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玉女偶像跳樓的背後,隱藏著日本高自殺率的冰山

2021-02-17 今川日語

在剛剛過去的5月22號,日本美女摔跤手木村花在社交平臺寫下「我這不被愛的人生」後,自殺身亡——年僅22歲。

 

回顧過往日本離世女星,也有不少人年紀輕輕而選擇放棄生命。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1986年4月8日,發生了震驚全日本的玉女偶像自殺事件——出道短短兩年爆紅,年僅18歲的岡田有希子,竟然在事業巔峰期驟然離世。

岡田有希子於1984年出道,因為參加明星誕生選拔一舉奪得冠軍,同年獲得了日本唱片大賞的最優秀新人獎,所以事務所力捧她做同門師姐松田聖子的接班人。

然而出道短短兩年後,岡田有希子卻在1986年4月8日早上10點,被人發現於在東京寓所屋內開瓦斯意圖自殺。

之後她被送到醫院搶救,原本已經沒有生命危險,然而她卻在2小時後,於唱片公司所在的大木戶大樓一躍而下,最後香消玉殞。

由於岡田有希子沒有留下遺書,所以她的自殺原因一直成謎。有傳言說她是愛上了已婚演員峰岸徹,之後表白遭拒絕,才會想不開。還有人說她是想追隨前一天發生意外身亡的賽車手萩原光。

但是無論事出何故,一代玉女偶像的人生之路就此戛然而止。

在此之後,還引發了一連串青少年模仿自殺效應,那時的自殺率在日本年輕人中顯著上升,這一現象被稱為「有希子症候群」。

 

而這才是真正讓人痛惜和深思的。

看似為情而死的女星自殺事件其實只是一角,而這些事件背後,隱藏著日本高自殺率的冰山。

日本高自殺率的問題由來已久,自有統計以來至1997年,日本自殺人數一直保持在每年2萬人左右。1998年起連續14年突破3萬人,2003年更是達到了歷史最高值34427人。

而這只是官方數字,有民間學者推測實際上的自殺人數可能為每年15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之所以如此龐大,往往是因為某件自殺新聞被報導之後,就會有很多人爭相效仿。所以日本還產生了青木原樹海、東尋坊等「自殺聖地」。

不過,從最新的2019年統計數據來看,日本全國的自殺人數比去年減少了881人,降至大約19959人。這是自1978年統計開始以來,自殺人數首次低於2萬人。

這得益於日本經濟的復甦,以及各地區強化自殺預防措施,完善諮詢制度等措施。所以從2012年日本自殺人數就回落到3萬人以下,之後呈現年年下降的趨勢。

但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日本的自殺率仍然遙遙領先。自1998年之後日本的自殺率,在G7國家中就始終高居榜首

為什麼在日本會出現這麼高的自殺率?這背後的緣由究竟在哪裡?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的自殺文化由來已久。

我們肯定在日劇或日本其他影視作品中聽到過的一句臺詞——切腹自盡。這是從平安時代起日本武家流傳下來的「自殺文化」。

那時的武士眼中,比起在戰場上成為手下敗將後被對方恥辱地殺死,或者無法為民族承擔責任,那麼還不如自殺以告慰「江東父老」。到了江戶時代,切腹更是被認為是一件高尚的事。

 

其次,從文化背景的角度看。

日本人重視禮節、責任感強、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等思想,也是造成高自殺率的主因之一。

比如有些日本孩子從小便會被父母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鼓勵孩子個人的努力,在面對困難時父母不加以幫助。這雖然培養了超強的自理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關係更冷漠。

同時家長對待孩子更多使用的是 「恥辱教育法」,強調「不要令家人蒙羞」,這無疑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而到了工作中,這種思想更是已經根深蒂固,因此在職場上越到高位,責任感越重——來自屬下的信任、對客戶的責任、社會的期待,哪個都不好辜負。

