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選手金於誠一曲《巴赫奏鳴曲》奏響,9月25日,2018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在四川音樂學院大音樂廳拉開戰幕,來自中國、紐西蘭、烏克蘭等國家的15位選手將展開激烈的角逐,本次比賽將持續至9月29日。
青年藝術家齊聚音樂成都
2018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由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都光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四川音樂學院、都江堰光亞學校承辦,上海偉音提琴提供獎品,四川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
2018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現場
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創始於2012年,每年9月下旬在成都舉行,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今年是第七屆。無論是評委陣容、賽制難度,還是高額獎金,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都引起了海內外業界的關注和熱議。參賽選手來自世界各國、經過前期報名與網絡預選而入圍, 由全球頂級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組成評委團。比賽共分為三輪,參賽選手出場順序由抽籤產生,順序號延用至比賽結束,比賽所演奏曲目均不作段落反覆。參賽選手將用三輪的累計得分決出冠、亞、季軍。按照比賽名次,獲獎選手將獲得8000元到10萬元不等的獎金,以及由上海偉音提供的小提琴一把。
「古人云: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唐朝詩人杜甫在1000多年前就描繪了成都動人的音樂。」大賽主席、全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光亞學校校長卿光亞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辦學校,教育是智商與情商的培養,科學與藝術是基本課程,考試和比賽是必須程序,小提琴比賽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方法。」他說,自己年輕時也是小提琴手,現在想為培養小提琴人才做點貢獻。據了解,光亞學校從2012年開始,每位小學生都必修小提琴課程。他希望通過舉辦賽事來發現人才,推動小提琴教育的發展。
媲美歷史悠久的國際大賽
國際藝術大師匯聚蓉城,組成強大的評委陣容。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林戈爾、原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易柯擔任大賽名譽主席,國際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俞麗拿以及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小提琴教授、克萊斯勒國際小提琴比賽終身評委Pro.Michael Frischensc hlager擔任大賽名譽評委主席,全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光亞學校校長卿光亞擔任大賽主席。法國籍小提琴演奏家、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教授胡坤擔任評委會主席,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王泓、美國洛杉磯第一屆華樂國際大賽評委傅慶裕博士、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德國籍教授室內樂教研室主任Mathias Boegner、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李開祥、以色列小提琴家,耶路撒冷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Bat-ShevaSavaldi-Kohlberg、美國科羅拉多交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David Ehrlich、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教授何弦、副教授黃晨星、美國伊利諾州衛斯理大學小提琴和中提琴教授及及弦樂系系主任、室內音樂演奏家和指揮家Vadim Mazo擔任評委。
2018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評委陣容
據了解,來自中國、紐西蘭、烏克蘭等國際一流音樂藝術院校的15名選手成功入圍2018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王泓表示,「比賽雲集各國高手,他們非常年輕,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可以帶給觀眾來自不同地區的風格和感覺。比賽曲目量大,有巴赫、莫扎特、帕格尼尼、伊薩伊等不同時期作曲家作品,選手們都能完成得很好,很不容易。比賽包含獨奏、三重奏、室內樂團協奏曲等多種形式,對選手要求全面。」
評委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德國籍教授室內樂教研室主任Mathias Boegner已經四次來到成都,「成都城市變化很大,藝術氛圍變得更濃厚了。」
大賽主席卿光亞和評委會主席胡坤
談及為何比賽能吸引到如此多一流的參賽選手,「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可媲美那些歷史悠久的國際大賽,對於選手而言,可謂機遇難得,比如和樂團的合作,還有來自權威專家的指導。」法國籍小提琴演奏家、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胡坤觀看比賽後印象深刻,「參賽選手已是很有舞臺經驗的年輕演奏家了,技巧高超,準確把握作品風格的把握都很高,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展現給聽眾。」
通過第一輪的激烈角逐,總共有10位選手進入第二輪比賽,他們將在9月27日進行新一輪的比拼!
9月26日晚19:30旅德小提琴演奏家、三兩聲創始人、德國漢諾瓦音樂與戲劇大學博士、2014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獲獎選手王微致專場演奏會將在四川音樂學院大音樂廳舉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