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而關注到了"神話三美"——金莎、張萌、白冰,很早之前有看過《神話》的一點點片段,僅僅知道金莎在裡面有出演,但整部電視劇從來沒完整看過一集,看到不少網友說"神話三美"承載了自己的青春云云,所以也比較好奇這部電視劇具體是說什麼。
前段時間剛好有空,就把這部50集大劇看了一遍。
從彈幕中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直到最後的大結局,評論裡依舊還有人在懷念素素,也就是金莎扮演的呂素。
要知道"神話三美"中,數金莎的戲份最少,在第8集就戛然而止,而且前三集她還未出鏡,她的戲份感覺像整部劇的小插曲,她的角色身份更像個不輕不重的配角。
但從網絡評價和彈幕提及次數來看,毫無疑問她是《神話》中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那麼,為何大家都如此鍾愛呂素呢?
是因為她對易小川的感情一往情深、捨生忘死嗎?
不全是。白冰扮演的玉漱、張萌扮演的小月其實都可以為胡歌扮演的易小川獻出自己的生命。她們中的任何一個碰到呂素當時的情境,也就是必須在易小川的命和自己的命中間做抉擇,應該都會像呂素一樣說出那句感人的話——"如果能用我的命換他的命,素素只會感謝天地"。
都能為自己的摯愛捨生忘死,為何呂素卻最得人心?
個人感覺最重要的原因是呂素對易小川的感情很單純、很純粹,符合大家對最美好愛情的期待。
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在遇到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時,她能拋開一切,不顧一切地追隨對方,即使在知道他並不愛自己時,依舊義無反顧,甚至心甘情願拿自己性命來交換對方的生存機會,這種愛純粹得就像一塊毫無瑕疵的美玉。
反觀玉漱和小月,她們也有愛的勇氣,但她們的愛有太多牽絆了,甚至她們的愛並不是那麼光明正大。比如玉漱,既然為了自己的國家,選擇嫁給秦始皇,就不該生出二心惦記著易小川,如此難免給人一種已為人婦,卻不守婦道之嫌。所以她和易小川的愛即使歷經千年堅貞不渝,但仍不符合大家對美好愛情的期待。
大家更希望是玉漱能掙脫一切世俗的束縛,與易小川相伴天涯,就像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樣,即使死也要化蝶雙飛,而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跟偷雞摸狗其實沒有兩樣,這不符合國人對美好感情的定義。
小月對易小川的感情也是一樣,明知易小川只愛玉漱,卻依舊對他念念不忘,好在她一直把愛藏在心裡,默默付出,所以大家對她的好感度還是優於玉漱的。但最後小月又找到了真愛,嫁給了項羽,做了虞姬,這對她是好事,但對觀眾來說,這份愛又不那麼符合大家想像中的美好愛情了。
完美愛情在大眾的眼裡是一見鍾情、青梅竹馬、誓死不渝、從一而終,怎麼能"見異思遷"呢?所以小月對於易小川的感情雖然也足夠偉大,但依舊敵不過世俗的一貫眼光。
大家喜歡呂素,是因為她身上承載了太多美好愛情的元素,雖然看起來不現實,但不阻礙大家對這種愛情的嚮往。即使誰都知道,感情是雙向的,易小川並不愛素素,這樣的感情儘管可以成全,但並不會圓滿。但who care?大家只希望有素素這種捨生忘死的追愛勇氣,或者有個如素素這般溫柔善良,死心塌地愛著自己的姑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