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80 - 007原型
作者:霄羽 / 編輯:冷小軍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繫potereio
隨著「007」小說以及幾十部電影風靡全球,詹姆斯•邦德風流倜儻的間諜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半個世紀,007這三個數字已經成了間諜的代名詞。人們在感嘆邦德矯健身手和無數豔遇的同時也不禁要問,這個人物的原型是誰呢?
有人說,邦德的原型就是小說的作者伊恩•弗萊明本人。弗萊明二戰時期在英國海軍情報處工作,是個成績斐然的資深間諜。也有人說,弗萊明曾在泰晤士報上公開稱邦德就是威廉•史蒂芬森,不知是真是假。
這位威廉先生絕非等閒之輩,他不僅是英國諜報首腦,還是美國中情局的創始人之一,還曾在加拿大成立了「X訓練營」,專門培養秘密行動人員,堪稱間諜中的教父級人物。
不過,無論是弗萊明還是史蒂芬森,他們都不具備詹姆斯•邦德身上兩個最顯著的標誌性特徵——黑髮和風流。而真正具備這兩個特徵的王牌間諜,只有達斯科•波波夫,因此只有他才最有資格成為「007」的原型。
波波夫1912年出身於塞爾維亞一個富豪家庭,從小過著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因此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酒肉朋友。他學識淵博、風度翩翩,有著讓無數女性魂不守舍的魅力。
波波夫的情人有多少,恐怕他自己也數不清楚。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他30歲時,終於有一天仰天自問:我這輩子該吃的吃了,該玩的玩了,接下來要幹什麼呢?在一次朋友聚會時,他酒後吐真言,把自己內心的憂慮說給了旁人。
在他的一群酒肉朋友中,有個叫傑布森的小夥是為納粹服務的間諜小頭目,最近正在發展下線。在他看來,波波夫龐大的社交網絡很有利用價值,而這個正在迷茫中的闊少急需一份刺激的工作,於是對波波夫說:「我們老闆很看好你,怎麼樣,一起幹吧!」
達斯科.波波夫
果不其然,波波夫對此非常感興趣,就這樣在法西斯間諜組織那裡掛了號,以奢華的交遊生活為掩護,從上流酒會和高級沙龍裡搜集有關同盟國的小道消息。
實際上,這個眾人眼中的「傻公子」內心對法西斯充滿了厭惡。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傑布森第一次找他時他就猜透了這個傢伙的用心。波波夫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為反法西斯同盟效力的機會,他假裝答應德國人,取得他們的信任後趁機打入了德國情報部門內部。
早在加入德國情報組織之前,波波夫就跟英國的軍情6處(正是007的組織)接上了頭。英國情報頭子授意他主動給德國人提供一些真真假假的情報,同時大量搜集德國情報組織內部的機密傳給英國。至於待遇,隨時可以以「經費不足」為由從英、德兩家拿錢。
現在軍情六處的大樓
1941年7月,波波夫被德國人派往北美開闢間諜網絡,因為納粹在美國的情報網絡效率不高,需要波波夫去出一把力。臨走前,他的德國上司給他透露「日本可能要同美國開戰」。上司說這番話的目的是要提醒這個花花公子此行是去工作而非享樂,但他哪裡知道自己無意中透露出了一個重要情報。
波波夫在美國的公開身份是南斯拉夫新聞部駐美國特派員,但真實使命是誤導潛伏在美國的納粹分子,同時向美國情報部門及時傳達日本人要進攻的警告。
波波夫一到美國,恰巧碰到一個已經是當紅影星的老情人。兩人舊情復燃,立刻攜手跑到海邊度假。波波夫用德國人劃給他的20萬美元活動經費買了一棟大別墅,慷慨地送給了老情人。
好日子沒過多久,美國聯邦調查局盯上了這個囂張的間諜。儘管英國軍情6處已經提前打過招呼,可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還是看他不順眼,命特工直接闖進別墅,把波波夫塞到林肯防彈車裡帶走。
胡佛
老江湖波波夫很快恢復了鎮定,平靜地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然後要求見胡佛局長。胡佛答應接見,波波夫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報一股腦說給這位面目陰鷙的局長大人聽,甚至都分析到了日本可能進攻的目標就是珍珠港。
