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宮廷史詩權謀劇《大唐榮耀2》正式定檔4月3日。第二部單人劇照搶先曝光,劇中人物多眉頭緊鎖,表情沉毅,各大反派神色各異,舉手投足都透出鮮明性格,似乎也映照了第二部更加凝重緊張的故事情節。
劇中塑造的一代才女沈珍珠的結局又會是如何呢?歷史上確有沈氏其人,可關於她的歷史記載寥寥幾千字,且在安史之亂時不見了蹤影。
人 間 已 無 沈 珍 珠
文丨阿蛙
電視上《大唐榮耀》如火如荼,我也惡補了原著小說,哭成傻逼,把我家狗子嚇壞了。
原作者寫這篇文是在十年前,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她經歷了什麼,在這樣一個故事中放逐自己,作者的才情、心性一覽無遺,整個人是那樣的伶俐、通透,活得明白,整個故事帶著一種蚌病成珠的痛楚。
《大唐榮耀:珍珠傳奇》是個大女主故事,文中的廣平王、安慶緒、默延啜,是沈珍珠生命中三個非常重要的男人。這三個男人是三股力量,亂世之中,不停推搡、拉扯著她在歷史的洪流中沉浮。不能自主的時代,人是多麼無奈;所以,命運的小咽喉,誰都想掐一把。
有些話不吐不快,先來說說安慶緒。我這人是有竹馬情節的,幾乎要捶胸頓足,安老二啊安老二,很多東西你就這樣錯過了呀!
可能有些人會說,如果沈珍珠不同意,就算安慶緒一廂情願,又怎麼會有將來,強扭的瓜不甜呀!
可是我想說的是,「強扭的瓜不甜」這句話應該由最初的沈珍珠來嘆息。
安慶緒是什麼個性?原著中,他一出場就懟天懟地,全宇宙人都欠了他錢的模樣(電視裡也這德行)。幼時沈珍珠對他的好,他亦有所感念,卻一絲一毫沒有有所表現出來。無情未必真豪傑,青春期遲鈍的男生,應該判刑呀,無妻之刑!
電視中女主說出「我一直把你當哥哥」的這話時,我是翻了個白眼的。為了凸顯廣平王的男一號地位,編劇做了改動,有了一句這麼綠茶的對白。在編劇筆下,一切情敵在女主心中的影子都須得斬草除根,哪怕這個情敵在原著中已經親自動手,把沈珍珠心中那根朦朧的小草給拔了。
可是原著中,安慶緒和沈珍珠是一段悲劇童話《海的女兒》。當時安王子掉進水裡灌了個飽,是沈小人魚把他推上岸,送上了慕容林致的船。安王子一睜開眼:我是誰,我在哪,我要上哪兒去,我雖然是個雄才偉略心懷天下的男子漢但我一定要對救命恩人以身相許……
在原著的故事一開頭,慕容林致欲嫁建寧王,安慶緒痛不欲生。沈珍珠看在眼裡,心中的嘆息和苦澀,是沒辦法講出口的。
原本,安慶緒喜歡的,應該是她呀。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受了另一人的恩惠,她已經決定,要嫁給廣平王。
假如,只是假如,幼年時候的安慶緒一早對沈珍珠剖白心跡,沈珍珠是否會鐵下心來跟著他,力拒韋妃的(輔佐廣平王)要求呢?
電視黨心中,冬珠夫婦不可拆。可是原著中,少女那微妙的心性,卻描寫的是那樣真實。作者筆觸克制,但是我能體察得到,這不是我多心。
沈珍珠和慕容林致,對安慶緒而言,一個是親戚家的孩子,一個是自己學醫的師妹,原本是一樣的,突然有天,他對其中一個女孩的感情升華了,另一個女孩的心中,百般滋味,難說清道明。
這意味著什麼?
我原以為自己只拿你當朋友,直到你喜歡上別人,我才覺察出,自己對此不能無動於衷。
最初的沈珍珠是這樣,日後的安慶緒又何嘗不是?
