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烤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自古以來,晉商的駝幫、船幫和票號就舉世聞名,世界經濟史學界甚至把晉商和義大利商人相提並論,評價極高,大名鼎鼎的喬致庸便是晉商最傑出的代表,誠信、團結是他們的經商根本。
如今,山西的幾顆「老鼠屎」,幾乎都快把晉商的名聲搞臭了!樂視的「賈跑跑」就是其中之一,既能「生態化反」,也願「為夢想窒息」,可就是不想還債。
其實,像賈老闆這樣能「把鼻涕泡泡吹成氣球」賣的山西商人大有人在,這群人,頭腦精明,善用資本與人脈、抱團作戰,彈指間運作黃金萬兩,似有「點石成金」之術。
甚至,連華爾街的精英都被他們搞的一愣一愣的,直到緩過神來,發現其中的貓膩時,他們已經「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資本市場無小事,但在這群晉商眼中卻都不是什麼大事,「玩票號」那都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基本操作!
1
山西晉中市,東依太行,西臨汾河,196年前,在這片土地上就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金融機構「日昇昌」票號,當時的平遙縣城西街就是最繁華的「大清金融第一街」,日昇昌就是這條街上「最亮的仔」。
眾所周知,山西盛產「煤老闆」,具有「黑色金子」之稱的煤炭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山西富豪,其實「槓桿玩家」也是這裡的一大特產。
晉中人玩資本、做金融直到現在都是一把好手。
2004年春,一位叫張俊德的「斜槓青年」沒有像同伴一樣去「淘黑金」,反而創辦了一家叫晉中德御農貿有限公司,做起了農業貿易。人們見了他都叫他一聲「小張總」,這年他才33歲。
大家更想不到,這位在晉中做農貿的商人多年之後在金融市場玩的風生水起,在當地成了排的上號的商界人物。
但是,他並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男主人公。
2006年,張俊德的晉中老鄉任永青不顧家人的反對,離開了太原鐵路局,下海創立了晉中永成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和榆糧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年僅25歲便成為了公司老闆,與張俊德一樣,他選擇的也是農業領域。
相比張俊德,任永青雖讀過清華EMBA,但資歷尚淺,做男主顯然不合適,但這絲毫不妨礙多年之後他們共同合作,成為「跨界的資本高手」。
把他們都串聯在一起的是1973年出生的晉中人田文軍,能坐上「老大」的位子,自然有「呼風喚雨」的本事,身邊圍繞著各路英豪,這才是男主的最佳人選。
2006年,田文軍也剛剛在北京成立中海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做起了農業相關領域的投資,還成立了山西棟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中國境內特別是山西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服務。
2
三個人「棄煤從農」的決定並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他們都留意到了一份文件,並從中敏銳的嗅到了金錢的味道。
21世紀初,山西的煤業其實早已經走在了下坡路上,再加上事故頻出,政策上日益規範該行業的發展,後來的商人很慎重進入這個「風險區」。
正好相反的是,隨著城鄉收入的差距拉大,糧食安全問題突出,「三農」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從2004年開始,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來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央「一號文件」開始重新聚焦「三農」,一系列重大惠農惠民政策出臺,取消農業稅,進行農業補貼、託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每一條下面對商人來說都能看到商機。
其實,張俊德同樣有地方政府工作經驗,對政策敏感性直接「翻倍」,任永青雖然年少,但在鐵路局的工作同樣讓他更關注政策信息,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至于田文軍,那就更是神秘難測,他的合作夥伴不乏「棄政從商」的元老,例如,在下文將要出現的王宏,就曾在晉中市人社局工作10多年,2009年下海後,被田文軍招致麾下,成了山西棟盛公司的總經理,後來更是受到田文軍的重視,擔任多家公司法人。
郝建明是比田文軍小一歲的晉中老鄉,是一位高材生,本碩都是就讀於南開大學財務專業,畢業後曾擔任海內外多家投資公司的高管,後來依舊成立田文軍的「黃金搭檔」。
這裡我們還要提一下田文軍的夫人郝江波,他曾經可是在北京市朝陽區地稅局熬了13個春秋,能力與人脈可見一斑。
在界面新聞發布的「2020中國最富1000人」榜單中,那個投資樂視賈老闆的地產商孫宏斌坐上了全球晉商的頭把交椅,郝江波則是唯一上榜的山西籍女性富豪。
郝江波、郝建明、王宏、張俊德、任永青等「晉中系」人才將通過後來的德御農業這個抓手,在田文軍的統領下「粉墨登場」,甚至連大洋彼岸的華爾街精英們聽到他們的名號都「肝兒顫」,人送外號「金融圈鬼見愁」。
3
如果說,恆大老闆許家印是通過講故事把恆大旗下公司一一打包上市是拍「文藝片」的話,那很顯然,不擅長講故事的田文軍所有操作上市公司的手法像極了拍「動作片」,乾脆、直接、不拖泥帶水!
更關鍵的是,還有一眾「韭菜」烏泱泱的跟在田文軍的後面等著「撈一把」!
