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新時期以來,體育在建設健康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不僅關乎人民幸福,也關乎民族未來。
在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進程中,城市作為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應當如何積極融入大局當中,深化體育改革,更新體育理念,承擔好這一重任? 近年來,深圳市龍崗區積極轉換理念並與國際接軌,通過引入PPP模式用好大運會體育場館,走出了一條科學並充分利用「後運動會效應」持久發力,力促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多維發展的創新型道路。
俯瞰龍崗大運場館
跳出「蒙特婁陷阱」
舉辦高規格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對城市形象和功能提升的意義不言而喻。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舉行,其主場館與大運村所在地就在龍崗,為這個深圳曾經的「後發展區域」留下了寶貴的體育硬體設施,也為該區體育事業發展走上快車道帶來了契機。
然而,如何在賽後妥善運營和有效利用大型體育場館,保證場館不被閒置,是所有舉辦過大型體育賽事的城市必須面對的「世界級」難題。這個困擾過日本長野、加拿大蒙特婁、澳大利亞雪梨等眾多城市的「蒙特婁陷阱」也同樣一度困擾著龍崗——大運會結束後,大運場館歸於沉寂,僅體育場、體育館、遊泳館的維護費一年就高達6000多萬元,其中體育館每開燈8小時,所需電費就高達2萬元。
如何讓城市在「後運動會時期」不只是留下宏偉的體育建築,而是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這一寶貴的社會公共資源,真正惠及城市體育事業的長期發展?改變公益性與經營性脫節、場館規劃建設與賽後運營脫節、運營管理隊伍與市場開發脫節的狀況是破題的關鍵。
NBA中國賽(深圳站)現場
2013年,在考察了眾多城市體育場館運營案例後,龍崗區政府大膽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新性採用競爭性公開選聘引入運營商的市場化運營模式,並與運營商籤署ROT協議(即「重整一經營一移交」協議),最大限度保證其公益性。
根據協議,大運場館每年開展的各類公益、準公益、商業活動、高級別賽事、公共開放和免費開放日數量等都有了具體的協定。截至目前,大運中心已成功引進並舉辦高端賽事和品牌文化活動150多場;全年365天對廣大市民開放足球、籃球、羽毛球、桌球、遊泳等全民健身項目。通過市場化運營,大運中心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利用,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於2015年被國家發改委作為PPP(公共私營合作制)項目案例列入經典項目庫。
法國超級盃現場
「扎堆」引入高端賽事
NBA中國賽(深圳站)、法國超級盃足球賽、北美冰球聯賽、世界無人機錦標賽、中國網球大獎賽、CBA聯賽、中超足球聯賽……近年來,累計有150多場國際、國內著名的高端賽事紛紛選擇龍崗作為舉辦地,龍崗成為全國舉辦高端賽事最多、最密集的城區。中國球迷不出國門、龍崗球迷不遠「家門」,就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世界頂級賽事。「看球,來龍崗!」如今,這句話已經逐漸成為深圳甚至珠三角球迷們的一個共識。
北美冰球聯賽
此外,龍崗區還與省市體育部門及社會體育俱樂部合作,吸引深圳佳兆業足球隊、深圳馬可波羅籃球隊落戶龍崗大運中心,掀起龍崗足球、籃球運動新熱潮,形成熱門體育運動龍崗品牌。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劉德平告訴記者,高端賽事不僅使龍崗體育在深圳及周邊城市的影響力與輻射力進一步增強,也讓深圳的國際化程度、城區形象及知名度有了進一步提升。
高端賽事也使大運中心也在近年逐漸成為了一塊擁有不小名氣的「金字招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端體育院校、機構進駐。2017年,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全球第一所全日制足球學校宣布落戶龍崗;龍崗區引進國家女子冰球俱樂部並承辦北美冰球聯賽,協力建設2022北京冬奧會冰球備戰中心,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北冰南展」的號召,打造深圳冰球產業新城名片。
2018年,深圳市龍崗區獲評「廣東省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深圳大運中心及NBA中國賽(深圳站)分別獲評「2018年廣東省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及「2018年廣東省體育產業示範項目」。
強力帶動體育相關產業
體育賽事的舉辦帶動交通、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相關產業鏈,以此產生就業、拉動經濟,龍崗正在抓住這樣的市場機會。通過賽事的吸引力與輻射能力,實現體育旅遊融合發展,也已成為龍崗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劑「良方」。
世界無人機錦標賽現場
一個典型例子是法國超級盃——這個「全民現象級」的體育盛宴。佳兆業文體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法國超級盃41237名觀眾刷新了深圳足球最高觀賽人數,輻射總人次10億人,社會經濟價值高達2.1億元。同樣在大運中心舉辦的2018世界無人機錦標賽,社會經濟價值則達到了2.5億元。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龍崗區高端體育賽事活動觀眾人數年均超過100萬人次,帶動龍崗中心城區酒店、景區、商貿等行業聯動發展,2018年龍崗區實現旅遊總收入77.88億元,同比增長9.2%,體育產業正在成為龍崗經濟新的「風口」。(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文婷)
[ 責編:張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