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家張慶善:哪部古抄本更接近《紅樓夢》的原著面貌?

2020-12-27 新京報網

記者丨何安安

 

《紅樓夢》到底有多少古抄本?一般認為,最早的《紅樓夢》抄本是被稱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甲戌本,接下來還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本、庚辰本、被稱為《戚蓼生序本石頭記》的戚序本、收藏於俄羅斯亞洲研究所的列藏本、清蒙古王爺府所藏抄本的蒙府本、又稱乙酉本的舒序本、全稱為《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的夢稿本、也稱夢覺本的甲辰本等。如此之多的版本,令人驚嘆之餘,也實在令人眼花繚亂。

 

在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看來,想要更好地閱讀和認識《紅樓夢》,就一定要對《紅樓夢》的版本有所了解。上周末,人民文學出版社「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線上重新啟動,張慶善以「我們為什麼要看《紅樓夢》的古抄本?」為題,講述了《紅樓夢》的版本故事。

 

張慶善,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脂批是論證《紅樓夢》作者最重要的依據

 

自2010年1月起,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紅樓夢》古抄本叢刊」。迄今為止,已推出8種32冊。張慶善說,現在《紅樓夢》的早期抄本,只有11種。在這11種早期抄本中,鄭藏本只有兩回,靖藏本已迷失,戚序本和戚寧本出自同一個祖本。而這意味著,除了甲辰本以外,這套「紅樓夢古抄本叢刊」已經基本包括了全部早期古抄本,顯然,這在《紅樓夢》出版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紅樓夢》為什麼會形成這麼多的抄本?這些古抄本,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什麼價值或者意義呢?普通讀者需要看這些古抄本嗎?

 

張慶善說,《紅樓夢》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傳的,只有八十回。到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程偉元、高鶚整理萃文書屋刊刻印行一個新的本子,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是120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程甲本。

 

《戚蓼生序本石頭記》(紅樓夢古抄本叢刊),曹雪芹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4月版。

 

這之後,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萃文書屋又刊印了一部《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也是120回。這時,距離程甲本刊刻出版僅僅過了七十天。這個本子的版式、插圖與程甲本完全一樣,在具體文字上卻有2萬多字的差異,人們通常稱之為程乙本。「我們今天所說的『古抄本』,指的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前,即程甲本刊刻之前形成的手抄本。」

 

張慶善說,嚴格來講,今天的我們看到的其實是「過錄本」。所謂「過錄本」,就是《紅樓夢》在流傳過程中,愛好者、收藏者,還有以賣書為營生的商人抄錄的本子。雖然這些「過錄本」並非曹雪芹的手稿,也不是早期在曹雪芹親友之間傳閱評點的本子,但這些本子保留了早期古抄本的基本面貌,保留了大量的脂硯齋等人的批語,對於我們研究曹雪芹的創作、研究《紅樓夢》的成書過程,探索《紅樓夢》「迷失」的內容,整理出最為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而這也是今天《紅樓夢》古抄本出版的意義。

 

為什麼我們要看《紅樓夢》早期古抄本呢?

 

張慶善表示,這其中有五點原因:其一,為了了解作者曹雪芹;其二,為了了解《紅樓夢》的成書過程;其三,為了研究曹雪芹的創作思想及其發展變化;其四,為了研究八十回後遺失的內容;其五,為了依據古抄本校勘整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紅樓夢》版本的需要。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這些早期古抄本中,保留了大量的脂硯齋批語,這是古抄本最突出的特徵。脂硯齋批語,其實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早期批語人除脂硯齋外,還有畸笏叟、棠村、梅溪、松齋等「諸公」。張慶善說,這些人與作者曹雪芹是什麼關係,尚難確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都是曹雪芹的親友,關係密切,可能是同輩的親友、兄弟;也可能是長輩,如畸笏叟,很可能就是曹雪芹的叔叔或父親曹頫。

 

《紅樓夢》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對此總有人表示質疑,但通過古抄本中脂硯齋批語可以得到印證,比如甲戌本第一回中提到: 

 

……若雲雪芹「披閱」、「增刪」,然後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後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第一回眉批)

 

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餘睹新懷舊,故仍因之。(甲戌本第一回)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而逝。餘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梗峰再問石兄,餘不遇癩頭和尚何?悵悵。今而後惟願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餘二人亦大塊遂心於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甲戌本第一回)

