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紐西蘭中文先驅
2001年,由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電影《刮痧》,講述了中國爺爺為美國孫子用刮痧治病,卻被告虐待兒童的故事。在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大環境下,中國傳統理療方法經歷了被誤解、排斥,到接納、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隨著西方人對中醫按摩理療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相關方面的人才需求度也在不斷增加。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來自湖南懷化的按摩師Linda。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了紐西蘭。6年時間,她通過自己的奮鬥拿到了紐西蘭綠卡。如今,作為按摩店老闆的她,終於閒下來有時間講講自己過去的經歷了。
(左:陳醫生;右:Linda)
第一眼見到Linda的人,都會覺得她非常地質樸。大家印象中想要經營好按摩店這種服務型的生意,其老闆應該是如王熙鳳般精明能幹又能說會道的,但Linda卻有著自己獨到的生意經。2000年,她從職業按摩學校畢業之後,就去了廣州。獨自一人在千裡之外的陌生城市打拼,Linda面對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不服輸的性格讓她在廣州站住了腳,也練就了一身按摩理療的功夫。2008年底,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們,有人出國務工了。「世界那麼大,也想出國看看」的念頭開始在Linda的心裡發芽。想到的事情,就要行動起來做。過完年,Linda就找好中介,開始籌備出國的各項手續。2010年2月,她和老公就一起踏上了飛往紐西蘭的航班。初來乍到,出國的新鮮勁過去之後,就要計劃將來的工作和生活了。那個時候,中醫按摩技師在移民局的短缺技術名單上,可以申請移民。移民紐西蘭,成了Linda以前從來不敢想,但現在卻在一步步實現的目標。以前在國內,Linda可以不會英文。但要在紐西蘭生活工作,英文就是必備技能。為了突擊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Linda報名從語言班開始學習。不像別的留學生有父母的經濟支持,可以不顧生活開銷只專心學習。面對生活的壓力,Linda需要一邊讀書一邊上課。她說到:「最苦的那段時間,我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起來學習上課,一直到下午一點多。課程結束之後,我又要趕到按摩店去上班,一直上到晚上七八點。上完班回到家,還要繼續學習到半夜十二點左右。為了補貼家用,我還要做兼職代購,把零碎的時間全都利用起來了。有的時候,晚上學習結束了我還要給代購的貨品打包貼快遞單,忙著忙著天就亮了。」
如此忙碌的生活,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吃不消的。但Linda身上一直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她堅持了三年多時間。2014年,她完成學業畢業了。之後,她開始準備申請紐西蘭PR。努力生活的人,總會有好的回報。2016年,Linda一家終於拿到PR。對於移民來說,拿到PR算是人生中重要的裡程碑,Linda也開始和好姐妹一起籌劃開店,完成從僱員到老闆的角色轉型。從2018年8月開始,位於奧克蘭Queen Street的Point專業中式按摩店由Linda全權負責。Linda說,雖然按摩店的位置不像其他店鋪開在街邊的黃金地段,但生意依舊非常的好,每到周五的時候,都忙不過來,有時候會加班到晚上九十點,服務完最後一個客戶才回家。要想做好服務類行業,靠的是提升用戶感受和業界口碑。用心服務好每一位客人,
讓用戶好評度維持100%是Linda多年來一直堅持原則。新店剛開業的時候,幾乎沒有自動上門的客人。她就和員工一起去Queen Street上發傳單,有了第一個客人,之後一傳十十傳百,認識Linda的客戶都會介紹朋友來。一年多的時間,這家按摩店已經發展到聘用了四五個員工,還有專門負責把脈、針灸、拔火罐的中醫師。Linda說當了老闆才知道老闆的辛苦,以前做員工,只想著自己的事兒,現在做老闆,方方面面的事兒都要想。不僅要服務好客人,還要照顧好員工。做好當下的事情,也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Linda的生意越做越紅火,但她說
最大的成就感還是來自於顧客的肯定。「不僅是華人對中醫按摩接受程度高,越來越多的洋人客戶也開始接觸了解有著神奇功效的中醫。在聖誕節的時候,還有洋人客戶給我們送禮物,感謝我們一年來對他身體的照顧。這種付出得到了認可,是我願意堅持做下去的動力。」現在,Linda的按摩店不僅提供中醫理療按摩服務,還有兩位在中國行醫十幾年的
張醫生和
程醫生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把脈、針灸、拔火罐服務。為了照顧女性顧客的需求,除了身心放鬆之外,還提供面部保養護理。
此外,ACC患者在這裡可以得到免費治療,不收取任何其他費用。
從按摩技師到門店老闆,從湖南懷化到廣州再到奧克蘭,二十年來,Linda的人生就是通過勤勤懇懇的努力奮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孩子已經讀到了高中,住的房子從小換到大,門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慕名而去的客人越來越多。Linda的成功故事就像她給人的感覺一樣,質樸但有力量。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諮詢移民專家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