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狄仁傑名滿天下,但是他的兒子貪婪殘暴,毀了他一世英名

2021-01-18 知史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神探狄仁傑吧,雖然裡面的劇情都是虛構的,但是,狄仁傑這個人物卻實實在在的是歷史上真的存在過的,而且,他的名氣還不是一般的大,他是武則天時期的政治家,都看到了電視劇裡面的狄仁傑可以說是無所不能,其實,真實的歷史上,狄仁傑絲毫的不差,但是為什麼要說他的名聲被兒子毀了呢。

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狄仁傑吧,狄仁傑是山西太原人,早年的時候進士及第,做過刺史,做過司馬,可以說一生經歷過很多的官職,不過,總體上,狄仁傑是一不畏權貴著稱,到了天授二年的時候,做了宰相,但是沒幾個月,就被來俊臣污衊,貶為縣令。

這一切原因跟他的直言勸諫也是有關係的,後來,狄仁傑平定了營州之亂,重新拜相,他的性格就是直言勸諫,因為這個性格,沒有少受屈辱,但是也因為這個原因,讓李顯當了太子,唐朝的社稷得以延續下去。

著名的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在狄仁傑身上是一個鮮明的寫照,因為當時狄仁傑負責向武則天舉薦人才,他就推舉了自己的親兒子狄光嗣,他的兒子做的也很好,沒有讓父親失望,但是另外一個兒子就不行了。

他就是狄仁傑的小兒子狄景暉,狄仁傑有三個兒子,都因為狄仁傑的關係做了官,而且還做得都不錯,只有小兒子做的不到位,狄仁傑曾經做過魏州刺史,當地百姓給他建立了生祠,後來,小兒子狄景暉也來到魏州做官。

但是,這一次,狄仁傑一世英名都被小兒子狄景暉毀了,因為狄景暉剛做了官,所以在地方上盤剝百姓,而且為人還比較殘暴,所以百姓們都很痛恨他,狄仁傑也被牽連了, 得知狄景暉是狄仁傑的兒子,所以百姓們就推到了狄仁傑的生祠。

