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託爾斯泰:「藝術不是享樂、安慰或娛樂;藝術是一樁偉大的事業。藝術是人類生活中把人們的理性意識轉化為感情的一種工具。」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國家,在這幾千年的發展當中,有無數偉大的文化,科技以及藝術等成就,這些成就影響著當時生活的人民,也同樣影響著後代。中國古代的歷史,有過繁榮,也有過衰敗,雖然在清朝末年中國被西方帝國主義侵略,不論是經濟還是國力都比不上西方國家。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許多發明,確實要早於西方國家,尤其是一直到繁榮的宋朝,中國的發展都是快於西方的。公元前6世紀,成排種植作物的發明;公元前4世紀,指南針的發明;公元58 1年,瓷器的發明,這一樣又一樣的科技發明,都證明了中國曾經領先於世界。
一. 社會繁榮推動藝術發展
中國古代的歷史是值得我們今天去認真學習以及研究的,在大多數人的眼裡,中國的歷史也只不過是歷經了幾千年的時間,在這之間有過不少的發明,國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更換。然而,中國的歷史卻不能僅用這寥寥幾句話就隨意打發和概括,畢竟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特色,而在這些朝代的繁榮昌盛之際,對於國家和社會所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正如我們熟悉的宋朝,從唐末宋初一直到北宋年間,國家都處在一個高度發展之中。
當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的生活沒有什麼煩惱時,就會將不少的時間以及精力投入到藝術當中。藝術與一個國家的成敗是分不開的,當一個國家興盛時,藝術也能夠在經濟與科技的推動下到達巔峰,而當一個國家開始衰落,藝術文化也就自然呈現頹靡的跡象。但不管怎樣,古代許多藝術的發展,到了今天就成為10分重要的文物。我國有一個明朝時期的文物,在這個文物當中,發現了丈夫藏了600年的私房錢。這個私房錢躲過了妻子和兩任收藏家,最後卻被專家發現。
二. 羅漢木雕中的私房錢
這個文物其實是明朝時期的一座羅漢木雕,暫且不提這座羅漢木雕是否刻畫得栩栩如生,同樣也不提羅漢木雕是否價值連城,但不管怎樣,這個文物對於歷史學者研究明代的歷史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古代並不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多的現代化設備,再加上古代戰爭的頻繁爆發,最後導致古代許多的文化成就毀於一旦。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對於國家和人類社會來說同樣如此,畢竟這些東西都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從前。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歷史學者對於文物更加的重視。只要是人民拿來鑑定的文物,亦或者是在出土墓葬當中發現的文物,都會經過仔細的鑑定,最後放置到博物館當中。這個羅漢木雕就是一件較為珍貴的文物,不過,在這個木雕當中專家卻發現了神秘之處,那就是在這個木雕的頂部,也就是羅漢的頭部,不僅是空心的,甚至裡面還塞了一張紙票。直到拿出來之後,專家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張銀票,雖然銀票的金額不高,但是對於研究當時的歷史卻有著非常大的價值。而且從這一張摺疊的小小的銀票當中,專家們也猜出了一個故事,那就是丈夫為了躲避妻子藏私房錢,最後將其塞到了這個羅漢的頭裡面。
三. 中國古代的先進文明
這個羅漢木雕以及木雕當中的銀票,距離現在已經有600多年,而在這600多年的時間裡面,這個私房錢不僅沒有被妻子找到,甚至連後來的兩位收藏家也沒有發現不對勁。原來在中國發生戰亂之後,羅漢木雕就離開了中國,一直在海外漂泊,甚至還經過了兩任收藏家的收藏和出售。但這兩位收藏家或許真的只是單純的將木雕用作收藏品,並沒有仔細的檢查木雕,因此才忽略了這張銀票。
一直到現代社會,有國人準備拍賣這座羅漢木雕,專家們也才有機會在檢查的時候發現這張銀票。這張銀票流傳至今,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丈夫藏私房錢的故事,同時也體現出我國古代社會的先進。畢竟這種如此大型的銀票,在當時的中國並不罕見,畢竟宋朝時期就已經發明出來了交子和會子,至於這張銀票所處的時期,也比西方國家發明銀票早了幾百年時間。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歷史是非常繁榮的,社會科技也同樣無比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