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這些故事我們忘不掉!

2020-12-19 不敗的二寶

緬懷逝者,致敬重生,今年是汶川地震12周年。

如果說哪些英雄值得被銘記,除了現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外,12年前那場地震中,冒著生命危險救人的普通人,同樣值得被記住。

2008年5月12號,伴隨著一聲巨響,建築物瞬間土崩瓦解,汶川發生地震了。

芮氏規模8.0,如此大的震蕩,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了,造成了69227位同胞死亡,17923位同胞失蹤。

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一個個家庭的破碎,沒有人是不悲痛的。

可天災無情人有情,地震發生後,搶險救災迅速成了全國軍民心中最緊急的事情。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人行動中,有些普通人卻做了不普通的事。

12年過去了,我們仍然忘不了他們。

手刨同學四小時

還記得12年前手刨4小時救出同學的小英雄馬健嗎?

2008年他還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地震發生時,本來和老師已經跑到安全地帶的他,想到同班同學向孝廉還被埋在廢墟裡,不及時救出來可能有生命危險。

便偷偷返回了坍塌的教學樓前,展開徒手救援,一邊挖,一邊給向孝廉加油打氣。最終,在堅持了4個小時後,馬健成功將向孝廉救了出來。

總算鬆了一口氣,可此時他的雙手早已血肉模糊。

因為捨己救人的舉動,馬健榮獲了當年的「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稱號。

一轉眼12年過去了,現在的馬健到底怎麼樣了呢?

原來在救人之後他獲得了保送資格,後來一路披荊斬棘,順利就讀佛羅裡達理工學院,在2017年攻讀細胞分子生物學博士。

談起2008年那場地震,他說,一輩子很短,機會如果不把握就會永遠錯過。我想活得特別精彩,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沒有機會念書的同學,讓人欣慰。

大愛千秋譚老師

地震來臨時,他張開雙臂,死死地將4名學生護在講臺下面,孩子們活了,而他卻永遠的離開了。

他就是有著「大愛千秋」之稱的譚千秋老師。

譚千秋老師走的時候留下了妻子以及兩個女兒,沒有他的生活裡,他的三個家人過得怎麼樣呢?

他的妻子張關容繼承了丈夫的遺志,成了一名光榮的教師,12年來,張關容已親自送走了4屆高中學生,雖然辛苦,但這是對她和丈夫最好的慰藉。

提及丈夫當年的選擇,她說:「千秋是死在講臺上,盡了做老師的責任」。

譚千秋的女兒也沒讓他失望,秉承父親的遺志,選擇用自己的知識回報社會。

他的大女兒北大畢業後,又去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畢業後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主要為當地華人提供法律服務。

小女兒現在也已經讀初一了,學習成績優秀,在她眼中,父親與姐姐就是她努力追趕的方向。

現在譚千秋譚千秋老師生前任教的八一中學有一座雕塑,正面有著四簇星星之火一般的線條,象徵著譚老師用生命救下的4名學生。

背後則以英文寫著一首小詩:「用生命庇護孩子,讓他們在世界上得到保護,擁有燦爛輝煌的明天!」

這個雕塑,就是譚千秋老師的最好寫照!

2歲救15人的特殊英雄

2008年,消防搜救犬沈虎參與了汶川地震救援行動。當時,年僅兩歲的它在北川成功定位、搜救出了15名被困者。

為了加緊救援,沈虎一直吃壓縮餅乾,每天只能喝幾口水。大量粉塵和巨大的運動量,讓沈虎患上尿結石,心肺也受到損傷,常常咳嗽不止。

它的身上更是被鋼筋、水泥劃傷無數。從汶川回來,沈虎休養了很久才漸漸恢復,但自此,也落下了傷病。

2016年,沈虎的訓導員沈鵬要退役了,他心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沈虎。

沈虎已經10歲半了,因為心肺功能不好,無法參加正常的搜救工作。沈鵬向部隊提交了申請報告,想帶走沈虎。

最終,南京消防局司令部與沈鵬籤訂一份協議,寫明沈虎的所有權仍歸南京搜救犬中隊,沈鵬擁有飼養權,要盡職盡責照顧好它,並定期向中隊匯報情況。

就這樣,退役當天,沈虎跟沈鵬一人一犬,別著大紅花,在訓練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

