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絲毫沒有去咀嚼靜茹稱讚晚輩的辭錯,只是當靜茹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那些膾炙人口的曲目,以及那些回憶,思緒就這樣一下子飄散開來。。
嚴格意義上來說,2000左右應該是我對流行音樂有了初步認知的年歲,以及在尚未受到MP3數碼下載衝擊環境下,2000-2004年可謂華語音樂百花齊放的鼎盛時期。尤其在04年堪稱華語樂壇最強年,「江南」「歐若拉」「七裡香」等隨便拉出一首都是經典,堪稱「神仙打架」,而如今再回首這段歲月,男歌手裡周王陶林如同NBA四大分位般壟斷了一個時代,言及女歌手,似乎總帶有些許唏噓,張韶涵紅的發紫時期,AB在同臺廣告代言裡也只能甘為配角,孫燕姿成名紅的忽如其來,過氣的亦莫名其妙,題外說一句,無論從音樂性以及作品成熟度,燕姿的《逆光》可能是繼《THE MOMNET》後最出彩的一張專輯,無奈銷量的滑鐵盧只能說明,朝朝暮暮只與新人笑,那管我這舊人悲哭,在節奏如此之快,偶像推崇更迭如此商業化娛樂圈,歌迷對偶像的新鮮度溫存實在太過短暫,如同快餐文化般,速食,速失,短到燕姿只能無奈感嘆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歌迷喜歡聽什麼樣的作品,便黯然消逝在一線女歌手的行列。。
這裡殘忍的說一句。
當經濟公司給到歌手的標籤化定位太過分明,靠著賣弄人設在短期之內炒作捧紅偶像取得巨大商業利益,一旦粉絲經濟的審美疲勞逐步取代先前盲目蜂擁而上的追星速度,而同行業競爭又不斷包裝出同質化模仿競品偶像更是加速了粉絲對這一類人設標籤審美疲勞的節奏,一旦先前被人設束縛打上標籤化烙印,再想去標籤會呈現給歌迷新鮮的作品,就會有一段非常強烈的不適期。
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範曉萱在健康歌唱到幾乎抑鬱症的同時,誰還記得其實我要我們在一起,氧氣,深呼吸更代表了小魔女的靈性以及音樂靈魂,王心凌在05年《cyndi with you》大賣120萬後,無論之後任何一張專輯都再也沒有達到這個高度,雖然依舊不乏這就是愛,陳淑芬與林志豪這類音樂性更強的作品,但是相信提到王心凌,公眾的印象似乎只有在彎彎月光下,眨著彎彎睫毛我會好好的輕吟愛你。。。
但是反過來說,這點你不得不佩服JOLIN,在去標籤化華麗轉身的同時,又每每給到聽眾新鮮的作品,03年模仿濱崎步造型「看我72變」那帶著甜美的笑容,青澀少女的俏皮,再到火了一整個夏天的舞娘,在這首歌中蔡依林充分的展現了什麼叫做努力,而現在的蔡依林,早已退卻當年的青澀,舉手投足間的氣質,堪比「The Devil Wears Prada」裡安妮海瑟薇向著梅麗爾·斯特裡普的進化。但最終也只有JOLIN做到了,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JOLIN不是同時代女星裡外貌條件最好的,亦不是唱功最優秀的,但一定是最能打的,再看看先前一度並駕齊驅的許慧欣,蕭亞軒等,似乎在某個時間點都接近甚至超越JOLIN,只是在對待自己的決心,不惜為難自己練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執拗與好勝心面前,天賦也被對比的卑微起來。。。
扯遠了,接著說另一股清流,在更新換代,轉瞬即逝的娛樂圈,既然轉型以及翻新都是極為極為艱難的道路,那索性數十年堅持一種人設同樣不失為明哲保身,鬱郁長青的方法,這裡梁靜茹可能把這一種姿態做到了極致!
幾乎每一次綜藝晚會,但凡登場嘉賓輪到梁靜茹登場,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未有曲調先有情,第一個KEY的音律一起,我便知道必然是寧夏,勇氣,暖暖三連。
一般來說歌手每每登臺若是經常演繹同一首曲目,勢必情感上大都敷衍了事,甚至唱功上亦大打折扣,而數次現場觀摩靜茹的演唱會,有一個很直觀的感觸便是演唱會從來從來不忘詞!這說明歌手已經不是在演唱歌曲,而是用心在演繹歌曲了吧,每一次錄音室的修正,每一首情歌對應的情歌,每一段MTV下的光影對照,這裡與其說梁靜茹是治癒系歌手,不如稱讚為最會演戲的歌手吧,每一首歌都演繹到恰如其分,這種演繹指的是對歌詞領域對應意境的情感代入,調整最適當情緒的聲線,聲調,如果說唱歌也有演技,那靜茹可能就是第一了。
其實靜茹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歡,也非常非常會演戲,2010年阿牛執導《初戀紅豆冰》中梁靜茹扮演的馬麓冰從頭到尾沒一句臺詞,作為一個性格暗戀「阿牛」的角色,那捉摸不定的感覺,僅僅在靜茹俏皮靈動的眼神眉宇間便刻畫的惟妙惟肖,並憑藉該片入圍首屆金箏獎最佳女配角獎,這還只是靜茹的銀幕處女作。只是靜茹的這種表演功力在歌曲的演繹中功力更深!