 

這些批語都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紅樓夢》作者不是別人,就是曹雪芹。張慶善表示,脂批關於《紅樓夢》作者的記載,是論證《紅樓夢》作者最重要的依據。

  

早期古抄本比程甲本、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

 

對於《紅樓夢》中的重要人物林黛玉,許多人都記得程甲本、程乙本中這樣描述她: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饜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籲籲。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並沒有感覺到不對,但在後續發現的一些古抄本中,對林黛玉的眼睛描述卻不盡相同,遺憾的是這些古抄本大多殘缺,以至於儘管人們對程甲本、程乙本(其實是據甲辰本)的描寫不很滿意,也無可奈何。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為什麼不滿意呢?張慶善說,林黛玉明明是「淚光點點,嬌喘籲籲」,又怎麼會長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是不是太不合黛玉的身份和性格特徵呢?張慶善提到,這種疑惑一直到列藏本的發現,才令人眼前一亮。列藏本是如何描述的呢?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罥」是掛的意思,「罥煙眉」顯然比「籠煙眉」好,而且「似泣非泣」與黛玉「淚光點點,嬌喘籲籲」的形象更加契合,「含露目」太美了,太富有想像力了。張慶善表示,雖然列藏本「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描寫是不是曹雪芹的原筆,尚需進一步驗證,但到目前為止,這顯然是最好的描寫,「如果列藏本沒有這樣的描寫,這些古抄本沒有傳下來,林妹妹的眼睛還會那麼漂亮嗎?」

 

為什麼這些傳世的古抄本這麼重要?張慶善通過秦可卿和林黛玉的例子,表明了這些古抄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古抄本的存在,使得我們離曹雪芹更近了。」一直以來,學術界也認為,早期古抄本即脂硯齋評本的文字,比程甲本和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

 

那麼,脂本和程本的差異究竟有多大呢?張慶善回答說,幾乎頁頁都有差異,數字難以統計,這恐怕是一般讀者很難想像的。而且,這些差異,不僅是具體字句、段落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節的不同,譬如「紅樓二尤」的故事就很不相同。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紅樓夢》前80回和後40回的差異,是《紅樓夢》中極為重要的爭議。而張慶善表示,古抄本中其實對諸如此類的爭議,保留了許多珍貴線索。「《紅樓夢》前80回是曹雪芹寫的,後40回不是曹雪芹寫的,後40回的一些描寫顯然不符合曹雪芹原意,譬如賈寶玉的結局、史湘雲到底與誰結了婚、花襲人的結局、林黛玉是怎麼死的等問題,現存的古抄本也為我們保留了許多珍貴線索。」

 

張慶善以古抄本為例,如第十九回批語:

 

補明寶玉自幼何等嬌貴。以此一句,留與下部後數十回《寒夜噎酸躋,雪夜圍破氈》等處對看,可為後生過分之戒。

 

第42回脂批(靖本):

 

應了這話固好,批書人焉得不傷心!獄廟相逢之日,始知『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實伏線千裡。哀哉哀哉!此後文字,不忍卒讀。

 

庚辰本第三十一回回末批:

 

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百蛇灰線,在千裡之外。

 

餘只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丁亥夏,畸笏叟。

 

《獄神廟》回有茜雪、紅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

 

惜《衛若蘭射圃》文字迷失無稿。

 

嘆不能得見寶玉《懸崖撒手》文字為恨。


這幾條批語都來自畸笏叟,有專家認為,他極有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父親。張慶善表示,「從上面的批語,我們知道曹雪芹不僅寫完了《紅樓夢》,而且80回以後也在親友中傳閱,不幸是被借閱者弄丟了。」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與此同時,張慶善認為,據此得出,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其他的稿子就在批語人畸笏叟的手裡,但因迷失了那麼多稿子,留在畸笏叟手中的稿子成了殘稿,無法謄清。更遺憾的是,很可能80回以後的稿子,隨著畸笏叟的離世,而徹底迷失了。因此,《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的三十回或四十回,未能傳世。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董牧孜