安慶緒就像在鬥地主的那個地主,原本一手好牌,可以順順噹噹贏個滿貫,可惜誤判雙王分家,率先打出一對2之後,來了個一根3插底。看得我唏噓不已,這是永遠的插底啊……
之後,安慶緒的所作所為,叛唐也好,弒父也好,掀起的這股血雨腥風,都是在為一段已經錯過的情緣力挽狂瀾。他並非是胡攪蠻纏,一廂情願,他只想奪得最大的力量,以此來回天,回到若干年前湖州吳興沈珍珠的身邊。
但是,這只是一個五更雞啼的迷夢。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為路人。
廣平王是男主,文中對他的描繪多體現在氣質上,「沉穩」 「身形適中」,絕不像某些小言中描寫的修長、挺拔,對外貌各種溢美,所以任嘉倫的形象是十分合適,既沒有拔高,也沒有損害,簡直是從書中走出來一樣。
關於作者在廣平王的描繪上,我可能又成了作者的無腦吹,她寫得太好了,太真實了,一個多情的帝王預備役,該有的深情他一分不少,超出範圍之外的深情,一分都無。
這個範圍,就是他作為儲君的「度」。他為了權謀所作出的取捨,讓人不免寒心,可他身不由己,萬分苦楚,又讓人不得不原諒他,這就是作者的本事。她用詞的微妙,讓人不得不欽佩。
說到廣平王,就不得不談作者筆下的大唐宮廷。
故事發生之時已到了天寶年間。「天寶」的年號,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隱痛,因為它吹響了一個衰落的號角,最輝煌的時代,就要過去了。
沒有不落的太陽,沒有不朽的神話,大唐的榮耀,也是如此。
一個皇孫,一個準太子的準太子,就像一個永遠只能考第一的好學生。保送的名額只有一個。在他爺爺、爸比掛掉之前(且掛掉的順序不能出絲毫差錯),他就算考一百個第一名也沒用,他只要有一次沒考到第一,就會被人拉下馬,就算他輸。
若非歷史不可更改,結局已經寫好,看原著的時候,我幾乎懸心到死。到處都是明槍暗箭,令人猝不及防。和常見的宮鬥不一樣,這篇文章中,對老年唐玄宗、唐肅宗的刻畫,讓我體會到了帝王的有情,與無情。
人的衰老,老而彌堅、老而多情、老而無奈,老而所迷、老而所悟、老而睿智、老而所容、老而所懼……在唐玄宗李隆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那時候還很年輕呢,只是個剛對人生有所領悟的大姐姐,對李隆基筆墨不多,卻為大家展現了一個豐富精彩的帝王老者。
他豈不知楊國忠弄權之害,但對崔彩屏的愚蠢,依然報以長者的寬容;他豈不知李林甫為禍,牽制楊國忠罷了;他豈不知膽怯太子的真面目,隨他去算了。
而若無這場安史之亂,廣平王估計早被他爹給砍了,原來父子之間,忌憚到如此地步!
唐肅宗自己做了多年的太子,估計比任何人都明白「老而不死是為賊」,皇帝爸爸若總不死,當兒子的該有多心急,所以他特別害怕自己兒子也這麼想。兒子太能幹,當爹的也怕怕呀,隨時把自己幹翻,何況萬一孫子太有用,爺爺越過不中用的兒子,直接傳位給孫子,又怎好?他既能靈武稱帝,架空玄宗,他的兒子亦可有樣學樣,他方為君。
面對皇位,親爹、親兒子,都是對手。無怪他寵幸奸臣、惡妃,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只有他們,才會一心一意仰仗自己呀。
當初他做太子時的懦弱與謹慎,我見猶憐,可當他成為皇帝之後,分外殘忍。這和我單位的一個領導太像太像了……他當初被一號領導打壓的時候,處處忍聲吞氣,悽慘到我這個小兵都同情,待日後揚眉吐氣,卻是比誰都殘忍,整肅之心比誰都強烈。歷史是一面鏡子,是人類共同的回憶,多看看歷史,你生活中的疑問,會找到答案。
殺兒子是一種風氣。「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這是前朝太子李賢的一首詩,農夫摘的是黃瓜,帝王家摘的是皇子們的腦瓜呀。原來皇家大樹並非越繁茂越好,這之間的鬥爭,全然悖逆人倫。
對廣平王的描繪,太見作者功力了,他的足智多謀,他的斷舍離,他的愛恨欲,都刻畫得讓人十分服氣。而沈珍珠的反饋,也從未讓我失望。原著中沈珍珠的聰慧,通透,從未造成各種狗血愚蠢的誤會。若作者沒那個水平,是斷不敢染指沈珍珠這個神仙人物。
有一萬次想離婚,想下鶴頂紅(並不),但最後見他深陷死地,卻又魂牽夢縈,不得不出手相助。甜蜜只是序幕,矛盾才是相處的常態。
我要把葛勒可汗放在最後來講,啊,心胸寬廣,坦蕩又深情,大智大勇,仿佛天神一樣的男子,出現在沈珍珠每一次需要他的地方,廣平王對他嫉妒的要死不是沒道理的,每次在最危險的地方,拯救沈珍珠的都是默延啜,而不是那個不得不將心放在前線的廣平王啊。