但是胡佛對此不屑一顧,拍著桌子破口大罵:「你跟所有的雙面間諜一樣,你苦苦懇求提供情報的是出賣給你的德國朋友,換取大筆的情報費,你這個無賴給我滾得越遠越好!」
波波夫覺再沒必要與這位剛愎自用的局長大人溝通,反正他的情報已經傳達到位,美國人信不信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不久後,波波夫回到了德國。
波波夫當間諜最輝煌的成就是在1943年策劃實施了「肉餡」計劃,成功誤導了希特勒對盟軍西西里島登陸的判斷。
盟軍要想登陸西西里島,最大的麻煩就是島上兩個令人生畏的德軍裝甲師。如果能想辦法把他們調走,對付義大利軍隊是不在話下的。從這個思路出發,盟軍聯合計劃參謀部提出了一個設想——搞點陰謀詭計,讓希特勒相信盟軍登陸的地點將是撒丁島或者巴爾幹。艾森豪對此擊節讚嘆,把具體實施的任務交給了英國情報機關。
艾森豪(右一)
接頭人聯繫了波波夫,建議他用假情報蒙蔽德國人。波波夫認為單憑自己的假情報很難讓德國人上鉤,最好再有一個更直觀的證據,然後再配合自己提供的假情報。他的計劃很快被批准,代號「肉餡」。
計劃是這樣的:首先英國人炮製出一個名叫威廉•馬丁的皇家海軍少校,身份是聯合計劃參謀部參謀。他身上攜帶有一份情報,即登陸西西里是佯動,真實目的在撒丁和巴爾幹。為了讓這一切天衣無縫,盟軍專門在醫院找到一具肺炎病人的屍體來冒充淹死的「馬丁少校」,因為肺炎會導致病人肺部積水,死因很像溺水而亡。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艘英國潛艇把「馬丁少校」的屍體拋出。經過計算,潮水會把屍體推向西班牙沿海。
計算無誤,西班牙軍方第二天發現了屍體,在公文包中發現了盟軍關於西西里登陸的絕密情報,很快給了德國間諜機關。英國人則裝出一副炸了鍋的樣子,外交部門頻繁活動,強烈抗議西班牙違反「中立」條約。
德國人不是沒有懷疑過情報有詐,可是英國人把一切細節都考慮到了,甚至連信件的郵戳和書寫習慣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毫無破綻。波波夫還故意出動德國在倫敦的間諜,搞到了當天的陣亡將士名單,威廉•馬丁少校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讓德國人徹底相信了「馬丁少校」的身份。
希特勒徹底信了,立刻把重兵調往撒丁島和希臘灘頭。墨索裡尼憑直覺認為盟軍還是會進攻西西里,希特勒則叫道:「直覺沒有用,我們得到了可靠的情報,情報!」盟軍不費吹灰之力踏上了西西里島,「肉餡」計劃圓滿成功。
傳遞了「不確實」的情報之後,德國人對波波夫的工作能力產生了懷疑,認為他過分沉迷酒色耽誤了正事。為此傑布森還專門找波波夫談過話,希望他振作起來,把心思放在為德意志的高尚事業而戰鬥上,結果波波夫用一張支票就堵住了傑布森的嘴。
波波夫儼然已是間諜大佬,不用自己衝鋒陷陣,而是靠發展的諸多下線提供情報來源。英國人之所以能容忍他揮金如土,是因為這種腐朽奢靡的生活對德國間諜有極大誘惑力,讓波波夫的策反取得極大成功,大量德國間諜都叛逃到英國人一方,讓德軍收到了越來越多的假情報。英國情報機關稱讚波波夫領導的小組至少牽制了7-15個德國師。
波波夫當間諜的黃金時期在1944年到頭了,德國方面認為幾年來他提供的情報錯的多,對的少,再也受不了這個風流種子的「無能」,蓋世太保將他送進了監獄。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
因為證據不足,加上希特勒的信任,蓋世太保沒敢為難他,波波夫沒坐幾天牢就被放了出來。這樣一來,雙面間諜是當不成了,再當會有殺身之禍。英國人考慮到他的巨大貢獻,決定把他保護起來。從此波波夫不再執行情報任務,也因此得以活到戰後。
波波夫本人的間諜生涯雖然完結了,可他建立的諜報網絡卻仍在運行,為盟軍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4年,波波夫出版了回憶錄。書中,波波夫講述了他被人跟蹤後溜進賭場豪賭的故事。據研究者稱,書中那個跟蹤他的男人就是伊恩•弗萊明。而波波夫這段在賭場中的經歷,也與首部007小說《皇家賭場》有著驚人的相似。
《007:大戰皇家賭場 》劇照
二戰期間,波波夫憑藉出色的個人魅力周旋於各個勢力之間,既巧妙地完成了間諜的任務,還享盡了人間富貴,毫髮無損地活到戰後,最終作為書本和銀幕上的不朽傳奇,永留世人的記憶之中。所謂人生贏家,說的就是這一類人。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