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漢主演成名作,鍾孟宏《陽光普照》比《大佛普拉斯》還好?

2020-12-27 拋開書本

烏雲逐日,暗夜驅晝

寫給2019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

作者:羅禹墨(獨立導演)

編輯:書本編輯部

陽光普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日照充分,普遍。每個地方都被陽光照到了,引申意思即某種思想滲透力強大的意思。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願望,美好的希望世界上沒有黑暗與罪惡的東西存在。

電影《陽光普照》之所以使用這個名字,具有三重象徵意義:

第一:影片中的阿文作為父親就是陽光,大兒子阿豪就是那個被他陽光普照的人,阿文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地強加給阿豪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願望都寄託到了阿豪身上,希望阿豪能夠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但這對阿豪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阿文作為陽光,具有深刻的諷刺意味,他容不得黑暗與罪惡的東西存在,就像他容不得自己的家庭中出現阿和這樣的成員一樣,但在影片的最後,他自身的行為反而和他原本的象徵意味形成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第二:影片中自然現象的解讀,影片發生的季節是夏季,運用了大量陽光普照大地的鏡頭,有著包含形上的自然哲學的意味;

第三:琴姐的愛,琴姐對於大兒子阿豪,小兒子阿和以及失去雙親的阿和女朋友小玉的愛是沒有偏頗的,均勻的給予了三個孩子;對待丈夫阿文,她也是包容和理解,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她也是陽光;她是真正溫暖的陽光。

鍾孟宏曾表示,這部電影的片名就代表整部片的核心,隱隱透露出在動人的家庭故事劇情之下,人心的複雜才是電影最大的亮點。

作者型導演鍾孟宏,是繼王童、侯孝賢、楊德昌和蔡明亮等中國臺灣電影名導之後,臺灣地區非常重要且有著鮮明個人風格的臺灣電影新作者之一。

之所以稱鍾孟宏為作者型導演,是因為自其首部個人作品紀錄片《醫生》開始,到最新作品《陽光普照》,鍾孟宏都是同時身兼編劇、攝影和導演三職。

鍾孟宏導演和監製的作品數量不多,但作品之間內在的聯繫可以成為類似組詩的系列作品,他的作品的主旨以解構臺灣當代家庭與社會、個人與時代關係的衍變為主,並且每部電影都從不同的獎項得到了華語電影最高獎臺灣電影金馬獎的肯定。

鍾孟宏也是《大佛普拉斯》的「伯樂」,幫助導演從短片《大佛》到plus

故事和處理

影片開場,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菜頭和阿和騎著摩託,伴著輕柔的音樂,二人戴著口罩拿著刀進入餐廳。菜頭揮刀砍掉了黑輪的右手,鮮血滿濺菜頭的面孔,細碎的血珠瓜掛在菜頭黃色的雨衣上,黑輪的手掉進了熱湯。

突如其來的暴力讓人措手不及,鍾孟宏的導演意圖、攝影和音樂之間的戲劇衝突,人物形象與色彩運用以及場景的布置之間形成的衝突。一個簡單的開頭,奠定了影片陰鬱的基調,和片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而這種反差,布滿了整部影片,構成在故事的後續發展中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戲劇衝突。

導演鍾孟宏在此運用片名的涵義、氛圍、色彩、布景、表演、光影、兩句極簡的臺詞,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整部電影的樣貌,並且為後續故事的發展埋好線索。僅此一點,便可令大多數華語導演退避三舍。

阿和的哥哥阿豪在教室午休,他猛然間從夢中醒來,發現身邊空無一人,他茫然四顧,回過神發現自己坐在人群之中,眾人皆睡我獨醒。這又是一個隱喻,為阿豪的悲劇命運做了點題。

接著父親阿文來給兒子阿豪送學費,手裡拿著一個紅色筆記簿。阿文將筆記簿遞給兒子,同時用語言強調了筆記簿上印刻的燙金字體「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導演在阿文遞給阿豪筆記簿時,給到筆記簿一個大大的特寫,這個特寫配著阿豪向父親提出的疑問成為在影片的後半部分阿文的妻子琴姐追溯阿豪命運的一個重要道具。

這句話是阿文所在的單位大龍港駕校的宣傳語,也是阿文的人生信條,他不斷地向兒子阿豪,向駕校學員強調這句話,告誡他們。但我們注意到,他的身份,只是一個駕校教練,用社會的叢林法則解構。