山西的一個區區地級市裡,半路出家的槓桿玩家們終於開啟了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興風作浪之路。
在田文軍、張俊德、任永青等人「密謀」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騷操作」。
2009年,田文軍把中海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更名為德天御生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次年,田文軍的德天御與張俊德的晉中德御農貿公司和任永青的晉中永成糧油公司及榆糧糧油都合併到了一起,「德御農業」誕生。
田文軍搖身一變成了新公司德御農業的董事長,張俊德與任永青成了新公司的董事成員。
大戲上演了,2010年5月,田文軍與資本老手郝建明把德御農業推上了納斯達克的OTCBB(場外交易市場),隨後,田文軍隱退到幕後,王宏出任公司法人代表,郝建明成了德御農業的董事長。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德御農業掛牌的OTCBB市場其實「很水」,門檻很低,交易冷淡。但是拿到國內來看,總感覺能在海外上市就肯定是大公司,有著大前景。
這裡還沒完,田文軍的打的是「資本連環拳」,不然怎麼配稱得上「金融圈鬼見愁」呢。
就在德御農業成立的同時,田文軍還成立了一家叫「德御坊」的雜糧飲料公司,該公司被晉中龍躍投資公司(35歲的女晉商趙晶和43歲的趙培林執掌)與君大乾元公司全資控股,而晉中龍躍與君大乾元的幕後實控人仍舊是田文軍與他的班底人馬。
田文軍的手段不可謂不高,他通過披著海外上市外衣的德御農業控制晉中龍躍與君大乾元,然後為這兩家公司提供德御農業所有的業務資源,晉中龍躍與君大乾元再把所獲得的利潤全部上交給德御農業,這樣德御農業的財務報表就漂亮的一塌糊塗,股價上漲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而實際上,「摳唆」的田文軍都沒捨得給德御坊新組建一個團隊,也就是說,用的還是德御農業的人,打出的卻是另外一個招牌。
就是這樣一個「雜牌」企業,田文軍生生拉來了孫正義的軟銀資本的2500萬美元融資,可見田文軍團隊的「資本手段」不容小覷。
就連當地領導在一次工作會上都發話,大意是參考田文軍、任永青、張俊德、郝建明組團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樣板,融回資金投入再生產。
真的不知道是喜還是悲,是真懂還是假懂,然而,在利益面前,一切暫時都不重要了。
4
德御農業的上市,僅僅是田文軍小試牛刀罷了,真正的「名場面」在4年之後才出現。
2014年,山東一家叫齊星鐵塔的公司,僅僅上市4年多就出現了債務危機,有意出售股份以便獲得運營資金,住在山東隔壁的「山西人老田」得到消息後,拋出了「橄欖枝」。
這年12月中旬,田文軍控制下的龍躍投資豪擲8.8億元買了齊星鐵塔7875萬股股份,佔比18.895%,成了其控股方,從此「德御系」在國內A股找到了第一個抓手。
三年後,齊星鐵塔又收購了北訊電信,田文軍給這家公司換了一個新的馬甲「北訊集團」。
田文軍在國內有兩家實體金融公司,一個是晉商國際融資租賃公司,另一個便是上文提到的山西棟盛融資擔保公司,齊星鐵塔被收到「德御系」之後的首任董事長便是晉商國際出來的李韶軍,是田文軍的老部下。
在田文軍與郝建明、王宏的操作下,晉商國際與山西棟盛打包組成了「穩盛金融」,2015年10月,穩盛金融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上市。
兩個月後,宜人貸登陸紐交所,成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而此時的穩盛金融竟然沒跟「網際網路」掛上鉤,錯失了一個很好的「噱頭」,導致原始發行股價並不高,僅僅9.4美元/股。
但沒關係,田文軍有的是辦法拉升股價。
2016年,穩盛金融的營收只有區區980萬美元,就算加上投資獲得的收益,勉強剛剛1200萬美元,但它的股價一年下來漲了1408%,在當年納斯達克2600多隻股票中排到了第三位。
作為山西晉中的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貸款公司,能有如此「作為」,看的「歪果仁」目瞪口呆,哈喇子直流,「這是何方妖孽?」
美國知名分析師也表示,花了幾百個小時研究穩盛金融,硬是沒看懂,甚至都懷疑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行。
一年後,穩盛金融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被強制退市。
人們才發現,這支「妖股」背後的公司,山西棟盛的辦公樓早已關閉,根本沒人辦公,而在紐約市時代廣場的美國總部裡坐著的也僅僅3名員工。
華爾街精英的智商貌似受到了羞辱。
5
資本越玩越溜,越溜膽子越大,膽子越大掙錢越多,掙錢越多知名度越高,知名度越高風險也就越大,樹大招風就是這個意思!
