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推薦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原生家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我先來談談我自己,我父親是一個很強勢,脾氣又很大的人,而我母親的性格是唯唯諾諾,又比較軟弱,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我學會的第一件事是討好我的父親,我很害怕他,害怕他生氣,害怕他發脾氣,我又很怕我的母親,害怕她的冷暴力,我自小就學會了怎麼維持這個家庭岌岌可危的和諧與溫馨,小時候有一次他倆吵得最兇的時候,我直接蹦到了扔在地上的碎碗上,他倆終於停止了爭吵,直到現在我左腳腳心處依然留著那條分叉的疤。
從小到大在這種環境裡長大,大學我直接去了離家好遠的城市念書,有多遠呢?從家到學校做火車要兩天一夜,但有時候依然能接到我媽情緒不佳的電話,我挺累的,在這種關係裡周旋,我無法去質問我的父親,又安慰不好低落的母親。如今這兩人也分得七七八八,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我仿佛終於能松出來那口氣了。
整個家庭對我最大的影響便是我害怕婚姻,特別怕,我仿佛繼承了我父親的暴脾氣與母親的軟弱,我既怕在婚姻中我的暴脾氣毀了一個家,我又怕我的軟弱讓我永遠困在那個殼子裡。
前幾日看了董卿談論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她談到父親對她的苛刻程度,直到現在父親的影響依舊在影響著她。她說:「我要做的比別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覺得踏實。」
為什麼今天忽然談到這個話題呢?都源於最近看的一部漫畫《殺戮跟蹤》,在這部漫畫裡,我不想考慮吳尚宇是不是天生就有反社會傾向,至少在他的回憶裡,在他小時候和他媽媽要殺他之前,他都沒有表現過這種傾向,因此在我看來,這部漫畫中所有的悲劇與不幸都源於原生家庭。
吳尚宇是一個專門獵殺女性的變態殺人狂,他有著英俊的外表,在不知情的人的眼裡他溫柔又體貼,就像尹範在喜歡上他之後認為的那樣「所有人都很喜歡他。」
他冷靜又非常善於隱藏自己,在遇到尹範之後,我們知道他至少已經殺了五個人,製藥廠老闆的女兒,酒吧裡的那個大叔,與他同臺表演的女學生,尹範的親叔叔以及那個郭局長。而在這之前,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已命喪他手,但他的這種仇視女性的心理一定是在他媽媽死後,而他媽媽已經死了四、五年。
看漫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這得是一個智商多高的罪犯啊,在殺了這麼多人之後沒有留下絲毫線索,從一個細節就能看出吳尚宇的小心謹慎,在尹範割腕後,吳尚宇為了清理尹範留下的血跡用上各種清洗工具,並且責備尹範將血弄得到處都是,讓他受累清理,從這裡我們也能想像在地下室中發生的一切,別人的生命對他來說一文不值,而殺人唯一的苦惱可能只在於後續的清理,然而也不過就是像丟掉垃圾一樣,只不過在丟的過程中更加麻煩,就像他隨隨便便就殺了尹範的叔叔作為禮物送給尹範。
從漫畫裡吳尚宇的各種表現來看,他是一個情緒很不穩定的人,但他又能很合時宜地控制住,比如他一次次地差點殺死尹範,但又一次次地收手,比如他在與楊警官一次次的對峙中,好幾次他都想殺了這人,但又努力克制住。然而在漫畫後期,吳尚宇的情緒越來越崩壞,到最後,他甚至直接拿起刀要殺了尹範。
吳尚宇有多變態呢,在最開始時他讓尹範以另類的方式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讓尹範穿他媽媽曾經穿過的衣服,做他媽媽曾經做過的事,做飯,擦地,甚至在make love時母親不斷閃現的臉。
當吳尚宇愛上尹範,他愛的自私而又瘋狂,他想要將尹範永遠綁在身邊,他要將尹範變成他的同類,他邪惡地想著至死也要在一起,所以他引誘尹範殺了恩智,又帶著尹範來到他父親的拋屍地棄屍,而這裡也是吳尚宇一生的轉折點。
他模仿著他母親的行為,就像當初他母親領著他去拋屍時一樣,不斷對尹範強調人是他殺的,讓尹範穿著和他母親相同的衣服,路上一樣的蘋果,就像進行一個儀式,成為惡魔的儀式。
而最終吳尚宇將刀對向尹範,也正因為他發現原來尹範並沒有按照他預期的路線變成他的同類,他還是孤身一人,在利用手裡的屠刀自以為是地反抗,他忍受不了背叛,也忍受不了失去的滋味,既然如此,不如親手結束對他來說痛苦的相愛。
在剛看這部漫畫的時候,我私心的以為這是一部關於救贖的故事,然而在看到吳尚宇殺了尹範的叔叔後,我清醒了,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向陽而生與救贖的故事,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痛苦又邪惡的人。既然無法救贖,不如就此一起毀滅吧!
