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鰭天線是寶馬發明的,鑑於寶馬轎車的高端定位,有人猜想鯊魚鰭天線是否集中了很多功能,比如AM/FM收音機、GPS、GSM信號接收以及消除靜電等。甚至有人認為鯊魚鰭天線能夠改變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那麼,備受大家喜愛的鯊魚鰭天線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有人說寶馬的鯊魚鰭天線有AM/FM收音機信號接收功能,還可以消除靜電。為此,記者諮詢了寶馬4S店的工作人員,讓大家失望的是,他們稱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寶馬的AM/FM收音機接收功能並不在鯊魚鰭天線上,而在後窗玻璃那些細小的電線裡面;至於是否能夠消除靜電,理論上確實可以利用氣流高速運動減少靜電,但是能否完全消除,他們不敢肯定。
此外,關於改變車輛動力學性能方面,他們也表示鯊魚鰭天線的造型是流線型式的,可以有效降低空氣阻力,但是如果僅從降低空氣阻力方面考慮,那為什麼不像有些車型一樣直接取消呢?如果不是降低空氣阻力,而是增強側向的穩定性,那麼也太難為這小小的鯊魚鰭天線了。
既然,寶馬的鯊魚鰭天線沒有AM/FM收音機信號接收、消除靜電和改變空氣動力學性能的功能,那麼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鯊魚鰭天線是寶馬為了增強汽車通訊信號專門研發的,它最初用於藍牙和GSM900/1800頻段(車載電話)信號接收。後來,它還可以接收GPS以及移動電視信號。試想,如果能夠隨時隨地收看電視,那將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只是這一功能目前只在公交車上實現了普及,雖然節目有限,但是聊勝於無。
大部分鯊魚鰭天線都是裝飾
寶馬發明了鯊魚鰭天線,但是卻不單單只有寶馬使用鯊魚鰭天線。細心的朋友可能有所察覺,目前很多車上都用上了鯊魚鰭天線,比如通用、大眾等合資車型,甚至部分國產車型也裝配了鯊魚鰭天線。那它們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一般來說,鯊魚鰭天線都擁有GPS及車載電話信號接收功能。現在的新技術也可以實現AM/FM收音機信號接收的功能(收音機不是基礎功能嗎?為什麼先進的鯊魚鰭天線運用新技術才能實現這個功能?這個問題咱們後邊解釋),甚至一小部份可以滿足數位電視信號接收功能(雖然效果不一定好)。
據了解,市場上大部份搭載的鯊魚鰭天線只是起到外觀裝飾的作用,一些高端車型及高配車型才有實際的功能。比如:2012款豐田凱美瑞的高配鯊魚鰭天線支持車載電話功能,雪佛蘭及別克品牌高配車型的鯊魚鰭天線支持車載電話功能,2012款本田CRV全系鯊魚鰭天線支持AM/FM收音機信號接收功能,比亞迪的F6高配鯊魚鰭天線支持GPS及數位電視功能。
AM/FM收音機天線去哪了?
寶馬4S店的工作人員稱,寶馬的收音機天線集成到了後窗玻璃那些細小的電線裡。關於後窗玻璃裡那些細小的電線,大部分朋友都知道,那是通過加熱後窗玻璃來除霧的,怎麼跟AM/FM收音機扯上關係了呢?
據了解,這種集合了AM/FM收音機和後窗除霧功能的有源後窗天線開發於90年代,它的天線線路就印刷在汽車後窗內部,和除霜器合到了一起,加上特殊設計的天線放大器及附件,在保留除霜功能的同時,使其成為AM/FM信號的有效接收單元。有源後窗天線的開發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它具有優越的AM/FM接收功能,卻不影響整車的流線型外觀,而且杜絕了外伸式天線在高速行車時的風阻噪聲,還起到了防盜及避免洗車損壞等功能。
其實,這種先進的天線不僅僅只在後窗玻璃出現,什麼側窗、前擋風玻璃、車頂、後行李箱蓋、保險槓等都是它的容身之處,不過應用最廣泛的還是有源後窗天線,因為他的接收效果最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車型看不到天線的原因。
「小犄角」改裝要注意什麼?
最後再說說目前一些車型上仍然存在的「小犄角」。這些天線可謂高矮胖瘦一應俱全,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車主想要改裝漂亮的鯊魚鰭天線又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車載天線結構上有縮短型、四分之一波長、中部加感型、八分之五波長、雙二分之一波長等形式。簡單說,就是工作效率越高,天線則會越長,好比手機的信號塔,越高覆蓋的面積越大。但是車輛的高度有限制,加上過長的天線在車輛高速行進時會形成風阻,過橋洞、進入地下車庫、洗車等都是問題。所以,車載天線並不是越長越好,一般要求轎車天線不超過70釐米。
越野車、SUV、麵包車等要求天線更短,這種新型的「短短天線」雖然增益不高,但是適合於一些車身本來就較高的車型,同時它也更加隱蔽,從而減少對車輛外觀的影響。不過,事情總是兩面的,有些車型卻特意保留了長長的鞭型天線,比如寶馬MINI、大眾甲殼蟲等,這些都是從外形角度出發,增添趣味的表現。
最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寶馬鯊魚鰭天線外觀時尚動感的設計,也往自己的小車上自己安裝鯊魚鰭天線,要知道鯊魚鰭天線幾乎是沒有「犄角」的,如果強行改裝那麼AM/FM收音機信號就會大大折扣。不僅如此,對於一些本來是長天線的車,如果改裝短天線不合理,也會影響信號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運用新技術才得以在鯊魚鰭天線上實現AM/FM收音機功能的原因.
來源:汽車生活報
原標題:《車頂上的秘密 ——與車載天線有關的那些事兒》
撰文:李奇
責編@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