他的人生是失敗的,但這句話充滿著成功者告誡失敗者的有著強烈誡勉意味的話,由他反覆地講出來,結合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仔細想來,可笑又可憐。

阿豪的命運、阿和與女友未婚先孕的孩子讓阿文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家人的相處方式出了問題,他一直活在自己構建的意識世界中,根本不了解家庭中的其他成員,正是這一點導致了家庭悲劇的誕生和延綿。於是他開始轉變,開始珍惜陪伴在自己身邊的阿和。

阿文介入處理家庭事務,他保護家庭的方式從懦弱到使用暴力經歷了一個巨大的內心轉變。暴力的使用導致影片中的第二起死亡事件,悲劇性像一頭猛虎,從家庭內部悍然衝入社會,陰鬱而黑暗的人間失格。

這起死亡事件在陽光鋪滿黑色大地的山頂,由阿文向妻子琴姐吐露出來,我們才得以知道。再一次點題,同時也解開了在影片的中間部分鋪陳的令觀眾困惑的謎題。(囿於不能透露劇情之嫌,作者在此不再過多分析影片的故事及處理方法)

同樣,在影片出現的以及未出現的人物之間相互纏繞走向不同軌跡的命運,或有人關注,或被人遺忘無人問津。活在故事裡的人物的命運都只能主動或被動地成為彼此的太陽,接受彼此的「陽光普照」。

以點見面,便是整個社會。我們是否可以斷言,鍾孟宏接過了楊德昌的手術刀,在持續解剖臺灣社會?

攝影風格

自學攝影入行的鐘孟宏對電影鏡頭語言的運用有著獨特的理解,中島長雄是鍾孟宏給自己取的名字,作為攝影師的化名在他的電影裡出現。

這個很日本化的名字原意是:「中島」是鍾導的諧音,「長雄」是隨意起的一個土味名,這是導演和觀眾開的一個小玩笑。他擔任攝影的作品《失魂》《大佛普拉斯》兩次斬獲金馬獎最佳攝影。

在影片中,鍾孟宏把光影運用到了極致,光和陰影的運用不但是製造風格的手段,更能展現電影主題。在電影的陰鬱的開場鏡頭,為等到真實的強風,巫健和與劉冠廷不得不在暴風雨裡騎了六七個小時,而最後在電影裡只剩兩秒。雖然只有短短的兩秒,但是這個鏡頭的明暗交織處理的恰到好處。

在阿豪悄然選擇自己命運的那個晚上的鏡頭之前,有一個長達31秒的長鏡頭,熾熱的陽光普照大地,風卷著雲緩緩遮住了太陽。這個鏡頭對自然警官的運用暗示了阿豪的選擇。同時,也成為展現電影主題的一部分。

全片最有張力的一個鏡頭,阿和被黑社會從車上趕下來,不知所措地站在大橋上,觀望一番之後選擇了向大橋的一邊跑去,攝影機以一個大全景移動跟隨。

隨著阿和不斷前進,攝影機逐漸後移,視角愈發廣闊,搭配林生祥的配樂,瞬間帶給觀眾一種你跑得過大橋,卻跑不出人生的宿命感,這一點也印證了片名涵義的第二種解讀,形上的自然哲學,可見人而生渺小與命運的無法揣測。

阿文在山上對琴姐說出真相,天高地闊,陽關最後逆鏡入畫,兩人相擁,這是夫妻二人最後的和解,阿文由此消解了與家庭的隔閡,而成為真正的陽光。這裡的陽光普照生成了一種新的解讀。

電影中最輕鬆的鏡頭是最後一鏡,阿和騎著自行車載著母親,陽光一片片灑進落葉,琴姐的臉隨著鏡頭的運動和光線的變化而產生了明暗變化,不知是否令她想起了阿豪那段漫長的獨白?