退役後,沈鵬安家成都。為了方便照顧沈虎,他辭掉穩定的工作,找了一份離家近的犬類培訓工作。

2019年9月29日夜裡,沈虎突發疾病,沈鵬和愛人一起開車送它到醫院。可車還沒開到醫院,沈虎就去世了。

在今年「5·12」汶川地震12周年之際,南京消防救援支隊搜救犬中隊,舉行了功勳犬沈虎雕像落成儀式,當沈鵬揭開了沈虎雕像上的幕布,看著熟悉的身影,他泣不成聲。

他們是戰友,更是兄弟,向忠誠勇敢的英雄沈虎致敬。

那些千千萬萬的英雄

除了他們,地震中還有太多讓人感動、敬畏的英雄,比如從4999米的高空一躍而下的解放軍戰士;鑽到廢墟救援同學的小林浩;哭喊著我還能再救一個的消防大隊戰士荊利傑等等。

當年被救出來的劉佳,如今成了一名護士,她兩次提交請戰書,要求到武漢去。她說:「作為解放軍的一員,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

因為恩情難忘,她選擇用這種方式回報社會,回報救命的人。

他們雖然是普通人,但在生死面前,他們沒有害怕,不放棄任何希望,能救一個是一個,他們將這種無私、大愛的精神傳承下去,互幫互助,難能可貴。

他們應該永遠被人記住,因為生死面前無小事,可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自己的生命與時間賽跑,只為救更多的生命,這種大愛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向這些無私偉大的英雄致敬。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十二年,這些故事我們忘不掉!
    這一刻,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山川撫平傷痕,時間撫慰傷痛。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此刻的汶川,正在走向重生與振興。今天也是國際護士節,災難和守護彼此交織,特別是在全球疫情的當下,激發著我們持續感悟生命的意義。
  • 汶川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地震的原因
    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汶川大地震吧!汶川大地震是中國一九四九年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強度、烈度都超過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愛情故事改編《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去年的九寨溝地震後,一篇名為「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的文章在網絡上爆出,汶川地震親歷者董蕭楊埋藏在心裡深處九年的愛情故事,因再一次的四川地震在作者李小木的筆下而深情流出,感動著成千上萬的網友們,看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時至今日,再讀此文還會忍不住溼潤了眼眸。
  •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專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高孟潭  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汶川大地震後,人們發現,老縣城恰恰就在地震主破裂帶上,後來的北川縣城重建時,決定將新縣城建在永昌鎮,才徹底避開了已知的大型地震斷裂帶。「這表明城鎮建設選址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我國是世界上板塊內地震活動最為強烈的國家之一,類似老北川縣城曲山鎮情況的城鎮有數百個之多,如何通過城鎮建設規劃減少人口在大型地震帶上的暴露,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也是最大的痛點。」高孟潭說。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朋友圈說說怎麼發?四川汶川地震周年感言
    今天,2020年5月12日,12年前,汶川的那場地震你一定無法忘記,12年間,儘管仍無法釋懷生命逝去的悲傷,卻凝聚了互相鼓勵、相攜前行的堅強,還有廢墟上重新站立的新生。   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大愛無疆、震後重建的守望相助。
  • 「看見驚奇」杭州站招募|汶川地震紀錄片《媽媽》背後的故事
    創維將用最新的科技成為你的「眼」,突破時空的限制,與你一起追溯歷史,看汶川地震十年後的重塑與新生。「遺忘才是終極的死亡」,這是電影《尋夢環遊記》裡米格在尋找夢想和家人時得出感悟,也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錄片《媽媽,我還是想你》裡主人公張丹玥的心聲。那場地震讓11歲的張丹玥失去了母親,十年後她希望通過母親生前的學生、老師、好友拼湊出母親的形象。
  • 汶川地震發生前,出現了這些徵兆,科學家也難以解釋!
    這六大板塊還可以進行細分成小板塊,這些板塊跟隨地球的地質不斷演變,在歷史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經常發生碰撞、分裂,而地球發生的地震與地球的板塊運動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時,會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從而引起地震。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相當於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