一旦有了差錯,強烈的自責則無法排遣,唯有自殺來彌補這種辜負。

於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謹小慎微、不麻煩別人的思想更是貫穿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日本的電車上,幾乎聽不到有人打電話;租別人的房子,在退房的時候會打掃乾淨等等…

照理說,在意他人的想法、禮數周到,這些自然都是好事,也是國民整體素質高的體現。但是這種事事小心翼翼的生活狀態,難免會讓人覺得壓抑疲憊吧。

最後,日本的自殺率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周期息息相關。

經濟增長期的自殺率會相對較低,而在經濟低迷時自殺人數則會激增。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經濟狀況關係著個體的生死存亡。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一生懸命」,即為「非常努力」的意思,這就是大部分日本上班族的職場寫照。

日本企業對員工的採用的是終身僱傭制,失業便意味著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因為國家經濟不景氣而導致企業倒閉、員工被解僱的話,這無疑是致命一擊。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有一種說法叫「最後的禮物」

由於日本的保險也可以對自殺者進行賠付,因此很多生活窘迫的人會想用自殺來換取賠償金。於是他們通過自殺為家人留下一筆收入,這就是所謂的「最後的禮物」。

民眾如此高的自殺率自然是政府的難題之一,但是他們也逐漸重視加強了相應措施。

比如2017年制定的《自殺綜合對策大綱》中,就設定了在2026年前讓自殺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的目標。還有地方政府和企業陸續開設抑鬱症諮詢窗口,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

人類的悲歡雖然無法相通,但無論日本高自殺率的背後有著多少我們難以理解的動機,還是希望這個世界少一些「岡田有希子」們。

這世界總有人在偷偷愛著我們,世間美好總有一天會和我們撞個滿懷。每個人的胸腔裡跳動著的是媽媽為我們織就的心臟,不要輕易辜負它哦!

