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5月22號,日本美女摔跤手木村花在社交平臺寫下「我這不被愛的人生」後,自殺身亡——年僅22歲。
回顧過往日本離世女星,也有不少人年紀輕輕而選擇放棄生命。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1986年4月8日,發生了震驚全日本的玉女偶像自殺事件——出道短短兩年爆紅,年僅18歲的岡田有希子,竟然在事業巔峰期驟然離世。
岡田有希子於1984年出道,因為參加明星誕生選拔一舉奪得冠軍,同年獲得了日本唱片大賞的最優秀新人獎,所以事務所力捧她做同門師姐松田聖子的接班人。
然而出道短短兩年後,岡田有希子卻在1986年4月8日早上10點,被人發現於在東京寓所屋內開瓦斯意圖自殺。
之後她被送到醫院搶救,原本已經沒有生命危險,然而她卻在2小時後,於唱片公司所在的大木戶大樓一躍而下,最後香消玉殞。
由於岡田有希子沒有留下遺書,所以她的自殺原因一直成謎。有傳言說她是愛上了已婚演員峰岸徹,之後表白遭拒絕,才會想不開。還有人說她是想追隨前一天發生意外身亡的賽車手萩原光。
但是無論事出何故,一代玉女偶像的人生之路就此戛然而止。
在此之後,還引發了一連串青少年模仿自殺效應,那時的自殺率在日本年輕人中顯著上升,這一現象被稱為「有希子症候群」。
而這才是真正讓人痛惜和深思的。
看似為情而死的女星自殺事件其實只是一角,而這些事件背後,隱藏著日本高自殺率的冰山。
日本高自殺率的問題由來已久,自有統計以來至1997年,日本自殺人數一直保持在每年2萬人左右。1998年起連續14年突破3萬人,2003年更是達到了歷史最高值34427人。
而這只是官方數字,有民間學者推測實際上的自殺人數可能為每年15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之所以如此龐大,往往是因為某件自殺新聞被報導之後,就會有很多人爭相效仿。所以日本還產生了青木原樹海、東尋坊等「自殺聖地」。
不過,從最新的2019年統計數據來看,日本全國的自殺人數比去年減少了881人,降至大約19959人。這是自1978年統計開始以來,自殺人數首次低於2萬人。
這得益於日本經濟的復甦,以及各地區強化自殺預防措施,完善諮詢制度等措施。所以從2012年日本自殺人數就回落到3萬人以下,之後呈現年年下降的趨勢。
但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日本的自殺率仍然遙遙領先。自1998年之後日本的自殺率,在G7國家中就始終高居榜首。
為什麼在日本會出現這麼高的自殺率?這背後的緣由究竟在哪裡?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日本的自殺文化由來已久。
我們肯定在日劇或日本其他影視作品中聽到過的一句臺詞——切腹自盡。這是從平安時代起日本武家流傳下來的「自殺文化」。
那時的武士眼中,比起在戰場上成為手下敗將後被對方恥辱地殺死,或者無法為民族承擔責任,那麼還不如自殺以告慰「江東父老」。到了江戶時代,切腹更是被認為是一件高尚的事。
其次,從文化背景的角度看。
日本人重視禮節、責任感強、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等思想,也是造成高自殺率的主因之一。
比如有些日本孩子從小便會被父母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鼓勵孩子個人的努力,在面對困難時父母不加以幫助。這雖然培養了超強的自理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關係更冷漠。
同時家長對待孩子更多使用的是 「恥辱教育法」,強調「不要令家人蒙羞」,這無疑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而到了工作中,這種思想更是已經根深蒂固,因此在職場上越到高位,責任感越重——來自屬下的信任、對客戶的責任、社會的期待,哪個都不好辜負。
一旦有了差錯,強烈的自責則無法排遣,唯有自殺來彌補這種辜負。
於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謹小慎微、不麻煩別人的思想更是貫穿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日本的電車上,幾乎聽不到有人打電話;租別人的房子,在退房的時候會打掃乾淨等等…
照理說,在意他人的想法、禮數周到,這些自然都是好事,也是國民整體素質高的體現。但是這種事事小心翼翼的生活狀態,難免會讓人覺得壓抑疲憊吧。
最後,日本的自殺率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周期息息相關。
經濟增長期的自殺率會相對較低,而在經濟低迷時自殺人數則會激增。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經濟狀況關係著個體的生死存亡。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一生懸命」,即為「非常努力」的意思,這就是大部分日本上班族的職場寫照。
日本企業對員工的採用的是終身僱傭制,失業便意味著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因為國家經濟不景氣而導致企業倒閉、員工被解僱的話,這無疑是致命一擊。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有一種說法叫「最後的禮物」。
由於日本的保險也可以對自殺者進行賠付,因此很多生活窘迫的人會想用自殺來換取賠償金。於是他們通過自殺為家人留下一筆收入,這就是所謂的「最後的禮物」。
民眾如此高的自殺率自然是政府的難題之一,但是他們也逐漸重視加強了相應措施。
比如2017年制定的《自殺綜合對策大綱》中,就設定了在2026年前讓自殺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的目標。還有地方政府和企業陸續開設抑鬱症諮詢窗口,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
人類的悲歡雖然無法相通,但無論日本高自殺率的背後有著多少我們難以理解的動機,還是希望這個世界少一些「岡田有希子」們。
這世界總有人在偷偷愛著我們,世間美好總有一天會和我們撞個滿懷。每個人的胸腔裡跳動著的是媽媽為我們織就的心臟,不要輕易辜負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