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周星馳:其實我是一個演員(講人物的故事)

2020-10-03 達哥故事

我,周星馳,大家一定都認識吧!1962年6月22日出生在香港,歷盡四十餘年的風雨人生,薄有微名。

一直以來,我的作品都是以輕喜劇的方式,詮釋著一個小人物努力奮鬥,最終會獲得成功的故事。這種表演習慣,一直持續到我之前上映的電影《長江七號》中,才告一段落。在《長江七號》中,我一直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建築工人,我也很努力,努力奮鬥卻沒有成功,因為知識和創造才是當代社會真正的力量。所以我才將我的兒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念書。我不相信什麼神奇的外來力量,即使在得到七仔的超能力幫助下,獲得再生的機會,我也清楚,自己依然是一個普普通通,努力賺錢,卻連家都養活不了的建築工人。

就是在拍攝《長江七號》這部作品時,我真正認清了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普通人的生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當我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很幸福,但因為我擁有善良、真實、人性、執著,和我所愛的人,這樣的我真的很帥。

許多人都認為我一定很幸福,有無數的名譽、地位、金錢、朋友和崇拜者。但其實我一直都不怎麼快樂!第一次表達這種心情,是在我的作品《喜劇之王》中,我曾經也用認真和執著的態度堅持著我的夢想,但始終都沒有人來欣賞。就是我在《射鵰英雄傳》裡,金兵甲、金兵乙真實生活經歷的寫照。那時,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每天都要和各色的底層人物一起生活,一起奮鬥,沒有成績,就算是混混,坐檯小姐,都可以忽悠你。當然,儘管那時的生活如此坎坷,卻也不妨礙我尋找自己的生活和追尋自己的夢想,不妨礙我和大家之間發生的那些情與愛。

但,真正訴說我的不快樂,是在那部被大家稱之為經典的《大話西遊》中,這部經典的喜劇,也是我對多年來人生的無奈和感慨的集中提煉。舉個其中的例子,大家也許就會看清楚我當時拍這部劇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還記得那段高潮的劇情嗎?至尊寶在老牛的婚禮上,去尋找紫霞,想勸說她騙取老牛的信任,拿到月光寶盒,然後讓至尊寶好去找他的至愛晶晶姑娘。沒想到,紫霞用她的七星寶劍抵著至尊寶的喉嚨,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我只有急中生智,編造了那個我人生中最大的謊言,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紫霞徹底地愛上了我。剛搞定紫霞,鐵扇公主和牛魔王又進來了,我只能將謊話一直這樣編下去。當時,儘管我欺騙了所有的人,但大家對我的表現只能用兩個詞來表達:高興、感激。在這個謊言裡,沒有人去計較後果,所以才會有後來的那段血案。這樣的劇情在此片中還有許多。現實就是這樣,當你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沒有人會來欣賞你的真實,好些時候,我都在違背著自己的初衷,把悲劇用喜劇的形式表達出來,大家笑得最開心的時候,都是我最不快樂的時候。我自己也模糊了我的初衷,不再計較謊言與真實誰更重要。

所以,我很欣賞俞敏洪校長的那段話: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地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這種心情一直伴我多年,直到遇到了《長江七號》,我才找回了那個久違了的我,所以,現在我真的很帥。我找到了自己,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真相,我就是一個演員。

