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運動員,都會要面對職業生涯臨近尾聲時的不舍。俄羅斯女排名將科舍列娃,在不久前與網友的互動中,透露了很多關於個人的想法。1988年的她,已經邁過了30歲大關,加上這幾年的傷病影響,科舍表示已經開始規劃退役後的生活,明年的東京將會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會。作為俄羅斯女排的雙子星之一,科舍列娃在這個奧運周期鮮少在國家隊效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年輕主攻還是無法對她造成有力衝擊,她的奧運名額依然穩固。
在互動中,因為上賽季效力於廣東恆大女排,所以科舍列娃特別提到了中國排球的訓練模式。她認為,中國排球的訓練模式並不適合其他地方。國外的職業運動員,崇尚個性和自由,不像國內球隊過的是集體生活。兩種模式並不能區別孰優孰劣,只能說是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催生出來的差異化。科舍列娃認為,集體生活中條條框框是紀律化的體現,而紀律是進步的動力。關於中國俗語中「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她表示十分認同。
上個賽季,科舍列娃在西半球的聯賽輾轉多年後,終於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當廣東恆大女排官宣她的加盟時,很多球迷感慨:繼湯姆洛根之後,中國聯賽終於又迎來了世界級的外援。雖然科舍列娃的傷病並沒有康復,但是她在球場上的敬業精神,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的。特別在世俱杯上,作為球隊當中進攻核心,隊友基本沒有頂級職業比賽的經驗,科舍列娃在進攻上身先士卒,同時不斷激勵隊友,儼然一副精神領袖的模樣。在結束中國排超的比賽後,她二次轉會回俄超,加盟了火車頭女排,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關於在恆大效力的這個賽季,科舍列娃還強調了排超高質量的訓練,幫助她在傷後依舊能夠保持高水平。這個評價應該出乎很多球迷的意料,一般認知裡我們的聯賽訓練水平是不如土超、意甲等真正的職業聯賽的。不過,相比其他國內俱樂部,恆大女排從成立之初在訓練和保障方面都走在了前列。不管是郎平還是方巖,都有歐洲聯賽執教的經歷,相當重視運動員的保護工作。世俱杯上,考慮到科舍列娃的傷病,方巖指導對於她的使用相當理性且克制。這一點,的確是值得學習的。
這些年,國內一直在討論,要不要讓聯賽打破現在的體制化,徹底實現職業化。任何事停留在口頭討論時,似乎都是很簡單的事,但是要落實到實際,卻會發現困難重重。前文也提到了,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異非常大,如果照搬西方聯賽的模式,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科舍列娃點讚中國排球的訓練模式,說明我們的模式下也是有可取之處的。現階段,或許我們該做的不是選A還是選B的工作,而是找到合適的A+B模式,實現各方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