看第一二部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尚宇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那個家暴的父親,第三部我才知道是因為那個抑鬱而又瘋狂的母親,原來吳尚宇舉著的屠刀始終砍向的都是那個死了好幾年,然而一直影響著他的母親。
一個將自己的憤怒轉向兒子的母親,一個試圖用枕頭殺死自己兒子的母親,一個遭受家庭暴力後竟然選擇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母親,選擇與那麼小的孩子達成單方面的契約,自己身處地獄,也要拽著兒子一同在地獄中沉淪,在這種缺少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在家庭中唯一學會的事就是沉默與軟弱,知道了媽媽有情夫後的沉默,在媽媽被家暴時也是沉默。
在被尚宇爸爸鎖在地下室,即使大聲呼救也沒能獲得兒子的救援,面對尚宇的軟弱,尚宇媽媽自覺被相依為命的兒子背叛,於是在殺死尚宇爸爸之後她將刀再次朝向了兒子。
她各種心理扭曲地撩撥兒子,最後尚宇被他媽媽拖入地下室,他媽媽說的那句「你知道如何不用殺了他就殺死一個人嗎?」最終她媽媽成功了,她以相當病態的方式殺「死」了尚宇。
我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而當軟弱的人選擇反抗,他拿起的確是手中的屠刀,將自己送往一條滅亡之路。
在看聖誕特輯的時候,躺在嬰兒車裡的小尚宇,被媽媽領著的小尹範,我甚至想就這樣吧,不要長大了,讓時間就停留在此刻,沒有父親的家暴,沒有母親的報復,沒有那個「死」掉的吳尚宇。
當然也沒有那個經歷了一切苦難的尹範,他從小孤僻,沒有朋友,被叔叔侵犯後的做法是咬牙硬挺,好不容易有一個女生走進了他心裡,卻又無情的將他拋棄,他渴望被愛,但就像他的自白一樣,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如此對我。而這個世界最可笑的是,尹範得到的唯一的一點溫柔,一絲真心竟然來自於一個變態殺人狂。
尹範是一個軟弱的人,他從小的生長環境讓他學會了軟弱,讓他學會了看別人的臉色辦事,他會在怕得渾身直抖的情況下對著尚宇微笑,他會吃掉被自己下了藥的食物,他會看著喜歡的人困在火場,所以指望一個軟弱的人去救贖一個瘋子,也不過是一種奢望,愛能救贖一個人,是因為愛裡的兩個人都要很勇敢。
我覺得楊警官與朋友喝酒時說的話很對,如果在遭受了如此的對待後還愛上了那個施暴人,那這不是愛,這是一種病!
不過這就是兩個病人之間的愛,只是沒人知道這兩個病人得了什麼病,沒人問過這兩個病人發病的原因,在別人眼裡,一個是軟弱又畏畏縮縮的年輕人,一個是殺了父母,威脅公眾的變態殺人狂。
我有時也在想這兩人之間的到底是愛,還是只是在這冰涼的世界中擁有的唯一的依靠。就像在尚宇眼裡,母親與尹範的不斷重合;而在尹範眼裡,尚宇的那句「戀人」讓他仿佛找到了一個地方,孤獨的靈魂得以安放的地方,在尚宇那裡他想他是特殊的,他不知道尚宇愛不愛他,但他知道對尚宇來說自己是特殊的,於是他溺在了裡面。
所以在結尾處我還要問一句,一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呢?我的答案是就像漫畫裡那樣吧,吳尚宇始終無法走出他媽媽的陰影。
很多人說這部漫畫三觀不正,但我看來不是的,我們都是成年人,在看這部漫畫的過程中我們是有自身價值觀的,我們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而這部漫畫只是讓我們從一個殺人狂的角度去看這部故事。
長按識別二維碼
獲取更多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