相關焦點

  • 人物故事:劉曉慶:用作品打敗歲月(講人物的故事)
    6月14日晚,劉曉慶在佛山巡演《風華絕代》,開幕前,她和化妝師、其他演員於後臺「欣賞」著報紙上刊登的這段「新戀情」,「不由得對這種荒謬報導大笑出聲」。劉曉慶說:「我一生都沒有炒作過,現在我隨意說一個事或者貼一張照片,突然就讓自己成了『話題女王』,但沒有一個話題是我自己製造的。」
  • 娛樂圈人物誌-周星馳:我是一個演員
    在華人電影史上,如果說有一個演員能讓你將他和喜劇片劃上等號,不謙虛的講,那個人,只可能是周星馳。年輕的時候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周星馳在我眼裡都不過是一個演喜劇的,僅此而已。2003年,周星馳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心中只有一個問號,那就是,周星馳你憑什麼?是的,周星馳,你憑什麼呢?
  • 人物故事:孫儷:我比甄嬛要幸福得多(講人物的故事)
    最後我真是特別心疼甄嬛,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雖然她最後勝利了,但是她已經不是她了,其實一個人失去自我,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因為這不是她人生的坐標,這不是她人生的追求,但是一步步走到這,是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從角色矛盾和演員塑造來講,當然是越到後期演起來會越過癮。但從人物命運上說,我喜歡拿著笛子、蕩鞦韆的甄嬛,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時光。
  • 人物故事:林心如:其實我是理科天才(講人物的故事)
    有一次,劇組在新疆一個很偏遠的縣城取景,那裡有一座據說是建於宋朝的韻佛塔,看起來很高,但因為資料不全,具體的高度無人知曉。劇組裡的人動了好奇心,紛紛琢磨怎樣才能測量這座佛塔的高度。佛塔是受保護遺蹟,攀爬上去測量是絕對不允許的,劇組裡一幫人七嘴八舌議論了半天,也沒個切實可行的好主意。這時,林心如來了,她讓劇務取來繩子和鋼捲尺。
  • 人物故事:邱啟明:我只是一介莽夫(講人物的故事)
    「我挑主持人,要的肯定不是字正腔圓,而是有對新聞的理解力,有能力、有膽識表達自己的觀點。」王青雷說。那段時期,邱啟明對王青雷的要求是:「不管《24小時》被上頭如何牽制,你每天必須給我一條評論。」那時候,邱啟明心裡很平順,「為了那個平臺,我認為我做了應該做的選擇」——把八股式的導語變成自己的語言,聊天式的導語,還有評論隨時加,讓觀眾覺得親近。
  • 「凱叔講故事App」上線首部現實人物題材作品《先鋒人物之鐘南山》
    這部故事,記錄了鍾南山真實的人生片段。「凱叔講故事」主創團隊表示:「這部故事將帶領孩子們,體味鍾南山所經歷的苦難酸甜,感受危難之際鍾南山身上不滅的責任與擔當,希望這種精神激勵孩子成長。」保證趣味與真實,雙向原則並行鍾南山的故事,與「凱叔講故事」平臺上備受喜愛的虛構人物故事截然不同。他是真實生活在你我身邊的人,他的經歷是真的,他的歡喜與懊惱自然也是。
  • 人物故事:楊瀾:我的背後站著一個好老公(講人物的故事)
    一個推至臺前,一個退居幕後,夫妻倆各顯所長豈不更好? 此後,不管是出席商業活動,還是參加朋友聚會,吳徵都會不露痕跡地將楊瀾推到聚光燈下,自己則默默地做著各種準備和服務工作;每次商務談判,楊瀾總是處於主導地位,思維清晰,口若懸河,而吳徵總是充當著「諸葛亮」式的角色,為她出謀劃策。
  • 人物故事:「袁大頭」傅迦:聊聊夫妻那些事(講人物的故事)
    緣分就是近水樓臺與乘人之危傅迦出生在天津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是演員,母親搞曲藝,爺爺愛好京劇,家庭的影響加上後天的努力,高中畢業後,傅迦成為總政話劇團的話劇學員。一般來說,話劇男演員應該有一副好嗓子和英俊的外表,但很可惜,傅迦樣子總有些傻傻的,說話還有些大舌頭,齒音字總發不好。
  • 人物故事:龔宇:四十男人的不惑(講人物的故事)
    曾做到搜狐營運長、現為愛奇藝CEO的龔宇說,愛奇藝是他這個四十歲男人的「下一個九年」。「超過所有搜狐人做的視頻網站,和他們走不一樣的路,這是我的目標。」2009年6月,百度決定創建正版視頻網站奇藝時,要找一個「創業型公司CEO」,龔宇在候選人名單裡。當時的競爭異常激烈,那條長長的名單裡有100多個姓名,「估計除了馬化騰和張朝陽,網際網路界的高管人才都在名單裡了。」龔宇說。「你必須要佩服他獨到的眼光和過人的操盤能力。」業內人評價,龔宇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員「福將」。
  • 人物故事:鄭秀文:女人最大的功課是學會愛自己(講人物的故事)
    在許多人眼裡,鄭秀文是一個神話。但是她自己說:「回頭再看我過去的路,我覺得我更像一個笑話。現在,我不想做神話或笑話了,我要快樂地做我自己。」曾經一點都不愛自己,只愛那個「第一」2005年,鄭秀文拍攝完電影《長恨歌》後突然「消失」。電影票房不好無奈退隱?得了抑鬱症?爆肥無臉見人?絕症離世?人們對她的突然消失,打了無數個問號。
