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你是否厭倦了索然無味的「程式性」詩歌鑑賞?
追綜藝,你是否沉迷於「明星大偵探」的推理遊戲中不能自拔?
刷新聞,你是否想看清中國現實社會背後的根本結構變遷?
析數據,你是否經常聽說數據,但從沒有真正了解過它呢?
看時勢,你是否知道中國未來如何走向世界經濟強國?
讀歷史,你是否想從一個民族的發展看透歷史車輪的轉動?
本周直播,
歐麗娟帶你「深讀」唐詩第二彈來襲,一起進入唐代詩人的多維世界!
偵探小說愛好者帶你一起尋找偵探小說中「謀殺」案的蛛絲馬跡。
費孝通弟子暢談轉型中的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產生與變化。
數據人才幫你用無形的例子分析生活,從數據到價值的轉換!
北大國發院為你解讀中國在複雜國際形勢下經濟的新動向。
世界史專家帶你走進猶太人的世界,走進他們的流浪傳奇!
唐詩是中華文明史上最炫麗的篇章。透過那些短小的文字,我們在歷史與現實的虛幻中,與詩人一同感受那份垂蕩千古的豪邁、浪漫、哀婉、纏綿……唐詩既流露出詩人內心的軌跡,又反映了時代背景的變遷,以及在此之上跨越時代的思考,因而所呈現的是一個多維世界。只有深入了解了這個多維世界,我們才算真正讀懂了唐詩。盛唐時期,王維、李白、杜甫詩風的深厚、向上,展現了博大、均衡、正常」的人性格局,盛唐的崢嶸氣象也融入詩人的呼吸、入骨透髓。而從盛唐漸入中晚唐,由於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唐詩的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動。中晚唐如異峰突起,與盛唐的詩人共同構築了多維的唐詩面貌。相比於盛唐的自信、沉穩和輝煌,李賀、李商隱所組成的中晚唐的世界裡,多了一分絕望至極的椎心泣血與至真深情的纏綿悱惻,唐詩藝術的發展也是越發尋幽探勝、風光無限。時代的格局下的大傳統與生存環境,如何成就了詩人個人卓越的天賦才性?又如何鏤刻形塑了這些偉大詩人的詩歌風格?中唐李賀、晚唐李商隱的詩風何以漸趨微細、偏歧?與盛唐迥異的詩歌風格背後又如何展現了此時詩人具體而微的心靈世界的變化?集體的共感、時代的烙印如何滲入詩歌? 「地老天荒」「天荒地變」的末日表述,連帶日、月這兩個人類最親近、熟悉的宇宙意象,又如何因 「觀看之道」的改換而展現出前後迥異的面貌?北京大學出版社特邀臺灣大學中文系歐麗娟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為您講述。直播主題:「時代」vs「心靈」——唐代詩人的多維世界直播時間:2020年8月10日(周一)20:00-21:00
在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在英國有一個神秘社團,裡面匯集了英國當時最頂尖的作家,文學巨匠切斯特頓是俱樂部的首任主席,「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也出任過俱樂部的主席。然而,由於這個社團十分排外,許多流傳出來的八卦秘辛吸引著無數外人渴望一探究竟。這些作家們把線索散布在了作品裡,就像他們筆下的真兇犯了錯誤,暴露了其狡詐的圖謀一樣。我們可以從他們作品的字裡行間推理出許多東西,遠比作者自己意識到的要多。哪位小說家用無法破解的密碼寫了一本秘密日記?某兩位著名作家是如何通過隱藏在故事裡的信息談了一場禁忌的戀愛的?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神秘失蹤和她的偵探小說創作有什麼關係?