校對丨陳荻雁


相關焦點

  • 紅學會長揭秘:曹雪芹寫完了《紅樓夢》,80回後不幸被借閱者弄丟了
    已出版的《紅樓夢》古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王府本(或稱:蒙古王府本)、戚序本(又稱《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俄羅斯藏本(又稱列藏本)、舒序本、夢稿本(又稱楊本、楊藏本)。不少讀者好奇:《紅樓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古抄本?我們為什麼要看這些古抄本?3月2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線上直播活動,邀請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先生為讀者解答此話題。
  • 看《紅樓夢》為什麼要讀古抄本?聽紅學專家怎麼說
    《紅樓夢》的版本多是其特點之一,早期古抄本是備受研究者和讀者關注的話題。已出版的《紅樓夢》古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王府本(或稱:蒙古王府本)、戚序本(又稱《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俄羅斯藏本(又稱列藏本)、舒序本、夢稿本(又稱楊本、楊藏本)。  這就讓人忍不住好奇了:《紅樓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古抄本?我們為什麼要看這些古抄本?
  • 看《紅樓夢》為什麼要讀古抄本?聽聽紅學專家怎麼說
    已出版的《紅樓夢》古抄本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王府本(或稱:蒙古王府本)、戚序本(又稱《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俄羅斯藏本(又稱列藏本)、舒序本、夢稿本(又稱楊本、楊藏本)。   這就讓人忍不住好奇了:《紅樓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古抄本?我們為什麼要看這些古抄本?   來聽聽紅學專家怎麼說。
  •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越劇電影《紅樓夢》是「經典的改編,改編的經典」
    觀影現場 汪凱戈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我1978年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電影,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想起來仍然不平靜。」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日前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採用展映與導賞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到張慶善進行映前導賞。
  • 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為何爭議大?原來李少紅被紅學專家坑慘了
    大明宮詞劇照2006年,新版《紅樓夢》立項。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給予充分支持,覺得應該有一個全面反映《紅樓夢》的本子出來,尤其是按高鶚所續的後40回來演繹,以有別於87版《紅樓夢》。當時劇組找了編劇黃亞洲寫稿,但此稿一出來就立即被一群「紅學家」以「沒有傳達出曹雪芹的東西」而徹底否定。隨後,紅學會會長張慶善,紅學會秘書長孫玉明、紅學會副會長沈治鈞等人,與李少紅以及出品方華錄百納影視公司的老總,舉辦了紅學會的「授課活動」。
  • 為什麼新版《紅樓夢》不再是「曹雪芹、高鶚著」,而是「曹雪芹著,無名氏續」?
    比如說我們的《紅樓夢》。《紅樓夢》經歷三次版本的更新,這個更新絕對不是在前面版本基礎上進行修訂,好多次是推倒重來。第一版出版的時候,序是當時著名學者、詩人何其芳先生寫的,第二版是李希凡先生寫的,第三版是馮其庸先生寫的。美國學者餘英時在一篇文章裡面提到這樣一個看法,說要想知道大陸官方認可最權威的紅學家是誰,就看人民文學出版社那一版《紅樓夢》的序是誰寫的。
  • 【87紅樓夢】《紅樓夢》電視劇全部視頻(共36集)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製的一部古裝連續劇。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以下幾點缺一不可:一、對於原著的忠實程度。這部電視劇雖然拍攝於30年前,但電視劇不是立項之後立馬開拍的,而是請了一大批紅學家和各領域專家組成了顧問團,以原著為藍本,進行劇本的創作,從各方面進行指導。導演王扶林把握了住了紅樓夢的核心和關鍵,並沒有跳出紅樓文本對劇本肆意篡改和加工,而是完全遵照原著去拍。二、驚為天人的作曲。
  • 《紅樓夢》古抄本探源 ——關於芹稿系抄本和脂批系抄本這兩條線
    《紅樓夢》古抄本探源——關於芹稿系抄本和脂批系抄本這兩條線柳長松 現存的《紅樓夢》古抄本大致有十三種。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 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87版《紅樓夢》是第一部將古典名著整部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原著的浪漫主義色彩被抹掉了。原著中的仙氣沒了,幾乎成了世俗化的貴族公子小姐戀愛、婚姻故事。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整部小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五回,而這最重要卻沒拍,沒有拍太虛幻境,例如探春遠嫁這樣印象中不錯的劇集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如果加上神話,意境會更美妙更詩情畫意。說什麼封建迷信,說什麼技術達不到,我是不信的,此前很多神話故事片都拍得很好。
