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章魚在進食前能通過觸手「舔舐」來品嘗其獵物的滋味,研究人員說,這進一步證明頭足綱動物的8個附器類似於擁有「手」和「腦」的舌頭。
據報導,章魚觸手上排列著吸盤,吸盤中有著用於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神經處理的細胞。哈佛大學的尼古拉斯·貝洛諾說,這使它們能夠確定某種動物是好吃的還是有毒的。這尤為有用,因為章魚往往是「盲」獵,將觸手伸進洞中和裂縫中尋找隱藏的獵物。
報導還稱,貝洛諾及其同事用顯微鏡對加州雙斑蛸的吸盤細胞進行觀察,並對其進行分子層面的研究。他們發現,一些細胞對觸覺有反應,一些對水中化學物質的「味道」有反應。
然後,他們用測量細胞電活動的電生理學方法來分別測試吸盤的味覺和觸覺感受器對不同種類味道和氣味的敏感度。貝洛諾說,科學家們斷定,這些感受器對水溶性化學物質(比如苦苦的氯喹)以及不能很好溶解於水的化學物質(比如有毒獵物排放的物質)均有反應。
報導指出,許多海洋動物,包括章魚,都有著很可能用於探測水溶性化學物質——可能還有一些可溶性較差的化學物質——的嗅覺器官。然而,這種「水下嗅聞」通常被認為是隔開一定距離時進行的,就像鼻子在空氣中也是隔開一定距離發揮功能一樣。不易溶解的分子需要近距離探測,直接接觸使之更容易,類似於舌頭的工作原理。
報導稱,章魚嘴裡確實有一個叫做齒舌的舌狀器官,可以切割和刮取獵物,尤其是甲殼類動物。然而,它似乎無法嘗味道。貝洛諾說,齒舌的功能「更類似於牙齒」。
貝洛諾說,迄今為止,味覺/觸覺感受器「似乎是吸盤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