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華爾街日報》
看到這樣的標題,我想不光是我,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都會有一種「扎心」的感受。這個稱呼,是個中國人,都無法接受。
在全中國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華爾街日報》這種「落井下石」的操作,無異於在中國人的傷口上撒鹽。作為一名中國人,看了實在憋氣,正是因為這種無處發洩的憤慨,才讓我要為《葉問4:完結篇》拍手稱讚,可以說,當初看」辱華「新聞有多憋氣,看《葉問4:完結篇》的時候,就有多解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從《葉問》系列開拍到完結,葉問的每一次出手,都對得起「一代宗師」這個稱謂。要麼是為了救人,要麼是為國爭光,要麼是反抗霸權。當然也有純粹的「比武切磋,以武會友」的場面,但皆是「點到即止」。
所以說,從場面上看,甄子丹和吳樾的的PK,是「比武切磋」,只分輸贏,對決斯科特阿金斯才是「以命相搏」,要分生死。
「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我們中國的武術包含了儒家哲理,武德,仁也,推己及人,這是你們日本人永遠不會明白的道理,因為你們濫用武力,將武力變成暴力,欺壓別人」
如果不是三浦咄咄逼人,如果不是日本人恃強凌弱,我想在《葉問1》裡,葉問是不會和他比武的。當然編劇有意安排這場戲,弘揚國術令當別論。所以說,在《葉問1》裡,葉問的出戰,恰恰是為了「反戰」。
《葉問1》中,葉問有三場重頭打戲,除了三浦之外,還有廖師傅(陳之輝飾)和金山找(樊少皇飾),如果你夠細心的話會發現,這兩場打鬥,都屬於「閉門切磋」。而且都是在葉問擰不過對手的情況下進行的。但「閉門切磋」這個細節,還是體現出了這位一代宗師「點到即止」給人留顏面的大家風範。
僅從《葉問1》裡,我們就能看出來,葉問每次出手,絕非好勇鬥狠,見個高低的行為,不是為了「反戰」,就是為了和同行比拼專業技能,而且還得兼顧同行面子。
《葉問4:完結篇》,給了葉問足夠出手的理由,救若男就是最好的體現,這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也是根植於中華武者骨子裡的精神和氣節。
既然是動作片,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矯情的兒女情長,但是中國的動作片,之所以有別於國外動作類型故事,最主要的原因:中國的「武術」更多地體現在「止戈」方面。我們的大俠出手,不是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是為了阻止別人濫用武力。
且不說,歌連(高戰飾)那副囂張氣焰,不給人「留面」的態度讓人忍不了,他下重手打傷人,就已經違背了「點到即止」的做法。所以葉問的這次出手也是為了救人。這正是中國武者「仁」的體現。雖然為救人出手,但依然不改留有餘地的本色,想想如果詠春的殺招「標指」戳到歌連的喉結上。那可能歌連斷的就不是肋骨了。
整部戲,葉問始終奉承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態度,特別是在對中華總會的各位師傅,葉問表現出低調、謙和的姿態。當然這也不能說以萬宗華(吳樾飾)為代表的老師傅的態度是錯誤的。戲裡的洋人的確對華人不好,除了無知的偏見還有赤裸裸的人格侮辱。
我們倡導理性愛國,但是當你看到若男(李宛妲飾)被排擠、被欺凌,怎麼忍?當你看到巴頓(斯科特阿金斯飾)燒毀木人樁,怎麼忍?當你看到根哥為葉正上學求助老外,得到的確是一副趾高氣揚的鄙視,怎麼忍?當你看到李小龍(陳國坤飾)在表演功夫時,歌連卻說一臉不屑的說那是花拳繡腿,怎麼忍?當你看到移民局以莫須有的罪名帶走萬宗華的時候,怎麼忍?
你或許會說,我以上說的這些,不過是虛構的電影情節,或者會說,這種極力渲染排華情緒和種族主義,站不住腳。可反觀我們經歷過的抗疫,西方媒體赤裸裸的「汙名化」中國,外國人毆打華人,實實在在的現實中發生過。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我都在想,面對這種歧視、污衊和暴力,我們決不能忍。就像面對那個說出「黃忠狗」的巴頓,雙拳是最有力的還擊。
基於現實中發生的一切,我看葉問出手,有一種從莫名的「爽」感。這種「爽」爆了的感覺,是來自反暴、反歧視的解氣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前面我說過,中國動作片絕不簡單的為「打」而打,所以說《葉問4:完結篇》的賣點是」打戲「,但」看點「絕不只是靠那幾場硬核打鬥。其中涉及的父子情深刻的讓人淚目,行業選擇的問題也能引人思考。
葉問和葉正之間,在「擇業」上的分歧,其實是很多中國家庭存在的問題。葉問身上有著中國家長為孩子操心費神的責任感。但這種責任感,卻體現了一種」家長說了算「的專斷和桎梏。
若男與萬宗華之間,其實也有著一種傳統的中國家長式的束縛和溺愛。當然兩個父親說到底,都是為了孩子好。
如果說《葉問1》重點呈現葉問的「反戰」,《葉問2》是為「國術尊嚴」而戰,那麼到了《葉問3》,葉問與張天志(張晉飾)的較量,就是「宗派」之戰。說白了,就是專業技能高低的比拼。相比較前三部,最後一部在家國情懷、兒女情誼、國術傳承方面,更加的飽滿和豐盈。
人物方面,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用動作展現了一個行將遲暮,老態盡顯的武者形象。給人一種「問手」雖在,但已力不從心的感覺。吳樾的萬宗華固執中夾雜著男兒的骨氣,久居國外卻未忘本的中華赤子心,在對決巴頓時,那一身錚錚鐵骨,讓人為之動容。兩位武者的告別,也為整部戲畫上了一個美好的句點。總之,這是一部中國人都應該去欣賞的電影,也是《葉問》系列裡最好的一部佳作。
在這個關鍵時期,對於很多我們中國人來說,《葉問:完結篇》不應該只是甄子丹版葉問的謝幕演出,更不應該說它是一部「充斥排華現象」的偏激主義作品,因為在現實中,那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和政客們,還在排擠和污衊我們,我們可以忍,但忍無可忍的時候,就無需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