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好端端地躺在錢包裡,卡號密碼從未告訴過任何人,手機也在身邊,從未進行過任何轉帳操作。可某日忽然驚奇地發現錢沒了,難道有人能隔空取錢,這到底是什麼「神秘盜竊案」。
真實案例分享
A:天津市西青區居民劉某報警稱,他發現自己的手機突然接到多條銀行簡訊,查詢後發現銀行卡內7000元人民幣不翼而飛,而銀行卡卻始終在自己手中。
B:天津市西青區居民趙某的家屬報警稱,趙某自2019年即前往澳大利亞留學,手機一直存放在國內的家中。某日,趙某的家屬突然發現其手機接到多條銀行卡內錢款轉帳記錄的簡訊及其他多條驗證簡訊,可經核實趙某的銀行卡卻從未丟失或外借…
破案線索:嗅探!
天津市網安總隊在專項行動中發現,西青區有一網民網上購買大量某款手機主板,疑似用於組裝「嗅探」設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圍繞相關線索,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工作。
經調查,購買此手機主板的男子名為劉某光,其夥同另一男子蘇某巖,在天津市西青區、南開區以及河北省廊坊市多個小區內,以架設「嗅探」設備的方式,掃描周邊一定範圍內小區居民的手機號碼。再通過截獲手機驗證碼簡訊的方式,登陸受害人手機APP帳戶,後用POS機將其帳戶上的錢款盜刷走。
警方重拳出擊
根據掌握的線索證據,警方果斷出擊,分別將劉某光、蘇某巖二人抓獲。當場起獲大量作案工具及配件,警方連夜開展攻堅審訊。
經訊問,今年以來,二人作案數十次,獲取手機號碼2000餘個,對其中30餘個號碼對應手機中的資金進行了成功盜取,涉案金額10萬餘元。「神秘盜竊案」,正是這夥人所為!
劉、蘇二人因使用「嗅探」設備盜取他人手機號碼後實施盜刷,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圖片來源: 平安北京
到底什麼是嗅探?
嗅探是一種犯罪分子自製的信息採集設備,該設備在所處的一定範圍內,可以採集到部分手機用戶的手機號碼以及攔截簡訊信息。不法分子使用受害人的手機號碼登陸一些APP軟體、網站、網銀等,查詢被攔截機主個人信息,並用攔截到的簡訊驗證碼進行登陸盜刷或者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那麼,如何防止手機被嗅探?
在您使用手機過程中,如果手機信號從4G、5G突然變為2G、3G,同時頻繁接到帶有驗證碼的手機簡訊,很有可能就是「嗅探」在作祟。此時我們應該立即將手機關機或者打開「飛行模式」,阻斷信息發送渠道。
同時,我們要做好個人手機號、銀行卡號、支付平臺帳號等隱私信息的保護。如果發現突然收到奇怪的驗證碼簡訊,發現錢款被盜刷,要火速凍結銀行帳戶,保留簡訊內容,並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責任編輯: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