這種大漠雄鷹一樣的人物,他給我的感覺就像一片大海,寧靜又深邃,多情又溫柔,狂暴起來卻又有著毀天滅地的力量,他為沈珍珠留著一個永遠可以靠岸的港灣,他是她生命中的一個小島,人生荒漠中的一片綠洲。得此男子,女復何求。
然而,沈珍珠卻總惦記著那個她挽救過多次的原配廣平王。
也許對一個女人來說,你救她十次,不如被她救一次(默延啜:啊啊啊啊,我也被你救過一次啊!),這就是母性,母性一旦被激發,那真是九子鬼母一般的力量啊。
「被需要」,我一直覺得這是廣平王最終贏得沈珍珠的制勝法寶。
在看原著的時候,我多次希望看到沈珍珠奔向默延啜的情節,然而,藍顏薄命,默延啜這種天神之子,也會有鷹落的時候啊,天不假年啊……廣平王你運氣真好啊,你最強勁的情敵就這樣被人算計死了。不甘心。
然而,直到故事最後的結局,讓我哭成狗,廣平王的深情,深藏不露的神情,像他自己摘下頭巾的那刻一樣,我才得以看清全貌。其實在那時候,我才真正原諒他。我才心甘情願覺得,沈珍珠和他在一起,並未辜負她那一場愛戀。
蓋棺定論的愛情。直到最後一刻,我才知道他的心意。
他身為皇子,身上背負的東西自不必多說。普通人捨命殺敵,為的是建功立業,而他捨命殺敵,只是為了活著。他沒有退路,行差踏錯,就萬劫不復。李倓的下場在前,刀在頭上,並非你做個閒散王爺就能逃脫的,李俶的身份註定讓他沒有退路,一旦落下風,連家眷也無法保住。
沈珍珠理解他,卻不太想去原諒。
擦擦眼淚再說說故事中的女孩子吧,作者身為女性,對亂世女性的悲憫,可謂菩薩心腸,但人物的命運,又讓她手段霹靂,是個大後媽。
電視中的崔彩屏可恨可惡,但在故事中,原作者筆下,卻也只是個權勢暴風中的受害者。原本資質不佳,可借楊國忠、楊貴妃之光,她誤以為自己也能發光;當太陽隕落,黑夜來臨,世態的炎涼,就在她身上得到了體現,她的命運,幾乎是必然。歷朝歷代,這樣仰仗家族力量逞威的女孩子,一朝靠山倒,悽慘之至。將她千刀萬剮的,正是當初對她阿諛奉承之輩。
慕容林致,一朵被風吹雨打損壞的花,卻又沐風櫛雨地站了起來,浴火重生,成為參天大樹,終於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令人神清氣爽。原著中慕容林致的命運走向,坎坷卻又動人心弦,令人牽掛,電視裡估計不敢這麼演……發生這些事後,我和沈珍珠的心態一模一樣,一看到建寧王出場就翻白眼,直到最後,李倓用命來償還了錯誤。既然人已經死了,那就原諒他好了。
張涵若,原著中美豔得沈珍珠見了也自嘆不如的女孩子(在電視劇中變成獨孤靖瑤了),最後卻是死於心碎。再怎樣強悍,得不到所愛男人的心,也是枉然。寵不是愛。到最後,真相會讓你痛不欲生。
薛紅線,嬌憨可愛,這位傳奇女俠與奸臣薛嵩之間,一段奇妙的父女情緣,也讓人慨嘆。
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
關於沈珍珠,確有其人,可史書中的記錄只有寥寥千字,但作者筆下犖犖大端,對神態、心神寫得細緻入微,讓人跟隨女主度過了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最後掩卷常思、慨嘆。
如今人間已無沈珍珠,卻世上還有千萬女子,或聰慧,或深情,或倔強,或一往情深,或急流勇退,她們會遇上各色男子,或死纏爛打,或懦弱怕事,或深情藏匿,但最終,都會走過一段屬於自己的獨特情路。
我一直在翻看作者以往的東西,希望能探究她想要表達的真相。可一種米養百種人,百種人有又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可能永遠窺探不到作者的真意。
心中有千言萬語,可最後寫出來這番鬼樣,想要再看一次,卻被虐得內傷未愈。原著真是一本值得時時翻看的好小說,作者君值得表白,也值得被拖出來遊街示眾……
《大唐榮耀》改編自滄溟水《大唐后妃傳之珍珠傳奇》,在豆瓣上一直保持著7分以上的好成績,相關話題也數次被刷上熱搜榜,不難看出其在製作上的優良基因。
▲滄溟水 著
貴為儲妃的沈珍珠,清婉雋秀,麗質天成,廣平王李俶,丰神俊朗,霸氣多情。二人一見傾心,刻骨相戀。李俶對珍珠愛如珠玉,呵護備至。但君王的愛情,沒有恆常的主題曲。在安史之亂的兵馬亂世中,在爭權奪勢的宮廷暗戰中,珍珠以薄柳之身,承載命運的跌宕與流離。她願意與夫君共同進退,雖屢遭喪亂,仍甘之如飴,毫無怨言;但她無法承荷他的猜疑、欺瞞與背叛。珍珠想要的,只是一份恆久如新的情;李俶不能捨棄的,除了她,還有這錦繡江山。從煙波浩渺的太湖畔,至富麗繁華的長安城,再到朔漠無邊的回紇,陰冷孤桀的少年玩伴安慶緒、睥睨天下的夫君李俶、聲威震世的回紇可汗默延啜,在她的生命中交錯出現,對她深情拳拳、不離不棄。一程煙水,萬重羈絆,沈珍珠柔情千斛,情歸何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