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牌美劇迷來說,有一個消息值得慶祝——「包小強」回來了。昨日,美國媒體披露,FOX電視網正在和基弗·薩瑟蘭商量檔期,將他的代表作《24小時》延伸出13集的迷你版,這是2010年《24小時》結束長達8季的壽命後,該劇首次有了衍生作品。
提出這個想法的製作人名叫霍華德·高登,現在正在製作熱門反恐題材美劇《國土安全》。據悉,高登希望新版《24小時》以全新故事展開。而原計劃2012年推出的電影版,雖然已有劇本,但因預算問題,幾次都未能開機。現在新版電視劇重啟,也宣告電影版徹底「沒戲」。
基弗·薩瑟蘭憑八季《24小時》全球名聲大噪,在中國更獲得暱稱「打不死的包小強」(這個名頭可比《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早上好多年),但他在好萊塢電影裡的號召力還是一般。2010年之後,主演過4部電影,只有2011年坎城電影節參賽片《憂鬱症》還有點影響力,但票房不佳。他最近的作品將是明年上映的《龐貝末日》,該片由《生化危機》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講述古羅馬龐貝古城被火山毀滅的故事。分析人士認為,基弗·薩瑟蘭的大銀幕號召力不足,也是福斯公司遲遲未下決心開拍《24小時》電影版的原因之一。
消息
儘管《24小時》回歸在即,對於薩瑟蘭和劇迷而言,是個好消息,但同時還有一個壞消息。由他主演的電視劇《接觸未來》(右圖)因為收視率不佳,第二季第13集就被提前「大結局」。而砍掉《接觸未來》的20世紀福斯電視部門也希望通過重啟《24小時》贏回收視份額。
■ 回顧
9·11後最成功的類型劇
《24小時》在美劇歷史上堪稱裡程碑作品,創新式提出「實時」劇集概念,即每一季講述一天發生的故事,每一集描述這一天內每個小時發生的事件,而一季的24集就涵蓋了一天的時間。劇中頻繁出現滴答作響的數字計時器,向觀眾提醒時間在一分一秒流逝。此劇在美國電視臺首播時需要插播廣告,除去廣告時間,每一集實際上約為43分鐘左右。在廣告佔用的時間裡,劇情仍在熒幕後繼續,只是被設定為不重要的情節而不被展現,這樣加上廣告時間,每集剛好進行一個小時。
全劇以特工傑克·鮑爾為主角,講述他與反恐局(CTU,Counter Terrorist Unit)對抗在美國本土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中間CTU涵蓋雜紛的人事關係以及配角的個人生活,同時也將美國權力核心的政治鬥爭牽涉其中。2001年年底,第一季開播,時值9·11事件發生幾個月,故事題材對應觀眾情緒,隨即引發收視潮,曾被FOX評為年度最佳電視節目,前三季故事收尾呼應,渾然一體,2004年,《24小時》囊括艾美獎十項提名,並拿下最佳劇本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