  • 人物故事:劉嘉玲:不卑不亢地經營著自己人生(講人物的故事)
    那時的她有一張嬰兒肥的臉,不會講粵語,作風和著裝都不夠「洋派」。所以她在報名參加無線電臺的藝人培訓時慘遭拒絕,遭到了本地姑娘們的譏笑,笑她這土得掉渣的大陸妹,竟然還做著成名的美夢。可是面對嘲諷,劉嘉玲卻沒有退縮。她用了一年時間學習粵語,然後順利考入無線電臺。
  • 人物故事:朱丹:感受人生正能量(講人物的故事)
    一個沒了媽媽,一個沒了爸爸,同樣的境遇,讓兩個家庭悄然接近。那個男人,媽媽對他不是沒有好感。高高的個子,相貌英俊,寫得一手好字,還會畫畫……可是,她擔心朱丹不能接受這個繼父。某個傍晚,這個高高瘦瘦的叔叔來到朱丹家,用他的大手一把抱起了朱丹,放在他寬寬的肩膀上,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丹丹,以後我做你爸爸好不好?」「好啊。」朱丹毫不猶豫地說。
  • 閒話周星馳(1)/《賭聖》:一個時代的誕生
    傳統喜劇主人公行為往往是道德驅動的,即使是市儈市民,結局也是利益服從道德,道德是人物與劇情最強推動力;《賭聖》的主人公的行為往往是利益驅動的,雖然主人公始終保留道德底線,但道德是被淡化的,取而代之的是成功、名譽、金錢、愛情的追逐與獲得。但是與當時泛濫的低俗商業片的純利益驅動比較而言,《賭聖》的主人公又是保持著道德底線的。《賭聖》的道德動力,是介於傳統喜劇與低俗商業片之間。
  • 人物故事:謝娜:給男人一點兒時間成長(講人物的故事)
    因為在別人看來,我比他有錢,有名氣,他是在借我上位。這對於一個自尊心很強的男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事情。事業處在低谷期的那兩年,他雖然非常努力地唱歌,認真對待每一次錄音、演唱,可就是遇不到好作品。那些日子他變得越來越沉默,我看著又心疼又著急,卻不敢流露出來,怕給他壓力。我所能做的,也就是陪著他。
  • 對著電影講故事的人:《默片解說員》(2019)
    看完這一部輕鬆的影片,可以了解到,在默片興盛年代的日本,這些解說員是自成一格的藝術家,為觀(聽)眾帶來了無窮的歡樂。這看似奇異的風格,其實植根於日本傳統戲劇文化之中。在日本能樂中的地謠,歌舞伎中的義大夫,文樂中的淨琉璃等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形體表演在前臺,其他人物負責聲音部分的表演。因此,構成人物角色的形體和聲音不一定是同一主體,這種傳統延伸到默片的「再創作」,自然順理成章。
  • 人物故事:李玉剛:命運的拐點掌握在自己手中(講人物的故事)
    1997年,他聽一個朋友說西安一家大型歌舞廳找替補演員,立即覺得是機會,馬上央求朋友介紹他去。結果,他憑著較好的嗓音被留了下來,但規定,沒演出時打掃衛生,每天40塊錢。這樣苛刻的條件,李玉剛並不介意,心裡想:「只要能讓我上臺就行!」近一年的苦苦等待,他終於捕捉到了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
  • 人物故事:高圓圓:理財需先過金錢免疫關(講人物的故事)
    然而,相對於其他當紅青年演員來說,高圓圓每年一兩部片約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確實有點少得可憐,這一切緣於高圓圓的理財觀,她坦言:錢夠花了就行,不一定要怎樣。 高圓圓信奉:理財首先要過金錢免疫關。保守投資房產,穩定賺小錢高圓圓是可人的,這一點單從她那雙清澈透明的雙眸就可以斷定。誰見過如此清純的女孩?
  • 郭德綱《未央宮》的唱詞究竟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上篇)?
    郭德綱作為一名「非」著名相聲演員,有著極高的相聲造詣,稱其為如今的相聲第一人也不為過。老郭不僅是相聲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就連他平時的採訪中時不時的丟個包袱,也能令人捧腹,根據他臨場發揮各種神反應的情況,粉絲們也戲稱老郭的腦袋是八核CPU!
  • 艾美提名演員和歷史人物像不像?(附2020艾美獎獲獎名單)
    今年的艾美獎有不少飾演歷史人物的演員獲得了提名。他們詮釋的人物中,既有英國女王,也有好萊塢經紀人;既有美國臭名昭著的校監,也有白手起家的非洲裔女企業家。這些歷史人物和其飾演者之間有哪些故事?劇中相似度能打幾分?
  • 《琉璃》中學如何通過人物構建一個好故事?
    花了三天時間看完劇,竟發現不少亮點:故事的設定,人物的設定,劇情的設定,懸念和伏筆,演員的演技等皆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看得人完全停不下來。尤其是人物的設定,我試著從寫作的角度來拆解這部劇如何以人物為主線推進故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