂秀才剛剛拿了個饅頭就被餓暈了——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暈過去的呂秀才手裡的饅頭,致敬了胡戈,內涵了陳凱歌)
但是,歷來大院兒子弟的傲氣可以接受自己以及地位高於自己的人物對作品的批判和不滿,但是接受不了別人(尤其是他認為地位不如自己的人)的指責與嘲諷,他會防衛性地形成一種心裡逆反,強烈地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和作品的口碑。
總體上,《無極》是一貫以現實寫實題材拿手的陳凱歌,向玄幻,商業的路途的一次嘗試。但是,整體而言,這次轉型並不算成功。
作為一貫的主旋律導演,陳凱歌有著強烈的書生氣,對於市場需求的東西把握得似是而非,而自己又有太多東西想通過故事和畫面向觀眾傳達,形成兩個方面的理念對衝——陳凱歌不知道觀眾想要什麼,觀眾也不接受陳凱歌想要表達的東西!
《無極》其實是一次大型的商業活動,裡面包括了陳凱歌和陳紅夫妻兩對於市場的試探,用了跨國際的全明星陣容,張東健,張栢芝,謝霆鋒,劉燁,真田廣之這樣的亞洲頂級演員陣容,就連現今作為新生代主流的瓜爾佳曉彤也一直心心念念《無極》裡自己的客串,給自己的演藝事業打開了新局面。
而且,可能觀眾都沒有追究,其實如今勢同水火的陳凱歌和郭敬明其實當年還合作過——在《無極》上市之後,郭敬明不知從哪個渠道弄出一個自己關於《無極》的二流故事,號稱和陳凱歌合作過原始劇本,而就陳凱歌沒有追究的架勢,這事兒的可靠性還比較高——因為當年,唱衰的胡戈被陳凱歌起訴賠錢了,而郭敬明卻沒有被任何方式的告誡,證明了可信度!
《無極》的畫質和製作,在陳凱歌一貫高標準嚴要求的審美眼光監控下,放到十幾年後的現在都是一流的硬體水準。尤其是張栢芝的傾城王妃,別開生面的展現了自己貴氣和嫵媚的一面,眉目如畫,魅可入骨,擁有可以徵服一切的美貌之外,卻一直得不到真心愛惜自己的人。
可是,再架構整個故事的時候,陳凱歌和張炭的劇本卻沒有足夠說服力把這一群貴族的感情和行為動機捋順,換而言之,他們倆沒有把一個求愛而不得的故事講到實處——傾城的追求從國王,到光明,到最後的崑崙,都是一種模糊而擰巴的狀態,關鍵的轉折點缺失導致整體動機和行為流於自說自話,觀眾自然紛紛表示看不懂!
《無極》的根本性問題就在於話題太大,主題太空。作為女主角,傾城王妃的整個悲劇沒有展現出足夠的破壞性——和十幾年後的《妖貓傳》相比,楊貴妃的命運就以欺騙為轉折,以死亡為結束,陳凱歌狠下心把這份傾國傾城的美貌最後蹂躪成最低微的塵土,所有人的熱切都在最後落了空,於是,作為大唐光輝的楊玉環和那個盛世一起失落,完成了整體感情的落實,觀眾在這份劇情裡,能夠達成共情和情緒的宣洩都得以完成。
而《無極》裡面崑崙作為中心人物,對於光明大將軍的忠誠,對於鬼狼的憐憫,對於杯公爵無歡的對抗這三種男人之間的感情和與欲說還休的與傾城的愛情分庭抗禮,四種感情相互糾纏相互幹擾,並命運達成讓崑崙成為偉光正男主的要求,反而使得四種感情相互幹擾,最後哪一種都命運交代完整。
《無極》的審美極高,整體美術水平是跨時代的,但是整體的感情和劇情的構建上浮於表面,陳凱歌追求一種日式唯美,捨不得把精心製作的精美畫面感打破,所以,整體感情走向就飄忽而虛無,角色的情感缺乏力道感和真實感,一群角色再鏡頭前咬牙切齒的說著假大空的臺詞,卻無法給觀眾帶來實質性的情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