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的時候,平臺咣咣給我發了五張券,等到下單結算的時候發現,除了一張新人券能用,其他的什麼滿減券,什麼單品券、還有立減券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還是不能立即使用。」脫口秀演員龐博直言。
5月15日晚,在雲集五周年慶典上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吐槽小會」。吐槽小會上,邀請了來自綜藝節目《吐槽大會》的李誕、王建國、龐博等吐槽大咖以及會員代表、員工代表,從消費者視角、內部員工視角度犀利幽默地「吐槽」包括客服響應慢、物流不夠快、優惠券過於複雜等各種問題。
雲集「吐槽小會」
最後,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登臺,公開回應嘉賓們的吐槽。成立5歲的雲集,敢於「自黑」、直面吐槽,自信而從容。
不止雲集,這些公司也敢被「吐槽」
實際上,這不是企業第一次舉辦類似的吐槽活動。
去年,出行巨頭滴滴曾數次舉辦「七嘴八舌吐滴滴」這樣的企業「吐槽大會」,邀請嘉賓犀利幽默地吐槽了用滴滴打車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排隊時間太長、定位不準、導航不準、司機「無理」取消訂單等問題。活動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與員工面對面聽取意見和建議。對此,滴滴CEO程維曾表示:吐槽會就像照鏡子,可以讓滴滴形成有更多開放反省思維的團隊管理基因,也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聽到市場更多的真實聲音。
無獨有偶,在去年雙11,蘇寧易購也邀請到了4位脫口秀明星組成「最強段子手」組合,圍繞著購物、消費的話題,讓消費者在開懷大笑地同時,也了解到了許多關於蘇寧雙11的玩法及服務,將雙十一的「痛點」轉化為「笑點」。通過這樣一種幽默風趣的軟植入營銷方式,既提升了消費者對「廣告植入」的接受度,也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親和力,一定程度上促成轉化。
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登上「吐槽小會」。
近年來,脫口秀逐漸成為許多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娛樂節目。吐槽大會這種節目形式之所以能被那麼多年輕人喜歡,是因為通過「吐槽」這種年輕化的交流方式,不僅能夠帶來快樂,還能在犀利的言語中獲得思想啟發。
可以看出,選擇「吐槽」方式與公眾交流的這3家企業,都是直接面向用戶、與用戶密切聯繫的服務型企業。無論是「七嘴八舌吐滴滴」,還是雲集「吐槽小會」,企業能夠放低姿態傾聽用戶的聲音,以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去回應並且積極改進,這不僅是把用戶的體驗放第一位,同時也是服務型企業的自我完善途徑。
本次雲集五周年選擇以這樣「接地氣」的形式與公眾交流、回應反饋,在為自身形象加分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一個企業的責任、擔當與能力,更是體現出了管理層具有網際網路開放思維和遠大格局。
五歲雲集:傾聽吐槽,溝通用戶
事實上,雲集「吐槽小會」本身,就是一次與平臺用戶良性溝通的機會。從創立至今5年的時間裡,雲集可以說是一直被吐槽,一直在成長。而這次「吐槽小會」,也是五年來雲集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所有遭遇問題的縮影。
脫口秀演員、吐槽大咖李誕「吐槽」雲集。
2015年5月,剛剛成立的雲集處於起步期,商品品類、與品牌商的合作模式均較為單一,為了改進用戶體驗,雲集在供應鏈上持續深耕,不斷拓寬品類覆蓋、推動「人貨場」的高效匹配。上市之後,雲集不斷深入提升「精選」供應鏈勢能,去年9月,雲集開始試運營「潘多拉魔盒」,憑藉會員KOL進行社會化選品,推動精選供應鏈持續深化。
作為中國會員電商的創領者,雲集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和探索,在會員服務上持續深耕迭代,為平臺積累了千萬規模的用戶。過去一年裡,雲集調整了會員的註冊機制,允許滿足一定條件的試用會員轉為正式會員,準入門檻的調整,讓雲集會員的來源更加豐富多元。
歷經五年,雲集逐步實現了從0到1的成長。根據云集發布的最新財報,截至2019年末,雲集的會員數達1380萬,2019年實現GMV達352億元。而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讓雲集被譽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
此外,雲集還在社區團購、直播、物流等方面不斷的優化,在不斷收集用戶反饋的過程中快速優化迭代,逐漸成長為一個受到千萬用戶追捧和喜愛的行業頭部企業。5年的快速發展,雲集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在五周年的這個節點,雲集選擇以被吐槽的方式擁抱公眾,用直面現實問題的方式去進行自我革命,隨著雲集不斷聆聽用戶的聲音,不斷迭代產品,未來雲集的體驗也將會越來越好,只要能夠保持坦誠溝通,就能擁有客戶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