這是影片中最溫暖的一幕。如鍾孟宏所言,「一點點就夠。」

鍾孟宏所有這些電影技法的運用創造出了《陽光普照》這樣的非凡作品,即便是在佳作雲集的2019,這部電影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電影王者,魅力十足。

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實至名歸。

註:配圖均來自豆瓣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角逐奧斯卡 許光漢有望進軍國際
    許光漢在「陽光普照」裡有亮眼演出電影「陽光普照」去年拿下金馬獎多項大獎,日前再傳捷報,該片將角逐第美國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由於「想見你」男神許光漢在「陽光普照」一片中也有精彩演出,電影若順利入圍,也代表許光漢能與該片眾多傑出影人一同進軍國際。
  • 《陽光普照》一年間
    但今年《陽光普照》入選奧斯卡提名的勝算,倒是多年來概率最高的。2019年11月1日,《陽光普照》在中國臺灣公映。23天後,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陽光普照》成為最大贏家,一舉拿到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鍾孟宏)、最佳男主角(陳以文)、最佳男配角(劉冠廷)、最佳剪輯(賴秀雄)五項重量級獎項。
  • 《陽光普照》衝擊奧斯卡之前,導演鍾孟宏先拿了一個獎
    圖為《陽光普照》劇組在彰化的少年輔育院取景,導演鍾孟宏用男主角阿文駕校的車,搭著大兒子的扮演者許光漢。《陽光普照》無疑是近年來最接近奧斯卡的華語片,在它大踏步進軍奧斯卡之時,導演鍾孟宏率先傳來喜訊。鍾孟宏獲得了第八屆楊士琪紀念獎,1月26日,楊士琪紀念獎工作委員會宣布了這個決定。
  • 臺灣導演鍾孟宏的戲法:從監製《大佛普拉斯》《小美》再到導演《陽光普照》
    事實上這九年之間,他除了導演另外兩部電影《失魂》(2013)和《一路順風》(2016)外,還開始當起監製來,筆者認為這兩部由他監製的電影對他往後的創作影響更大,令鍾孟宏突破了自己,拍出了《陽光普照》這一套傑作,而這兩套他監製的電影就是2017年上映的《大佛普拉斯》和2018年上映的《小美》。
  • 《陽光普照》代表中國臺灣競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由鍾孟宏執導,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電影《陽光普照》確定代表中國臺灣競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獎)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
  • 這部2020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許光漢主演,一年裡持續得獎
    2020豆瓣年度電影榜單剛剛出爐,中國臺灣電影《陽光普照》名列得分最高華語電影第一名!評分最高的華語劇集是中國臺灣的《想見你》。這兩個作品都有同一個主演,那就是紅了一年的許光漢。前兩天,許光漢又帥帥地出現在大陸公開場合,坐標上海。他是來領時尚先生盛典的年度中國(港臺)藝人獎的。
  • 導演鍾孟宏如何通過《陽光普照》講述臺灣的家庭悲劇與社會失格
    ▍臺灣導演鍾孟宏他備受好評的新作《陽光普照》,烏雲追趕烈日,暗夜驅逐白晝,一個原生家庭面臨瓦解,不過暴雨過後,和煦的陽光依然照耀黑色的大地。殘酷叢林中看似開出了溫情之花,然而冷風襲來寒意乍現。由此導致的《陽光普照》裡的父親形象,與傳統認知裡一家之長的男性威嚴或者身挑重擔相距甚遠,而由父親主導,關聯兩起死亡事件的親子關係,則是鍾孟宏在《醫生》《第四張畫》《失魂》《一路順風》等影片裡有關家庭、親情等未竟話題的延展探討。
  • 2020金馬兩部開幕片,非常鍾孟宏
    《同學麥娜絲》開鏡的時候就頗受矚目,由去年憑藉《陽光普照》拿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的鐘孟宏擔綱監製與攝影(又一次可以看到中島長雄的名字了)。另一位監製則是和鍾孟宏、黃信堯長期合作的金牌監製葉如芬女士。
  • 評分8.3,金馬最佳影片《陽光普照》,許光漢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鍾孟宏的第五部作品《陽光普照》亮相金馬電影節,一舉多得了包括金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在內的五項大獎,無疑成為這屆金馬電影節上最大的贏家,雖然內地影片的缺席,但是《陽光普照》依然是近些年來華語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陽光普照的熱帶雨中,擁抱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臺片一周】