相關焦點

  • 80年代玉女偶像,岡田有希子年僅18歲跳樓亡,驚動日本娛樂圈
    日本知名真人秀節目《雙層公寓》成員木村花疑因遭網絡欺凌而輕生,《雙層公寓》也立即宣布停播新集數,然而回想過往亦有不少女星年紀輕輕放棄生命。在1986年4月8日發生震驚全日本的新聞事件,就是出道短短兩年爆紅,被稱為松田聖子接班人的日本玉女偶像岡田有希子,竟在事業最巔峰時期跳樓逝世,當年她才年僅18歲。玉女偶像岡田有希子當年被譽為松田聖子接班人。
  • 韓國藝人的高自殺率
    這兩天,韓國藝人雪莉自殺身亡的消息一直在熱搜榜高居不下,這幾年,一直都有相關的韓國藝人自殺的消息傳來,為什麼這麼多韓國藝人都選擇了自殺呢?在今年三月份,韓國娛樂圈爆出來一個新聞,BIBANG成員李勝利利用夜店進行特殊招待,在顧客中物色年輕貌美的女性,然後用加料的酒水將其灌醉,送入ViP房間供客人享用並拍下視頻。
  • 18歲玉女偶像決絕輕生,死因成謎卻留下這句話,矛頭直指大其24歲男星
    隨著韓流湧入中國,韓國女團在中國引起了一段時間的「女團熱」,最近兩年,國內也熱衷於打造自己的「少女偶像」,各種選秀綜藝層出不窮,不過現在的娛樂圈屬於百花齊放,沒有一個女明星能夠佔據所有人的心。但多年前的日本娛樂圈,卻曾經為同一個女孩瘋狂過。
  • 日本18歲少女偶像自殺,她的母親終於出面說話了
    2020年9月30日下午2點55分,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的一名年僅只有18歲的偶像跳樓自殺,事件一出轟動了整個名古屋,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有了人流限制
  • 關於日本人高自殺率的緣由探索
    ,深入探究日本人在1977年以後,為何30-45歲的壯年人自殺率一直攀升不下。對輕度抑鬱症患者會有所忽視,因為其表現不是很明顯,所以這類人群在出現問題時,沒有人能及時伸出援手,最終想不開便選擇自殺。最近,就有一個悲痛的新聞報導——「海歸女博帶著5個月的女兒跳樓自殺」。經過調查和心理醫生分析,該海歸女博患有輕度抑鬱(產後抑鬱)。
  • 岡田有希子的「詛咒」:十八歲國民少女偶像跳樓後,粉絲效仿自殺,靈異不斷
    1986年4月8日早上10點,岡田有希子在東京住所割脈及開瓦斯自殺,被公司同事發現後送往醫院。2小時後,她來到自己唱片公司所在的大木戶大樓,於中午12點15分從7樓跳樓自殺,年僅18歲。當時流傳最廣的自殺原因,仍是老套的「為情所惑」。 據說在拍攝《被禁止的瑪利亞》時,她愛上了同劇中比她大24歲的演員峰岸徹,從此陷入一場痛苦的單相思。一個是有家室的中年演員,一個是上升期的年輕偶像,這段苦澀的愛戀,只能埋藏在少女的心底。
  • 曾經家喻戶曉的國民偶像,為何選擇在18歲自殺?
    當時的她長相甜美,歌聲也帶著甜甜的味道,曲風像夢幻似的動人,與當時同期的松田聖子、河合奈保子等人齊名,但她傳奇的一生卻在18歲那年戛然而止。       當時的岡田有希子和中森明菜一樣奪得第四十六屆"明星誕生"的冠軍後出道,同年,得到日本唱片大獎的最優秀新人獎。被認為與松田聖子屬於同一類型,也是最後的正統派偶像──"王牌偶像"。
  • 18歲玉女偶像出道2年香消玉殞,死因至今成謎,逝前一段話藏玄機
    其實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諸多動人的歌曲都是從日本翻譯過來的,就連已經逝去的巨星梅豔芳都曾演唱過。可想而知那時的日本樂壇是多麼的輝煌,然而這份「輝煌」之下也是有著諸多「黑幕」,以至於曾經的「小公主」岡田有希子在18歲的時候就香消玉殞。
  • 死於18歲的國民偶像,卻為何給日本留下了散不去的詛咒?
    有希子被認為是於松田聖子一種類型,也就是正統派偶像——「王牌偶像」。日本有節目稱她為「昭和最後一個正統偶像」。當天回到公司後,有希子直接前往七樓的天台一躍而下,頭朝地,甚至連呻吟聲都沒有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年她僅僅18歲。
  • 「日本自殺率全球最高」,日媒說,這是在中國流傳的謠言.
    今天在「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版網站(以下簡稱「日經中文網」)上,出現了一篇題為《這是謠言 日本是自殺大國》的「闢謠文」。作者村山宏在此文中說出了上面這番話,並稱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流傳「日本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的信息是錯誤的,而這一信息正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錯誤信息之一。
  • 日本人氣演員三浦春馬自殺,為何藝人的自殺率越來越高?
    據日媒報導,2020年7月18日,人氣演員三浦春馬被發現死於東京港區家中,被認為是自殺。據相關人士透露,18日下午1點左右,演員三浦春馬在東京港區的家中上吊,被送往醫院確認死亡。也許大家對他不是非常熟悉,但是在日本,他卻是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為何一個笑容滿面,陽光帥氣的小夥子,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30歲?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