相關焦點

  • 兇猛的獵豹一世英名,毀在叫聲上了,聲音太「蘿莉」了,比貓還萌
    這段影片雖然不是最近上傳的,不過最近被許多臉書粉專分享轉載,又繼續在網路上瘋傳,目前已突破100萬次的觀看次數,不少網友開玩笑的表示,還好有電腦螢幕擋著,不然手差點伸過去摸了,有此可見看似兇猛的獵豹,叫起來的聲音比貓還萌,真是一世英名,就毀在叫聲上了。
  • 唐朝宰相狄仁傑乃是武則天最得力幹將,那麼他最終結局如何?
    提起狄仁傑,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偵探,斷案如神。除此之外,狄仁傑還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相,與管仲、李斯、蕭何、陳平、諸葛亮、房玄齡、寇準、王安石、張居正並稱為中國歷史上「十大名相」。
  • 霍英東一世英名,遺囑完美嚴密防止宮鬥,但敵不過兄弟私慾
    霍英東一世英名,遺囑完美嚴密防止宮鬥,但敵不過兄弟私慾。人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在共同遵守規則的狀況下,任何規則都是有效的。當有人首先不遵守規則,或者是無視規則的時候,規則便成為一張廢紙。從另一個角度說,利益是崇高的,在利益的驅使下,所有的規則都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 狄仁傑冒死向武則天提出一建議,對方直接張嘴讓他來看,有何隱情
    >他一直受到武則天的重用,而且對於他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根據歷史記載當初狄仁傑病逝後,武則天更是廢朝三日來祭奠他。在狄仁傑去世之前就像武則天說過,登基後定要戒色而武則天卻把自己的嘴巴張開讓他看,她的嘴巴中究竟有什麼東西呢?
  • 朱軍的悲哀:一時不慎,盡毀半世英名
    這句話用在著名的主持人朱軍身上最合適不過了,半世的榮光已成回憶,然而卻不能再從頭再來,假如沒有2018年的那場風波,朱軍可能是中國主播界最有成就的人,只能說一時不慎,盡毀半世英名。朱軍是個多才多藝的人,由於父親是個單簧管演奏員的緣故,朱軍也喜歡上了單簧管,並因此入伍,成了部隊的文藝骨幹。
  • 神探狄仁傑:李元芳的歷史原型最可能是他
    張子健扮演的李元芳武功高強,嫉惡如仇,最厲害的就是他繼承了一部分狄仁傑的推理能力和縝密的心思,從電視劇一開始播出的時候李元芳這個角色就深受觀眾喜愛。於是有人問了,到底有木有李元芳這個人呢?在富大龍扮演的狄仁傑前傳中,曾經和一位名叫李多祚的將軍有一些交集,而縱觀李多祚將軍的履歷,可以發現其實他和李元芳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 名滿天下的他,如果父親當時沒有給他改名字,他會怎樣?
    錢三強老先生近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小時候有人給他起綽號的時候,他父親就直接將其名改為綽號,到後來名滿天下!他就是我國偉大的科學泰鬥——錢三強。錢三強先生在父親進步的文學思想薰陶下以及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再而錢三強先生的父親為了培養他;讓他上好學校、以良好的家教配合最好的資源,讓他擁有比常人更加具有獨立思考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時常會給他講一些文學中的人物故事,讓他去判斷自己最有興趣的事物。相信每一位父母親們在希望兒女成才的道路上,都能感同身受!
  • 狄仁傑的最高官職, 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說出來很難信
    狄仁傑不僅是會斷案、謀政事的文官,還是個驍勇善戰的武將,政治方面,他整肅綱紀,勸諫皇帝,舉薦人才,延續了唐朝的社稷,堪稱股肱之臣。狄仁傑,字懷英,并州人氏。他幼年登第,擔負過非常多官職,在各地當過法曹、刺史、司馬等職務,非常終做到了武周的宰相。年輕時的狄仁傑就很有才華。參加了科考之後,就被舉薦並出任汴州判佐。所謂的「判佐」就是判官的副手,屬於從七品的官職。
  • 唐朝大將薛仁貴是如何死的?真相就是他的兒子殺死了他嗎
    真的是被親兒子殺死的嗎: 唐朝一代戰神薛仁貴怎樣死的?  戰神薛仁貴怎樣死的  聽說是被他兒子用箭射死的,由於薛仁貴和他兒子一見面不是射了他兒子一箭嗎, 薛仁貴是白虎的化身,他兒子是大鵬金鷹的化身,他們命裡相剋,他兒子見一隻白虎伏在薛仁貴身上他兒子拿箭射向白虎
  • 三品狄仁傑能斬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道:薛青麟只是個七品芝麻綠豆侯
    李元芳當時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也就是個三品武職,侯爵薛青麟在他面前,連坐的資格都沒有。在狄仁傑眼裡,薛青麟這個平南侯,簡直跟螻蟻也差不多:「我不但能剝奪你的三項特權,就是砍下你的腦袋,也在情在理!」狄仁傑一向以老謀深算著稱,他說自己殺薛青麟不費吹灰之力,是因為他確實有這個權力,而他說薛青麟是「四品平南侯」,就值得商榷了:狄仁傑一生最大的官職是三品內史令(病逝後追贈文昌右相),如果薛青麟真是四品官階,他還真沒有權利先斬後奏。