靜茹那帶著不同心境,代入歌曲的意境~
一夜長大裡帶著低沉略帶沙啞的鼻音唱出一個女生失戀後一夜長大的悲愴心境,「整夜忍的淚,她不聽話,我不想去擦,就這樣吧」悵然若失的思緒就這般飄散開來。
我喜歡裡「我喜歡賴在床上看你喝湯」結尾那一句小女生戀愛中帶著小調皮,小可愛的轉音是否將你儂我儂,似如花美眷 落晚芳菲的甜膩演繹到恰如其分,?
而同樣是少女感十足的曲目,最想環遊的世界,每一句歌詞結尾不帶轉音語調的唱法又把少女帶著戀人環遊的世界的天真爛漫鋪散開來。
論軟糯酥心,瘦瘦的,我喜歡,小手拉打手唱出了不同韻味。
痛徹心扉,霧靄迷離的意境裡又有彩虹,昨天,可惜不是你,會呼吸的痛。。。
似水流年,委婉大氣中亦交出如果有一天,無條件為你等佳作。
題外說一句,後來大紅大紫,被綜藝節目帶火「可惜不是你」,是當年絲路專輯裡第五首歌曲,那張專輯中,五月天阿信填詞,王力宏譜曲的絲路亦把搶去了風頭,同樣07年周杰倫為梁靜茹打造的失憶怕是真的在歌迷群體中失憶了罷,轉而專輯第五首會呼吸的痛又再度火的一塌糊塗,梁靜茹這種無心插柳柳成蔭莫名火起來的曲目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靜茹的一大特徵,但是反過來說,除了治癒系情歌以及甜美曲風,其他風格的作品也是靜茹駕馭不了的,絲路以及失憶滑鐵盧後,所謂R&B,RAP,這類曲風在靜茹後來製作專輯中就不再輕易嘗試,也不可謂不遺憾。
而靜茹的歌似乎從來都是叫好不叫座的,五度入圍金曲獎,卻一直無緣封后!
04年第十五屆金曲獎,專輯《美麗人生》首次入圍以一票敗給王菲,王菲其實也一直是金曲獎的遺珠,鼎盛時期一直沒有拿過歌后,這有點類似08年科比搶走保羅MVP的性質,評委可能覺得再不頒給王菲恐怕沒有機會了吧。當然《美麗人生》的銷量在臺灣只賣出了10W張,遠低於上一張專輯《sunrise,我喜歡》的30W張,專輯製作水準也因為趕工之嫌導致精細度大大折扣。
第十六屆金曲獎,靜茹攜轉型大碟《燕尾蝶 》入圍兩項大獎,《戀愛的力量》入圍一項。可是當年最佳女歌手,評審表示:梁靜茹和孫燕姿糾纏了至少3、4輪,最後被一個評審說因為孫燕姿的聲音輕鬆,最終輸給孫燕姿《Stephanie》,沒辦法巔峰期孫燕姿就是這般火的一塌糊塗。。。
第十七屆,入圍專輯《絲路》,輸給了蔡健雅的《雙棲動物》,第十九屆,入圍專輯《崇拜》,輸給了蔡健雅的《goodbye&hello》,可以說05-07年兩次入圍金曲的靜茹無論唱功,威望,人氣都達到了巔峰,無奈那個時候金曲獎的品味是偏向小眾歌手,尤其是有才氣的小眾歌手,蔡健雅也就是那兩年憑藉數度封后金曲獎才重新殺回人們的視線,除了運氣不好以外,我也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你說19年字母歌的MVP真的比哈登更有說服力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
再到第二十界,入圍專輯《今天情人節》,輸給了陳珊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可能靜茹本人也釋然了,只是為了保證專輯質量特意延遲了專輯發售日期去競選隔年的金曲獎,《情歌&別再為他流淚》那沒有入圍。還有《愛久見人心》那一張專輯最終成為遺珠是否成為靜茹以及歌迷心中會呼吸的痛呢~
我竟聯想到海布裡天王亨利在金球獎評選中02年輸給最強大羅,03年遺憾輸給內德維德,04年舍甫琴科火的一塌糊塗,再到05年開始小羅的異軍突起,每每與金球獎失之交臂,但依然不影響亨利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而梁靜茹得歌亦是獨特的
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心裡頭有些思念,思念著你的臉~
寧夏裡,簡單通俗的歌詞重複三遍覆蓋整首歌曲的詞景,只是在靜茹的演繹裡,第一遍的婉轉輕吟把夏天綠樹成蔭,知了蟬鳴的安逸午後勾勒的那般沁人心脾,第二遍的旋律再起,那物是人非事,回憶寧靜夏天裡那對著喜歡的人膽怯又遺憾的擦身而過,無數個小心思裡淡淡的喜歡盡數夏日午後的餘熱裡瀰漫,似乎回首往事,原先平復的心又會再起漣漪,那些喜歡愛戀過的場景依稀歷歷在目,即使心有不甘,都隨著春來秋往,盡數埋藏在那個不寧靜的夏天罷~到了最後一遍,那略帶遺憾的心境平復,是否展望著曾經喜歡過的人依然回首如昔,在我心裏面,寧靜的夏天,寧靜的不止夏天,還有那個名字,那張熟悉的笑臉,那些個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將我心懷不定的侷促,這是作為一個女孩子,怕有千言萬語亦不能釋然的吧~
寧夏亦只有靜茹唱出了這般意境,而偶然在綜藝節目裡見過鬱可唯翻唱的寧夏,似乎唱功亦是不錯,只是寧靜的夏天卻被唱出了油膩的夏天的感覺,意境裡自然少了那種淡淡的遺憾缺失~
那些金曲獎的遺憾缺失,亦同樣塑造了這樣立體真實的靜茹吧~
我們為什麼都喜歡梁靜茹,想來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