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哥哎咆科技
「再不好好幹,你給我捲鋪蓋回鄉下養豬去!」
這句話相信大家沒少從影視作品裡面聽過,或者,在現實生活當中,會被臭嘴臉的老闆這樣批評過吧,殊不知,養豬時下可是個賺錢的活兒,你想想這兩年豬肉價格你就明白了,但它也是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做的!
於是,就有「聰明人」上線了一種叫做「雲動物」的 App,不僅可以在線飼養寵物、家禽,而且還可以賺錢!
火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它背後的開發者已經騙到足夠的錢跑路了,不然是不會火的!
海口一市民許某向當地公安局報案,稱其參與「雲養牛」投資 App,大額投資以後發現無法登陸,直到發現全國已知有 60 多人出現了同樣情況,許某這才幡然醒悟,原來他們都是這款 App 的受害者,已知被騙「投資額」已超百萬人民幣。
圖源:微博
從接觸到被騙大額財產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中間有著一步一步合理設計的引誘,最後一步才是深淵,陷進去不可自拔。
許某從短視頻廣告中瀏覽到了關於「雲養牛」的信息,視頻中男子講述自己如何通過該 App 養牛賺到大錢,並大力推薦觀眾來下載這個「雲養牛」App 一起投資賺大錢。
越是不務正業,越是能異想天開,幹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某雲養牛 App
許某抱著玩一玩的心態下載了「雲養牛」App,因為註冊的時候需要各種身份信息,許某還覺得挺正規的,沒有謹慎對待甚至是放下了戒心。
本質是投資理財 App,但是穿上了「養牛」這件衣服,讓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更加通俗易懂。
通過在 App 上認養一頭牛,然後託管給 App 去飼養,定期分紅,本質其實就是買了一款理財產品,然後分得一點既定的利息,但這利息要比一般銀行或者微信、支付寶的要高。
許某第一次買了一頭 500 元的「牛」,兩天後,這頭「牛」的價值變成了550元,於是他試著提現試試看,發現 50 元利息和 500 元本金都可以完成提現,這說明這款 App 確實是正規的,於是許某內心再無顧慮,加大「養牛」金額。
某雲養牛 App
這次一下子投資了 2 萬元,僅僅 5 天的時間,這些牛的價值就變成了 21000 元,再一次將本金和利息進行了提現,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許某瞬間感覺找到了發財之道,但如果想發財,僅僅靠 2 萬元可不夠,如果想 5 天賺 1 萬的話,那麼就要投入 20 萬。
於是,從朋友親戚那裡借了錢,湊夠了 22 萬元,然後在客服的「誘騙」之下,許某將這 22 萬元投進了 App,最終換來的不是 5 天 1 萬的利息,而是再也無法登陸 App,就相當於帳號封殺一般。
客服的誘導
根據許某提供的一些材料和信息,警方已經立案偵查這件類似『龐氏騙局』的經濟詐騙的案子。
(另一個版本的雲養牛App)
根據許某提供的 App 截圖,得到了「天和牧業」開發者的文字信息,經查詢,「天和牧業」所屬公司為內蒙古天和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這就等於有了眉目了。
但是當警方問及「天和牧業」之後,天和荷斯坦牧業立刻發布了聲明:
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設立了網站及名為「天和牧業」的理財平臺 App,任何冒用公司名義設立 App 理財平臺並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任何形式宣傳並發行「網際網路畜牧業養牛」理財產品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理財產品、冒用公司名義與他人籤訂理財協議的行為均與公司無關。
天和荷斯坦牧業發布的聲明
所以,這個案子又變成了一個沒有頭緒的「無頭冤案」!
無獨有偶,有人因為「雲養牛」被騙,也有人因為「雲養貓」被騙,情況簡直就是如出一轍。
圖源:微博
只不過「雲養貓」這裡的貓,是類似虛擬貨幣一樣的存在,就像比特幣一樣。
這種普通的「貓幣」能有幾個人懂?所以僅僅靠一個小圈子的人來玩,「貓幣」的價值肯定是上不去的,所以不用想,這也是騙局了。
某養喵 App 截圖
據悉,這款名為「喵喵」的雲養貓 App,警方已經在全國收到了很多報案,已知有 6000 多人被騙,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合計總詐騙金額已經多達上億元。
無論是養牛還是養貓,亦或是後面可能會出現的養狗、養雞,都有著這樣一個特徵,「開發者」先讓先進來的一群人賺到一些甜頭,然後拉更多的人進來投資,等把這塊肥肉養大了,「開發者」秒變「屠夫」,將他們一網打盡。
這是最經典的龐氏騙局特徵,說是養貓養狗,但誰是貓狗,那還真的很難說。
騙局本身是錯,但上當受騙者本身就沒有錯了嗎?
當然有錯!
對待這種低級的上當受騙者,我只想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不是財迷心竅、不圖正道的話,又怎會著了人家的道呢?
素材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