  • 12年前,汶川地震前有過這些徵兆,現在回想令人害怕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眾人陷入到悲傷之中,樓房倒塌,生命流逝,哭泣哀嚎,這一天成為了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殤,在災難面前我們是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偉大,全國人民眾志一心,抗震救災,救援隊夜以繼日,在廢墟中拯救遇難的群眾,各省市緊急支援,醫護人員和死神搶人,這一刻中華民族用它強大的力量告訴所有人,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不畏懼災難。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年前的今天,汶川地動山搖
  • 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
    六集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選取了經歷過512地震的六個不同類型人物 講述了一個地震失獨家庭再育、養育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災區群眾經歷創痛之後,重新擁抱新生活的成長故事。 2、 兒童心裡幹預專家王潔玉。 講述了華西的兒童心裡幹預專家王潔玉,十年來不懈努力,幫助災區兒童走出心裡陰霾,重新樹立生活信心的故事。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如海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04秒,一個精確而充滿痛感的時間裡,發生了汶川8.0級的大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舉國哀悼。我們該用什麼去面對汶川地震?
  • 感動世界的羅漢寺,汶川地震中的108條生命 || 真實故事改編
    這一次,他是影片裡汶川地震真實事件的見證者、也是11年前參與抗震救災的親身經歷者、零片酬參演。 1、一個關於108個生命的故事《一百零八》震撼預告片《一百零八》沒首映之前已經受到高度關注,孔導表示電影會定在2020年上映、正好是汶川地震十二周年,選擇在那時上映具有重大意義。
  • 有關5·12汶川地震的九部電影
    影片全景式真實地展現了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抗震救災的全過程。影片整合了5·12大地震的大量第一手珍貴影像聲音資料,其中許多影音片段為首次與觀眾見面,這些資料大部分是由新影廠攝影隊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在現場拍攝到的。
  • 當年汶川大地震,香港同胞做了什麼?
    這麼算下來,香港當年為汶川地震捐款超過200億港幣,是除內地外捐助最多的地區!可香港對汶川的幫助,又豈是金錢而已!毫不誇張,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香港近二十年來,一次極罕有的跨階層、跨界別、全民參與的賑災行動!有社會調查顯示,95%的港人曾為四川地震捐款!
  • 108個汶川「地震寶寶」故事拍成電影,今晚獨家展映
    該部電影以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發生在什邡的真實事件為背景,將於5月2日19點作為獨家展映影片,登陸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與官方網絡展映平臺愛奇藝聯合主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季在線影展。據了解,該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由褚海辰、張越、萬磊、楊碩擔任出品人,孔嘉歡擔任導演、編劇及美術指導,呂星辰、董凡、高亮主演,見證者吳京特別助演,描繪了一段汶川地震期間關於愛與希望的感人故事。
  • 汶川大地震救援影片《驚天動地》再次上映
    由侯勇、李幼斌、巫剛、嶽紅、宋春麗、劉之冰、童蕾領銜主演,描寫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部隊官兵救援災區的影片《驚天動地》將再次重現大銀幕。影片發行方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調集了近300部拷貝,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主要城市同時啟動,共同「引爆」上映。
  • 紀念汶川地震 《極震區》3D災難電影啟動
    再現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極震區》,在震後十周年之際正式啟動。電影《極震區》,向抗震救災英雄與人民致敬,謳歌中國軍魂,傳遞大愛的中國精神。  (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協會副秘書長張作龍為《極震區》題詞)  汶川大地震3D災難電影,集各界力量共創大作  《極震區》是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院線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
  • 5.12汶川地震十二周年_亦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些事情要知道
    關於5.12汶川地震十二周年_亦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些事情要知道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5.12汶川地震十二周年_亦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些事情要知道,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第12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