2015年是「德御系」的大年,譜寫了一首「真幹長歌」。
這年9月29日,山西金糧股份登陸新三板,大股東正是田文軍的「小弟」任永青,張俊德也持股7.64%。
12月14日下午,德御坊在新三板掛牌,打的是「以德御業」的旗幟,對外宣傳做的是「中國好粗糧」的事業。
短短兩個月,「德御系」便擁有了兩家新三板企業。
同樣是在12月,任永青通過旗下的山西盛農公司,花11.7億元購買了自身財務出現狀況的廣東顧地科技9599萬股股份,成了顧地科技的大股東(佔比27.78%),這是繼齊星鐵塔後在A股的第二個抓手。
僅僅一個多月之後,也就是2016年1月,田文軍的夫人郝江波在港股民眾金融老闆張永東的幫助下,通過其旗下的天津柚子資產公司(現已更名為和柚技術集團),斥現金15.4億元,購買了上市公司宏磊股份的25.9%股份,成了其實際控制人,後來宏磊股份改名成了民盛金科。
至此,掛在OTCBB的德御農業、納斯達克的穩盛金融、新三板的德御坊與金糧股份、A股的齊星鐵塔(北訊集團)與宏磊股份(民盛金科),加起來共7家上市公司,再加上張永東的港股公司民眾金融的聯合,德御系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即使在沒有任何基本面與技術面支撐的情況下,「德御系」旗下的上市公司股價無一例外的飛漲,在金融市場閃閃發光,成了名副其實的「妖股」。
「妖精」向來有魅惑力,有太多抵不住誘惑的人投懷送抱,僥倖逃脫者寥寥無幾。
舌頭太大容易被風閃著,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淡。瘋狂斂財的晉中「德御系」主要成員加起來可能都不到20人,6年時間在全球金融市場橫衝直撞,成了外資口中「惹不起的金融勢力」,背景深厚的「德御班」愈加有恃無恐。
6
除了通過上市公司「撈金」之外,通過股權交易也是「德御班」老油條們的拿手好戲。
郝江波在女富豪戚建萍手裡接過宏磊股份之後,把業務進行剝離組成了民盛金科,後來順手把民盛金科以高價轉到了內蒙古前首富霍慶華之子霍東手裡,霍東又把民盛金科改成了仁東控股,成了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霍東也不是吃素的,把仁東控股「打扮」一番後,把股份質押給了山西陽泉商業銀行和晉中銀行,而這兩家銀行正是「德御系」的地盤。
有了銀行的股權質押,就有了很好的信用背書,霍東又把仁東控股交到了北京某大背景單位手裡,一來二去,腰包鼓的不要不要的。
其實,在宏磊股份幾次易主之後,已經被玩的稀巴爛,依託一張難能可貴的支付牌照做起了收單和放貸,網貸、盜刷、假商戶真POS的業務。
我們再回到「德御系」這邊,幾年來,被田文軍盯上的最好的「資本外衣」便是晉中的地方銀行:
據不完全統計,龍躍集團入股了山西壽陽農商行、和順縣村鎮銀行,還在2016年斥資2.8億元拿下陽泉銀行9.76%的股份;郝江波控制的山西星創,持有山西榆次農商行等7家銀行的股權,且持股比例較高。
通過購買銀行股權然後把股份再質押出去,完美實現套現,用套現的錢再去股市「興風作浪」,「德御系」所謂的農業、健康業不過是一個給外界看的「實業幌子」罷了。
晉中這個金融圈的窟窿讓「德御班」的十幾號人,越捅越大,後來只好把河北首富李兆廷的東旭集團、內蒙古首富霍慶華的慶華集團和深圳吳光勝的華訊方舟集團拉來,試圖儘快修補,可是終究無濟於事,窟窿反而越補越大。
實業經營已是夢幻泡影,全靠資本騰挪的方式維繫發展,顯然就是在「玩雷」。
7
2017年12月22日,顧地科技公告實控人任永青因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後「德御系」旗下龍躍實業也曝出面臨360億的大額融資風險。
北訊集團的股價更是飛流直下,300億市值「談笑間灰飛煙滅」,被迫停牌。
「德御系」旗下的7家上市公司無一倖免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最受傷的自然是亦步亦趨的「韭菜們」。
但是,即便是在這樣「四面楚歌」的情況下,2018年9月,在蔚來汽車與趣頭條相繼上市時,「德御班」的人還在瘋狂坐莊,爆炒兩隻中概股,飛漲之後又暴跌,進進出出,如入無人之境。
2019年,田文軍的「盟軍」張永東的民眾金融科技被債權人提請清盤,公司股票於2020年2月停牌至今,截至今年9月底,民眾金融科技負債已經超過37億元。
兩個月後,民眾金融成了新世界發展集團名下的一份子。
「技高人膽大」,這句話就提到了專業的重要性,我們的老祖宗其實早已把經商的智慧化作朗朗上口的俗語在人間流傳了,「德御班」的人都是這類專業性極強的高手。
可是,面臨幾百億的「債務旋渦」,田文軍與妻子郝江波也招架不住,一張機票飛到了大洋對岸躲債去了。
權威媒體消息稱,2020年上半年,田文軍已經被有關方面控制,「德御系」的二掌柜郝建明也很快落網,「德御班」的所有關鍵人物,不出意外的話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成功的商人,有一萬種成功的方式,但失敗的方式卻就那麼幾種,那些靠運氣起家的暴發戶終究還是憑本事輸了回去,而那些靠「實力」發家的富豪們,卻也沒逃得過貪心編織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