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剛成團出道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宣布將重啟《花兒與少年》的真人秀品牌。
明年,停播7年之久的《百變大咖秀》回歸,立馬登上熱搜。
時隔7年,湖南衛視又要重新啟動素人的選秀,上一個這樣的節目,還是《快樂男聲》。
你看,屬於21世紀10年代的集體記憶,正在悄悄地成為衛視新一輪綜藝的「懷舊」內容。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流傳一種段子——看到湖南衛視開始放《還珠格格》,就知道寒暑假來了。一到夏天,就知道湖南衛視又要搞選秀節目了。
這些似乎離我們還並不遙遠的話,如今已經成為了過去時。因為種種原因,《還珠格格》不播了,經典的綜藝也不放了,一年四季,無論節假日,播出的都是不斷更新的新內容。
回過頭來,我們突然發現,原來2010年代的湖南衛視,又留下了如此多的珍貴記憶,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因為各種原因停播了。
這大概是2010年代最遺憾的節目了。
從首播大火,到全民熱捧。《爸爸去哪兒》曾經是收視率和口碑的雙「巔峰」,無論是頂層評價,還是觀眾討論,無不是好評如潮。
這個節目從類型上改變了衛視綜藝節目的結構,但最終落幕的方式,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後來,對親子真人秀的評價也發生了變化,「童星」湧現,粉絲惡評湧現,最終一紙「限童令」,出於更加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社會示範的考慮,節目改為網播兩季,又被叫停,直接停播。
新錄製的一期節目,至今也沒有機會面世。
這是湖南衛視「萬眾創新」中湧現的第一個成功的綜藝。
取得了比大多數還高的收視率。後幾季節目,甚至在並不佔優勢的城市網數據中拿下1.6%的收視率,這讓很多黃金檔播出的節目望塵莫及。
「必然」,則是因為他是當時市面上唯一一個模仿類節目。組成了一個至今為人熟知的「百變五俠」,還有何炅+謝娜的頂級主持配置。
這樣的節目,在周四播出,在今天來看,也稱得上是「頂配」。
而且,《百變大咖秀》一共做了5季。隨後這個項目就被扔入歷史的「大海」,直到2021年即將到來。
如今,《百變》即將回歸,那種解壓的快樂,也將回來。
《我是歌手》最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守業比創業難」。
2013年,《我是歌手》「創業」版引進時,都覺得它的未來順風順水——都知道這節目火,娛樂圈歌手那麼多,找7個人PK還不容易嗎?
但後來事實證明,咖位在第三季的頂峰之後,就再也沒有衝擊過頂峰。甚至讓總導演都掉了眼淚,想盡一切辦法,增加歌手品類、豐富比賽賽制,太難了。
洪濤淡定地宣布《歌手2021》停播的同時,很多人也知道,屬於這個節目的懷舊故事,也即將在不久的將來上演。
不排除,當有一天,湖南衛視重新湊齊一組嘉賓,也有重啟新版《歌手》的可能性。
時至今日,《花兒與少年》仍然被認為是明星真人秀的巔峰之作。
對第一季的其樂融融,讓不少人充滿了對旅行的幻想,還讓不少人對娛樂圈童話般美好的代際關係,存在著集體回憶。
第二季的多重複雜人格的呈現,網友至今仍然在重新解讀。不同的時代、不同人的視角、都能得到不同的結論。
對花兒與少年真人秀細節的研究,被人稱之為「花學」。
第三季的平淡收場,是《花少》停播的直接原因。
別忘了,這個節目曾是芒果TV的出圈突圍「鼻祖」。正是因為宣布獨家播出《花兒與少年》,才正式拉開了芒果TV的媒體融合之路。如今,芒果TV已然成為中國一線的視頻網站平臺,《花少》還要憑藉姐姐的團綜,再立新功。
這原本是被認為替代《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的超體量巨製,第一季《偶像來了》播出後,成功打造了中國內地綜藝,第一個有年齡梯度的女星為主角的真人秀。
這是極其符合那個「明星扎堆參加真人秀」的歷史潮流,但它也隨之遇到了和《我是歌手》同樣的問題——
那些本就有江湖地位的藝人,通過綜藝接近了觀眾,這帶來的陌生感,其實靠的是藝人此前積累的名氣和能力本身。
當這些可開發的資源到了一定的極值,節目也就不可持續了。在第二季《我們來了》之後,這個項目就沒有再繼續進行。
除此之外,還有「絕不再做」的《全員加速中》,TFBOYS唯一團綜,並齊聚半個娛樂圈。還有創造過話題奇蹟的《中餐廳》《親愛的客棧》。
一個平臺,能在下一個十年來臨之際,還有這麼多自己新的IP懷舊,這是多麼珍貴的東西。
但別忘了,懷舊,不等於創新。持續的消費懷舊,也未必能帶來持久的創新。仍記得進入10年代剛開始的那場危機來臨之前,恰好也是認為超女快男就能稱霸電視圈的時代。而一次次「超女快男」重聚的戲碼,終於也消費完了一個10年的輪迴了。
時間,讓芒果臺真正丟掉了上一次黃金時代的懷舊,但時間也證明了,它一直也在創造新的品牌,值得回味的那種。
最近,湖南廣電迎來了50年的紀念日。也許堅持著這種「大闊步向前走,時不時回個頭」,可能就是對「承前啟後」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