    鍾孟宏覺得自己很沒有得獎運,於是第二年他擔綱監製和攝影的《大佛普拉斯》,沒有去金馬54的現場,他自己獲得了最佳攝影獎,由御用演員納豆代領《陽光普照》的演員陣容,包括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許光漢、劉冠廷、尹馨、溫貞菱等,目前柯淑勤和巫建和的劇照已經曝光
  • 許光漢:《陽光普照》和《海吉拉》的碰撞.
    第一部是第47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鍾孟宏的作品《陽光普照》,故事原型來自於鍾孟宏同學的真實故事,鍾孟宏有次巧遇一個同學,同學說自己年輕時傷了人,多年後當時一起傷人的友人跑回來跟自己要錢,從此也成為自己和家人的惡夢。這段故事讓鍾導著迷也成為該片的創作起源。
  • 為《陽光普照》增色的林生祥
    這個畫面第一次出現在林生祥的眼前,是2018年的初春,導演鍾孟宏在林生祥家講起自己的新電影計劃,鍾孟宏告訴林生祥,這個電影叫做「陽光普照」,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在林生祥眼前演了一場戲:「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個年輕人穿著雨衣,騎著一輛打檔摩託車,用報紙藏著兩把鋒利的刀去尋仇
  • 鍾孟宏《陽光普照》多倫多影展放映 刻劃家的模樣
    鍾孟宏導演睽違三年再推第五部作品《陽光普照》,集結影壇新星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及金獎影后柯淑勤、尹馨、溫貞菱與陳以文等實力派演員,繼日前於多倫多影展世界首映獲得高度評價後,多倫多時間9月7日晚間9點《陽光普照》進行第二場放映仍舊座無虛席。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鍾孟宏可謂是當今臺灣電影圈中最獨特的存在,他始終以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拍攝電影,用桀驁不馴的風格筆觸譜寫無奈又溫馨的人生故事。前幾年有飽含黑色幽默與社會批判的《大佛普拉斯》、窺探人性與家庭關係的《一路順風》,都恰恰印證了這位臺灣導演在舊世代和新生代銜接過程間,不斷閃耀光芒,碰撞出人性的火花。
  • 陽光普照丨在失序的家庭中找尋陽光與出口
    演員方面,身兼導、編、演多項才能於一身的陳以文,飾演被生活現實所裹挾而執拗頑固的父親阿文。而女主角則為曾連續五年入圍八項金鐘獎的柯淑勤,她塑造了一位竭力維繫、拉扯著整個家庭蹣跚前行的母親琴姐的形象。他們與飾演重返社會的問題少年阿和的巫建和;飾演看似陽光照亮他人,自己卻遍體鱗傷的哥哥阿豪的許光漢;飾演找不到人生出口的少年犯菜頭的劉冠廷;飾演默默支持阿豪的溫暖女孩郭曉真的溫貞菱;飾演帶著身孕來到家裡的阿和女友小玉的吳岱凌等一眾優秀的青年演員,共同演繹了2019年華語影壇最出色的群像表演之一。
  • 當金馬不再倍受重視,《陽光普照》橫空出現,臺灣電影或迎來轉機
    不過臺灣在近年來,終於找到重新引領自身電影發展的掌舵手——鍾孟宏。鍾孟宏的創作經歷極為坎坷,苦難所賦予他的不僅僅是悲傷,還有一份與眾不同的反思精神。從06年執導《醫生》開始,鍾孟宏便以現實題材電影聞名於中外。坎城、金馬、金像,這些許多人一生中都無法觸及的地方,卻屢次留下鍾孟宏的名字。但中國影迷真正認識到鍾孟宏,源自於《大佛普拉斯》。
  • 《陽光普照》:可能是年度最好的華語電影
    在四年前拍攝《一路順風》時,鍾孟宏便已在醞釀《陽光普照》。故事的靈感源自於一位朋友少年時砍斷了他人手臂的經歷。鍾孟宏聽聞後十分震驚,久久難以釋然,不禁思考:這麼多年來,他究竟是怎麼過的?開拍前,鍾孟宏曾數度前往輔育院,和飾演弟弟阿和的巫建和一起,與問題少年們深入交流。《陽光普照》中飾演阿和室友的一位少年,便是真正從輔育院出來的「問題少年」。在這位「室友」的幫助下,鍾孟宏和巫建和深入了解了彰化輔育院中少年們的生活日常。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而臺灣選送該片的理由是,《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備受電影節肯定」等因素突圍,最終成為角逐影片。
  • 豆瓣8.4分《陽光普照》|家庭、社會、人性,解讀鍾孟宏眼中的現實
    2019年11月1日,臺灣劇情片《陽光普照》上映,而後一舉奪得了第56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六大獎項,成為了當天最大的贏家。 2017年,鍾孟宏擔任攝影,林生祥擔任配樂,兩人首次合作,以《大佛普拉斯》橫掃第54屆金馬獎,獲得五項獎項。於此次再度合作,林生祥依舊擔任配樂,鍾孟宏則兼任導演、攝影、編劇多職,再續了金馬獎黑馬傳奇。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項大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