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邪》被緊急下映,純屬活該!

2021-02-08 電影天堂

 堂叔電影課  2018 VOL.5 

帶你用更專業的姿勢看電影

在4月份的待看片單裡,本來有一部《中邪》

作為一部國產恐怖片,豆瓣6.9的評分已經非常罕見了,甚至被譽為是國產恐怖片翻身作。

在2016年的first青年影展上,《中邪》獲得了最佳藝術探索獎。

等了兩年,這部電影終於有機會在全國院線公映,定檔4月4日。

但是,就在上映前幾天,電影官方突然發表聲明:

「因技術原因」,電影《中邪》決定更改放映檔期……

這一期的堂叔電影課,我們就來聊聊「電影撤檔幕後的秘密」。

雖然以官方的說法,《中邪》是主動撤檔。

但「技術原因」的一貫含糊說辭,顯然暗示了片方的有口難言。

有人猜測,其撤檔的真實原因是題材問題——


這部電影裡包含算命、還人等封建迷信的內容。

不過,堂叔認為並非如此。

因為《中邪》的結局,就已經表明了這是一部反對封建迷信的「正能量電影」,而且早已經拿到「龍標」,即上映許可證。

所以它的臨時撤檔,很可能是片子本身之外的原因——

宣傳不當。

我記得很久之前在搜索本片相關信息時,看到了一篇對導演的採訪稿。

也許是為了宣傳上更有噱頭,導演講了不少「片場靈異事件」。

片方在宣傳上用力過猛,刻意渲染靈異現象,和電影本身反對封建迷信的主旨相悖,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

所以說,如果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撤檔,那真就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別人了。

電影撤檔,主要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被迫撤檔,另一種是出於票房考慮的主動撤檔

我們先說被迫撤檔。

第一個例子,是黃健中執導的《大鴻米店》

這部電影拍攝於1995年,改編自蘇童的小說《米》,內容備受爭議,一度被認為宣揚「人性本惡論」而被稱為灰色電影。

該片攝製完成後用了7年,修改了6次,終於拿到上映許可,定於2003年3月27日上映。

但就在上映前一天,該片被緊急叫停,取消放映。

當時院線接到的通知大致如下:

一些發行放映單位對該片進行了不當宣傳,對觀眾產生了明顯的誤導作用,目前某些媒體誇大其辭、任意炒作在社會上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根據《電影管理條理》第42條規定,電影局決定立即停止該片一切宣傳和發行放映活動!

沒錯,《大鴻米店》的緊急撤映,問題就是出在不當宣傳。

好好的一部探討人性的藝術片,為了吸引觀眾,不得不把情色、暴力當做賣點。

自掉身價的同時,還捅了「不得上映」的大婁子。

後來該片解禁,電影頻道似乎還播過。

但現在在1905電影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旗下電影網站)搜索該片,能找到介紹頁面,但播放頁面已經無法訪問……

第二個例子,是昆汀的《被解救的姜戈》

這部大名鼎鼎的佳作,原定於2013年4月11日在內地上映。

但4月11日上午就來了緊急通知:「因技術原因」,暫停上映。

原因很可能是片中的一處裸露鏡頭沒有處理。

5月12日,該片恢復上映,片長縮短。

除了這些被迫撤檔,更常見的是出於票房考慮的主動撤檔。

很多中小成本的電影,為了不和熱門大片正面競爭,有時會臨時更改檔期,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比如上周上映的《遇見你真好》,就是從競爭激烈的大年初一改到了3月底。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部電影多次主動改檔,說明片方對影片質量非常不自信,八成就是爛片了。

比如劉儀偉的這部《我說的都是真的》,不知道已經延期多少次了。

另外,還有一些電影的撤檔,則在主動和被動之間曖昧不明

類似於薛丁格的貓,你可以把它稱作「馮小剛的撤」——


他的《芳華》、《我不是潘金蓮》都曾因疑似題材敏感而「被撤檔」,引發關注後又正常上映。


好在影片本身質量過硬,觀眾對此也沒有太反感。


好了,本期的堂叔電影課就到這裡,相信你現在對「撤檔」這一神秘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小夥伴面前吹一波了。)

我們下期見!

【堂叔電影課】是電影天堂的一檔全新欄目,內容包括:電影知識、幕後趣聞、深度解讀等。不定期更新,敬請關注。

【閱讀往期】:邪典片 是黃暴片嗎?|奧斯卡評委 中也有濫竽充數的?|「不刪減」的R級片 是如何引進的?|關於《水形物語》你不知道的10件事。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