    而演員三浦春馬、竹內結子,以及數千感到絕望的日本人在近幾個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7月起,日本自殺率連續4個月超出去年同期,年輕自殺者明顯增加。令和2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顯示,2019年日本自殺者超2萬人,呈現下降趨勢,但10歲至19歲人群中,自殺人數為659人,自殺率達到3.1(註:自殺率=每10萬人中自殺的人數),逆勢增長。15歲至39歲人群去年的自殺者總計5229人。
  • 她是「玉女偶像」「瓊瑤的乾女兒」,人生堪比瓊瑤劇,曾想自殺
    在瓊瑤的幫助下,趙永馨的逐漸登上了事業的巔峰,但她始終保持作為演員的基本素養,她對待演戲一直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不停地磨練自己的表演技巧,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趙永馨成了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玉女偶像後來她在自己39歲時遇到了燈光師宋偉,宋偉用自己的真誠照亮了趙永馨的心。
  • 每天70人結束生命,日本的自殺率為什麼這麼高?
    去年在日本,超過25000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每天70個。其中絕大多數是男性。這些數據並沒有使日本成為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發達國家。這個可疑的頭銜屬於韓國。日本的自殺率是英國的三倍。一名71歲男子在日本子彈頭列車上自焚,這一令人不快的事件再次成為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是什麼驅使一個安靜的上了年紀的男人,在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上,在擁擠的車廂裡給自己澆上燃料並點火呢?據報導,當他把液體倒在自己身上時,他嚇跑了其他乘客,告訴他們這很危險。
  • 為何日本自殺率始終居高不下?
    當一切都失敗了,有些人覺得,可以自殺一了百了並且可以獲得保險支付。坦普爾大學的西田亙說, 「現在經常會聽到到老人們在他們的公寓裡孤苦終老的故事,他們被嚴重的忽視了。在以前的日本,孩子們是理應照顧父母的晚年,但是現在不是了。」人們經常引用日本「光榮自殺」的傳統,來解釋日本高自殺率的原因。他們非常認可「切腹」武士的做法,所以日本人自殺率高也是有獨特的文化原因的。
  • 在18歲的高峰期自殺,留下一堆超自然的故事.這個可愛的女偶像是真人版的仇恨嗎?
    在正常情況下這個人有力量和毅力,在公司的支持下,另一個18歲的年輕女孩將繼續在她的音樂和表演生涯中大放異彩。充分實現我的童年夢想。然而,沒有人想到她的生命將永遠保持在18歲。4月4日, 1986年18歲那年, 於錫子跳下唱片公司的七樓。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 夢到跳樓自殺
    夢到跳樓自殺夢見跳樓自殺:行為方面的運勢有下降的趨向。由於你的言行太輕率,所以可能出盡洋相。還可能發生其他尷尬的事情,所以要特別謹慎病人夢見跳樓自殺則近期運程:欣欣向榮之大吉運,但要安守本份。夢見跳樓自殺這是吉兆,預示夢者生活會幸福。夢見有人跳樓自殺預示夢者父母會阻撓自己的婚事,心中會產生不盡的幽憂。
  • 18歲巔峰期自殺,留下一堆靈異故事…這位長相甜美的女偶像,是真人版咒怨嗎?
    正常情況下,這位既有實力毅力,又有公司力捧的18歲花季少女會繼續在自己的音樂和演藝事業上大放異彩,將自己兒時的夢想實現得淋漓盡致。然而,誰也沒想到,她的生命會永遠地停留在18歲。 1986年4月4日,時年18歲的有希子於所在唱片公司的7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 女星18年前跳樓自殺,兒子被王菲和經紀人撫養,現長成了大帥哥
    18年前在上海某寓所跳樓自殺身亡,留下一個才半個月大的嬰兒叫邱煌禕,邱煌禕一夜之間變成了無父無母的嬰兒,陳寶蓮突然跳樓身亡震驚整個娛樂圈,為她悽慘的命運,更同情她的孩子。在陳寶蓮跳樓後,王菲和經紀人邱黎寬站出來照顧這個才半個月大的嬰兒。邱黎寬成了邱煌禕的養母。彈指揮間,當年那個牽動億萬觀眾的嬰兒已經長大成人,18歲的邱煌禕長成了大帥哥,還談了女朋友。
  • 日本自殺率為何世界第一
    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日本警察廳13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日本共有32854人自殺,這是連續12年自殺人數突破3萬人。中青年自殺率創紀錄根據統計數據,日本2009年的自殺人數較2008年增加了596人,這是自1978年開始統計以來連續12年突破3萬人大關。在各年齡段分布中,20多歲年輕人的自殺率為24.1%,30多歲為26.2%,比例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