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Lisa。說個悄咪咪在發生的事。
大家發現沒——
前陣子跌很慘的各種指數,最近又漲回來了。
一
也不算悄咪咪吧。
只是這波上漲,沒有火熱到——全民討論的程度。
是溫和的、一點一點發生的。
現在的情況是,真的還可以:
滬深300、中證500指數,都已經漲回到了估值「適中」的程度。
不再低估了。
夏夏說,她的持倉盈利,已經回到了2月份水平。
美股就更猛了。
納斯達克指數不僅把坑填平了,還一口氣走出了新高。
看納指這個波瀾壯闊走勢:
而就我自己來說——
我定投的幾個指數,離疫情前的盈利還差一點點。
但3月抄底買的香港大盤基金,也已經賺了8%。
二
倒不是為了顯擺收益。
這點收益,跟大神比起來有差距。
只是想說——
回過頭來經歷了這一波,其實還是有很多經驗可以回顧的。
比方說:
1)恐慌式大跌的時候一定要買、一定要買、一定要買。
每次大跌的時候,難免人心惶惶,大家都覺得,這次不會再好了。
股市完蛋了。
下不去手,不敢買。
但,股市的大跌,其實正創造了趁低介入的時機。
a股美股都是很有彈性的,不用擔心掉下去了,就漲不回來了。
這都是老生常談。
關鍵是落到動作上,很多人還是容易搖擺。
2)不要亂買。
買自己熟悉、和觀察很久的品種。
大跌的時候遍地便宜貨,我們普通人錢少,不能個個都買。
你不熟的東西,真金白銀投進去,就會很沒安全感。
再往下繼續跌,就會心如油煎,也很容易放棄。
不如,就在自己的能力圈裡找——
想想平時關注了哪些公司?哪些基金?以前總覺得太貴不敢買,這次跌的這麼狠,不妨買一點,先建個倉?
實在都沒有,最簡單的——
看300/500指數跌下去了,買一筆也行啊!
3)是哪種錢,就做哪種事。
這個問題容易被忽略。
面對股市時——
如果是閒錢,可以很安心。
放在股市隨便怎麼動蕩,其實掀不起大波瀾的,可以有耐心等到賺錢的時候。
但,如果這筆錢——
下個月就要還房貸、交房租...總之必須花出去。那它的一舉一動,就會牽動你的情緒了。
發揮空間就很有限了。
真正買基金的錢,還是得有長期主義精神才行。
畢竟我們是來賺錢的,而不是來——
受市場虐的。
三
對於定投的人來說,往往這時,還容易面臨一個問題。
如果漲起來了不少,我是不是該賣出止盈。
這個問題很經典,超難答。
我們之前寫過一些止盈的技巧方式。但真實情況總是複雜。
總有人:
賣早了,覺得沒賺夠;
賣晚了,覺得錯過了落袋為安時點。
我另外一個朋友,不算資深投資者吧。
他在跌得很慘的時候補了倉,最近總體賺了6%,然後果斷賣出止盈了。
打算等跌跌再出手。
他說了一段話,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我問他為啥賣,不怕少賺了麼。
他說——
今年太苦了,你先讓我止個盈,把一筆錢賺到口袋裡再說。
人總得有點好事兒。
我先爽了這一筆,之後就更有耐心,可以再慢慢地折騰了。
嗯...
寫出來,也就是純分享下。沒人能100%確定他是否下車早了。
只能說,我們的每種選擇,如果已經決定了——
那就承受它的優點,以及接受它的缺點。
並試著去告訴自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aha。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越女事務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