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美少年,名叫納西斯。
他長相俊美,深受眾女神的愛慕,這個過程讓他變得更驕傲寡情,誰也看不上。
有一天,他趴在湖邊,突然看到了水中的倒影。
他不知道那是誰,但他覺得那影子好看的驚為天人。
他深深的愛上了自己,從此茶不思飯不想,抑鬱而終,化成了一朵水仙花。
後來,在心理學上,自戀一詞出現,譯為narcissism,水仙花的意思。
這是一則荒誕的神話,但也是現實世界裡,人性中最真實的寫照。
最近,A股《監獄風雲》又添了一位成員。
一位曾被媒體稱為「神童」熱捧,手握3家上市公司的企業家夏建統,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在消失一年後,被逮捕了。
一代「神童」企業家歸宿居然是監獄,讓人無比唏噓。
可當你深度扒開夏建統的傳奇人生後會發現。
他就是現實版納西斯。
適度的自信,可以敦促人的進步。
但當一個人陷入極端自戀中無法自拔之時,距離把自己作死,也就不遠了。
都說:想要一個女孩嫁不出去,就每天對她說「你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
久而久之,她就信了,就會覺得周圍的男人都配不上她了。
捧殺,無疑是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尤其是你確實在某方面比別人強時。
「天才少年」,一直是夏建統身上最閃耀的標籤。
3歲會算術,5歲上小學,8歲上初中,14歲就考上了北京林業大學。
20歲同時被哈佛、劍橋、耶魯等6所大學研究生院錄取,24歲時成為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設計學博士.
那些年,夏建統是媒體集體吹捧的對象。
但在我看來,這些吹捧也是困死他的魔咒。
因為當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吹捧之中時,就很容易產生自戀型人格。
他已經不能容忍自己不是天才了,所以需要終其一生的去「經營人設」。
你會發現,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夏建統的「凡爾賽文學」玩的很有一套。
「我其實當初被保送北大了,可我放棄了,因為要校驗自身實力。」
「我不是天才,只是比別人努力。我睡眠時間從不超過4小時,有時一周只睡2小時。」
「我把我所有深夜都獻給了著書立說,寫了8本中篇小說和4本散文集。」
...
說實話,有點用力過猛。
一周睡2小時,是如何保證頭髮還如此茂密的呢?
而太過完美的人設,也總逃不過崩塌。
2000年,他就被方舟子錘過「哈佛大學最年輕教授」這個榮譽稱號是假的。原來他當時博士都沒畢業,只是助教,根本不是教授。
對此夏建統只能尷尬回應這是媒體措辭中的一場誤會.
不過啊,這只是一個插曲,不得不承認,夏建統,確實是個可塑之才。
但是,維持人設,尤其是天才人設,是需要不斷加碼的。
隨著自戀型人格越來越膨脹,對個人行為產生了綁架後,你就會發現:
一般般的成就,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自戀了。
他們自然而然的會產生賭徒心理,手段越來越冒險。
一開始很難理解。
夏建統這位在設計領域有著光明未來的人,怎麼突然就轉向資本市場了。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畢竟這年頭,你能賺到多少錢,才能證明你有多成功。
2001年,夏建統回國創業,組建了銷售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天夏科技集團。
但是,對於他這樣一位「天才」來說,實業怎麼能滿足野心呢?所以2014年,他高調的殺入了資本市場。
之後的兩年,他以迅雷之勢,拿下了三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蓮花味精、索芙特、遠程電纜)
又以7600萬英鎊的價格,拿下了維拉足球俱樂部,成為維拉新任主席。
自此,「睿康系」誕生。
那時候,他風光無限。
說實話,兩年3家上市公司外加一個足球俱樂部,速度太快了,肯定不穩。
但他就是要這樣做!
我覺得,這也和心理有關。
畢竟本就是一位天才,起點太高了。
想要證明自己能在資本市場裡能大殺四方,是需要強有力的佐證的。
要玩就玩大的,不然天才的面子,怎麼掛得住?
可事實證明,為了穩固自己的人設,他終究是走了野路子。
原來,他之所以能在2年的時間裡完成搭建,資金主要來自於資產出售所得,以及高槓桿的股權質押、資本拆借,甚至還存在民間借貸、P2P融資等。
華麗的外表下,裡面是一地雞毛。
這根本就是一場豪賭,賭自己有能力一下做好三個不同的產業!自己的帝國不會崩塌。
可事實證明,這攤子確實太大,他吃不下。
2018年,睿康系布局完成僅滿一年多,便開始土崩瓦解。
蓮花健康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淪落到退市邊緣,最後被司法拍賣。
ST天夏因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1元,基本已鎖定退市結局。
ST遠程深陷違規擔保及資金佔用的債務泥沼,易主無錫市國資委;
後來調查後才知道,夏建統在作為實控人之時,利用管理公章的職務之便,未經正常內部審批流程向多個單位和個人融資,還由公司提供連帶擔保責任.
除此之外,夏建統曾寄予厚望的維拉俱樂部,也深陷虧損之中。
他還深陷多起民間借貸糾紛、合同糾紛.
就這樣,2019年夏建統被列入老賴名單,與他相關的執行文書,多達32項,標的合計十幾億元。
法院還特別發布了一條懸賞通告,懸賞30萬,收集他的行蹤線索。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可算終於找到了。
夏建統的資本帝國,這次真的塌了。
而在這背後,讓人唏噓。
我覺得歸根到人性上,還是夏建統太自信了。
自戀型人格,讓他覺得自己什麼都能搞好。
所以他一下拿下三家上市公司,還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但是,他根本沒能力運營好這三個,曾試圖轉型,可也都失敗,所以他只能沉迷於高槓桿的資本運作維繫好表面光鮮。
可再光鮮的花瓶,倘若內裡不堅固,也是一碰就碎。
就如他的人設一樣。
夏建統其實和我之前寫過的汪潮湧很像。
他們都擁有一個近乎天才的光鮮履歷,可這也讓他們產生了自戀型人格,陷入自我迷戀中,最終走入了誤區,人設崩塌。
而在這背後,現如今很多企業家都輸在了太「自負」上。
比如說大S的婆婆張蘭,就是因把資本想得太簡單,最後被資本玩死了。
快手一哥辛巴在擁有了巨量粉絲,成為快手帶貨之王后,心態從浮躁走到囂張。
之前在寫馬雲的時候我曾提過,很多在行業內做到一番成就的企業家,都會被榮譽、光環、吹捧衝昏了頭腦。
自視甚高,自我陶醉。
慢慢的他們就越來越冒險,不再腳踏實地,踩著紅線打著擦邊球,想著豪賭一把。
長久的追捧已經讓他們沒了理性,覺得自己做什麼都能成功。
但現實會教你做人:
自戀者終其一生去經營人設。
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人設崩塌,只有原形畢露。
作者簡介:木舒,辣筆小尖椒主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物觀察者。辣筆小尖椒(lbxjj818),聚焦政商大佬、風雲人物的奮鬥秘籍和隱秘往事,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