  • 周汝昌等 《新解紅樓夢》 01-03
    ,但是,作為紅迷的我們是不是想更加想要了解紅樓夢呢,本期百家講壇做客多位專家學者為您新解紅樓夢,從多位視覺來發下紅樓夢的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聽聽吧。(上)-蔡義江5、《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下)-蔡義江6、漫話寶黛釵-李希凡、張慶善、孫玉明7、是是非非王熙鳳-周思源、呂啟祥、丁維忠8、大觀園裡的丫鬟們-李希凡、蔡義江、卜鍵
  • 越劇《紅樓夢》展映,紅學名家做導賞
    12月20日,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與廣大讀者一起分享《紅樓夢》這部名著的藝術精華。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是第一部將古典名著整部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原著的浪漫主義色彩被抹掉了。原著中的仙氣沒了,幾乎成了世俗化的貴族公子小姐戀愛、婚姻故事。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整部小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五回,而這最重要卻沒拍,沒有拍太虛幻境,例如探春遠嫁這樣印象中不錯的劇集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如果加上神話,意境會更美妙更詩情畫意。說什麼封建迷信,說什麼技術達不到,我是不信的,此前很多神話故事片都拍得很好。
  • 傳播紅學經典 提高人文素養——走進巴中市紅樓夢學會
    向前收藏的十二種古本《紅樓夢》影印本說到《紅樓夢》的版本,向前介紹,這裡說的版本指的是抄本,研究版本的意義在於弄清成書過程,去偽存真,讀到最接近曹雪芹原文的文字。「抄本全憑手抄,成本很高。目前發現的《紅樓夢》抄本有十二種,我把這十二種抄本的影印本全部收齊了,非常珍貴。」向前說,另外重點介紹兩種活字本: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書屋活字本)、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萃文書屋活字本),這兩個印刷版本對於《紅樓夢》的傳播普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10版《紅樓夢》播出十年未能翻身?它從未被觀眾公正對待
    2010年9月2日,由李少紅執導的50集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在安徽等兩家衛視首輪上星播出,至今已十周年。無需避諱,它的口碑至今仍然落下風,豆瓣評分只是過了及格線而已。這個口碑形成的原因很複雜,有紅學派系之爭的緣故,有觀眾審美習慣和接受度的原因,更有過往其他版本在觀眾心中分量對這一版本產生的影響……和這些因素相比,這部劇本身的質量好壞都似乎不再重要了。
  • 2010版《紅樓夢》播出十年未能翻身?它從未被觀眾公正對待
    這個口碑形成的原因很複雜,有紅學派系之爭的緣故,有觀眾審美習慣和接受度的原因,更有過往其他版本在觀眾心中分量對這一版本產生的影響……和這些因素相比,這部劇本身的質量好壞都似乎不再重要了。,也是符合原著精神的。
  • 《紅樓夢》版本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擇?這五本書推薦給你
    ,對於很多讀者來說,實在難以選擇,不知要買哪本才好。第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120回本 上下兩冊)就原著而言,目前市面上的版本多達數十種。有一年上海書展,我專門拍下了不同版本的紅樓夢原著,最後數了一下,多達近40種,這還不包括古抄本和脂批本,這也給許多初次接觸紅樓夢的讀者帶來了選擇上的困難。
  • 八七版的紅樓夢最經典,為什麼偏偏選中陳曉旭飾演林黛玉?
    不過八七版的紅樓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絕不單單因為演員和原著人物的高度匹配。更是因為這一版紅樓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那個年代所能達到的極致。為了讓作品更貼近原著,劇組請來了紅學家周嶺、劉耕路和周雷擔任編劇,還成立了一個陣容強大的專家顧問團,其中包括紅學家王崑崙、周汝昌、著名作家沈從文、曹禺、書畫家啟功等近二十位大師級人物。
  • 87版紅樓夢導演「犯了個大錯誤」,最近這幾年他才發現…
    88歲的他精神不減,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他執導拍攝這兩部作品的幕後故事。王扶林導演。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要拍就拍《紅樓夢》」開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動因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用王扶林的話說,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躍躍欲試,想做出一番成績來。
  • 等了4年,這本升級版《紅樓夢》太可了!
    時隔 3 年修訂,這套書全方位升級,依然是青春版的經典,卻又更耐讀、更漂亮:青春版《紅樓夢》典藏款讓紅樓夢在年輕人中流行·禮盒裝,煙粉現代水墨書封·全3冊(共120 回),全面升級編校·含3個導讀周邊:大觀園全景圖+書籤+小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