  • 是狄仁傑的功勞嗎?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天下姓武,但是為什麼不是武氏流傳下來,為什麼武周王朝只有武則天一任皇帝呢?小編在這裡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讀一下:武后立子——眾所周知,在武后晚年的時候,曾經想過立武氏一族的弟子為太子,但是卻被狄仁傑勸諫而作罷。
  • 好官狄仁傑的真實人生
    唐高宗把狄仁傑從并州法曹參軍這樣的地方小官,提拔為政府要害部門戶部度支司的主管,知遇之恩不可謂不重。按照春秋時代「士為知己者死」的倫理,狄仁傑應該竭忠盡智維護唐高宗和他子孫的天下。但是,在武則天廢唐中宗、軟禁唐睿宗、殘殺李唐宗室甚至自己稱帝的過程中,世人沒有看到狄仁傑有過反對的記錄,而在這些事上提反對意見的人最後都死了。從這個角度看,說狄仁傑明哲保身、韜光養晦,似乎並不為過。
  • 武則天一生最倚重狄仁傑,為什麼只封他一個三品官?看完才恍然大悟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最為倚重的人就是狄仁傑。但是最後她也只封狄仁傑一個三品官,這是何原因呢? 但是武則天卻是一個迎難而上的女強人。所以對於這些反抗之人,她也是非常的血腥鎮壓。 當然除掉了反對她的人之後,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集團。而武則天所建立的統治集團,有一個人是他的左膀右臂,這個人就是狄仁傑。狄仁傑是可以說是被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深受武則天的重視。
  •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相信很多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讀者,對電影中的「紅皇后」和「白皇后」印象深刻
  • 名為儒雅王,卻頗具競爭性,看亨利一世如何開拓王室的政治權力
    就比如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阿爾弗雷德,由於他出色的政治軍事功績被稱作「大王」,而愛德華三世則因為他虔誠的信仰而被稱為「懺悔者」。其實我們也許更熟悉「無地王」約翰和「血腥瑪麗」瑪麗一世,但是無論是哪個綽號,似乎都體現了君主的某些特質或者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不過諾曼王朝中被稱為「儒雅王」的亨利一世,在政治方面反而和綽號不同,充滿了競爭性和開拓性。
  • 公正無私的狄仁傑,他的人生並不如意,那麼他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
    狄仁傑,這是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豪傑人士。我們從小認識狄仁傑應當是來自於一部家喻戶曉的《神探狄仁傑》中的角色,他料事如神、公正如阿的形象在我們觀眾眼中早已神乎其神了,甚至該影視劇放了很多部之後又出現《少年狄仁傑》,也是一步一步吸引著我們,但是這與歷史還是有少許差別的。
  • 武則天連兒子和女兒都殺了,為何不敢殺狄仁傑?只因他做了1件事
    武則天的身份是比較特殊的,丈夫是皇帝,兒子是皇帝,自己也是皇帝,甚至他的女兒也想當皇帝。武則天的帝王之路是充滿著殺戮與血腥的,期間死了不少的人,其中就包括她的兒子和女兒。兒子和女兒都是她路上的一枚棋子罷了,為了一己私慾,甚至是把他們殺了。
  • 兒子和侄子誰親?狄仁傑一語點醒夢中人武則天,最終選擇皈依婆家
    雖然跟隨父親姓或者單獨姓他姓的也有,但是畢竟是少數。早在唐朝時期,社會上也是這樣的規矩。女人嫁到了婆家,一般來說生下的孩子都會隨父親姓,即便是女皇帝武則天她的兒子依然是姓李而不是姓武。一是立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另一種選擇是立自己的侄子作為繼承人。這兩者的區別是,自己的兒子姓李,而侄子姓武。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兒子當然是和自己更親近一些,但是從姓氏來說侄子和自己是一個姓。如果立了兒子做繼承人,那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天下又變成婆家的了。所以武則天為此猶豫不決。
  • 我眼中的張巡只是一個殘暴冷血的吃人惡魔
    安祿山得知自己兒子被唐玄宗處死後悲痛不已大哭說:「我兒有什麼罪過要殺死他!」兒子因為自己造反被殺害讓安祿山極為憤怒,他把怒火發洩到投降的唐軍身上,安祿山讓投降的唐軍自相砍殺致使六七千人慘死這就是安祿山的野蠻和殘暴,自己兒子無辜被殺說明唐朝政府不尊重人權,自己應該改變這一切,現在起兵反唐應該建立一個保障人權的政府,而不是把仇恨發洩在戰俘身上。
  • 【讀唐朝人物,品唐朝歷史】唐·來俊臣◇桃源客
    他客居和州時,犯奸盜罪被捕入獄。他在獄中胡亂告密,刺史東平王李續調查後知他是誣告,打他一百棍。天授年間,東平王李續因罪被殺,來俊臣又上書告密,得武后召見。他上奏前次上告琅琊王李衝謀反,被李續扣壓。武后認為他忠誠,擢升他任侍御史。他審訊案件,多次使武后滿意。武后放縱其殘暴,用他脅制群臣,前後牽連滅絕了一千多族。只要生平有纖微小過,均入獄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