偵探小說研究愛好者劉臻和韓東做客北大博雅講壇,帶你一同探秘這個神秘社團,以及隱匿在它最不可思議的背景之下的真相。直播時間:2020年8月10日(周一)19:00-20:00傳統的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性中的社會關係、道德準則、管理方式在過去深刻地塑造了中國社會。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商時代的到來,鄉土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拼多多、抖音、快手下沉到了擁有9億人口的鄉村,那裡的人也可以像城裡人一樣體驗、消費更加多元的物質和精神產品,深刻影響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習慣。這種由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啟蒙」挑戰著延續了數千年的鄉土性。與此同時,藉助於網際網路、物流等便利的基礎設施,一部分在城市中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回鄉創業,他們也必將在傳統鄉土社會變革的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反觀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雖然商品社會讓我們跳脫出了鄉土性的局限,但是我們依然被鄉土社會中的人情紐帶所束縛,比如在東北和許多內陸不發達地區的城市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牢固的以親戚、朋友為紐帶的「關係網」,甚至於看病掛號都需要「走關係」。與此同時,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的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二線城市,儘管脫離了親戚關係的紐帶,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依然建立在了權力、地位等看不見的關係網之上。鄉土中國的鄉土性是怎樣產生的?這種鄉土性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人的認知和習慣?我們應當如何用這種鄉土性去思考個體和社會?隨著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現代社會轉型,其中的鄉土性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對於生活在城市和鄉村中的不同群體,他們又將怎樣重新塑造這種鄉土性?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趙旭東教授做客湖北省新華書店直播間,為您一一講述。直播主題:轉型社會中的鄉土性變遷——從《鄉土中國》說開去直播時間:2020年8月12日(周三)20:00-21:00主辦方: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湖北省新華書店、京東主講嘉賓:趙旭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在象牙塔裡,我們曾以為數據科學是一個算法,是一門語言或一種工具。但當我們進入工業界,近距離觀察數據科學時才發現:從需求的收集、資源的整合,到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的過程竟是如此複雜。
2010年至2020年剛好是數據科學激蕩發展的十年,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思想、技術和資本的湧入,湍急水流中負重前行是每個從業者的常態。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這本書雖然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但是給了我們一個指引——看看同行和前輩們在職業生涯曾經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環境下實現夢想的心路歷程。接下來的十年,必將是數據科學的黃金時代,我們每個從業者的專業可能不同,背景也可能不同,但「心至苦,事至盛也」,我們將是這個時代的參與者和締造者。
在數據決策領域深耕15年的王安老師,這次將給大家分享一下近幾年數據化轉型的關鍵,講解如何從數據到價值。直播時間:2020年8月12日(周三)20:00-21:00主辦方: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正洋圖書專營店主講嘉賓:王安(幫助企業和學校培養數據決策和金融科技人才)2020年,中國要在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基本完成的基礎上,開始向第二個「一百年」目標邁進。值此「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美兩大著名智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組建聯合課題組,對未來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展開了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中文版《中國2049:走向世界經濟強國》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49年,不僅是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的裡程碑年份,也是本世紀中葉的標誌性年份。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其過程與結果必將深刻影響世界的格局與治理體系。因此,課題組主要回答了下面幾個問題:中國在走向2049年的路上,主要會面臨哪些國際、國內挑戰?中國要如何應對?哪些必須改革?哪些急需布局? 2020年從天而降的全球疫情,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和新冷戰,國際治理體系不容樂觀的再造,都使中國通往2049年的國際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多變。在中國走向經濟強國的路上,究竟該如何理解這些變數?是歷史的插曲、趨勢的加速器,還是可能的轉折點。為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出版社特邀課題組專家聯合舉辦「疫情與新冷戰疊加下的中國經濟展望」論壇暨新書發布會。直播主題:數據化轉型的關鍵路徑:從數據到價值疫情與新冷戰疊加下的中國經濟展望暨《中國2049:走向世界經濟強國》新書發布直播時間:2020年8月13日(周四)19:00-22:00正如傑克·羅森在《猶太成功的秘密》中所言:「命運帶給他們的長期壓迫使猶太人成為一個英勇的民族、一個精明的民族、一個成功的民族。」當今世界的猶太人在科學、藝術、法律、商業等領域都有傑出貢獻。自1895年諾貝爾獎創立以來,只佔世界人口的0.2%的猶太人將22%的諾貝爾獎收入囊中。佛洛依德、愛因斯坦、馬克思、卡夫卡、海涅、茨威格、畢卡索、拉斐爾這些科學、思想、文學、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都是猶太人。在美國,猶太人更是成為了社會中舉足輕重的力量。據說佔美國總人口3%的猶太人控制著美國70%的財富,其中就包括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羅斯、巴菲特、扎克伯格……美國的傳媒界更是猶太人的天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還有三大電視網全都是猶太人創辦的。作為美國文化重要的輸出陣地的好萊塢也到處是猶太人的身影,華納兄弟、夢工廠、哥倫比亞等八大電影公司的創始人,都是來自東歐和俄羅斯的猶太人,有人甚至將好萊塢形容成一個「猶太人精心策劃的美國夢」。 在中國歷史上,猶太人早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中國。從唐宋年間一直到清朝,猶太人都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隔離的社群中,大部分都居住在開封。中華文明始終在影響著他們,這些猶太人慢慢開始接受漢文化,同漢人通婚,最後終於和中國其他民族一樣,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晚清時期,美國聖公教會人員到開封訪問。當時尚有猶太移民兩三百家,他們的生活比較富有,但是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宗教。雖然有的家庭還收藏有希伯來文經卷,但是已經沒有人能讀得出上面的內容。二戰時期,海外的猶太人為了逃離迫害,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中國政府為他們提供了人道主義的庇護和援助,後來在這些猶太人當中湧現出了許多領域的精英,對於中國他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數千年來,他們從顛沛流離到改變世界,一次又一次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些自稱為「上帝選民」的人,數千年來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如何在此過程中成功地維持了宗教獨立和民族身份?又是如何在基督教國家的驅逐、迫害中生存下來,繼而在全世界開創了新的事業?有一批猶太人在二戰中曾來到中國避難,在他們當中後來又湧現出了大量的企業家、藝術家,多年之後他們對中國依然帶有深厚的感情,在他們身上,經歷了哪些精彩的故事?直播時間:2020年8月14日(周五)20:00-21:30主講嘉賓:潘光(上海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