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嘿 兄弟 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裡
嘿 朋友 如果真的是你 請打招呼
——《武林外傳》片頭曲《好久不見》
在影視劇作品中,什麼叫經久不衰?
我想把這個至尊稱號,頒給豆瓣評分9.5的《武林外傳》。
在我心裡,它是國產情景喜劇的最後一座高峰,這也是一部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誇盡的深度好劇。
原來不知不覺間,武林外傳已經播出14年了。
這部劇是我當年的下飯劇,正值考研期間,白天上補習班,晚上做題,吃飯時間短暫休息,只想看些輕鬆愉快的劇來換換腦子,於是我毅然選擇了它。
這是一部神奇的劇。
說是喜劇,它卻演遍了人情冷暖,道出了為人處世的大道理。
第一遍看的時候,涉世未深,只當作爽劇看的,畢竟這裡面的段子百看不厭,嘻嘻哈哈就過了;等到經過世事,年齡漸長,看到的卻是人生、起伏和悲劇。
以前,只需理會其中的荒誕不經、無釐頭的喜劇情節,笑聲總是多一些,笑得也總是沒心沒肺一點。而今,卻常常笑中含淚。
一部滿滿回憶的電視劇:一間客棧,幾個人,一個江湖。
一個個劇情折射出的人情世故,讓人深思。古裝劇和情景劇的結合也非常恰到好處,很多網絡語言、流行歌曲、綜藝節目、時尚元素融入其中,看似諷刺的劇情又透著俠義精神。
故事發生在同福客棧,發生的卻不是像龍門客棧那樣的打打殺殺。
說是江湖,它卻顛覆了觀眾對「江湖」的認知。
以往的江湖,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高興時行俠仗義、劫富濟貧;不開心了,惹是生非。
《武林外傳》裡的「江湖」始終沒有脫離兩個東西:一是朝廷,二是市井。
金庸和古龍小說裡的大俠,視朝廷有如無物,幾乎很少提及;市井小民更是讓他們不屑於顧,小說裡講的,都是血雨腥風的江湖。
所以,我們印象中的江湖人士,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都是武功高強的大俠,是一擲千金的大俠,是以一擋十的大俠;而大俠與美女間的愛恨情仇,大俠與大俠間的比拼,幫派之間的爭鬥,才是所謂江湖的主旋律。
可《武林外傳》裡的人物,即使武功如盜聖這般,一提到衙門和捕頭,都會嚇得腿軟走不動道。
不同於其他大俠不知愁從何處來,動不動就一擲千金,卻從未見他們認真賺過錢,也沒有好的身家背景;
《武林外傳》的他們卻需要為生計發愁,白展堂一雙鞋穿了七八年,郭芙蓉為了抵債,替佟湘玉白打工,這在以往簡直沒法想像。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這是東北王張作霖教導兒子時說的一句話,形容《武林外傳》再合適不過了。
在《武林外傳》裡,江湖不是特定的概念,老白退役的地方和小郭開始的地方都在同福客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反之,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
原來你我都身在江湖!
只會打打殺殺的人走不到最後,只有熟知人情世故的人才會笑到最後。
佟掌柜每次遇到事情,準備要抱怨的時候,都用濃濃的陝西口音感嘆「額錯咧,額一開始就錯咧,額如果不嫁過來,額滴夫君就不會死,額夫君不死,額就不會淪落到介個傷心的地方」。
每次都念一遍,頗有種順口溜的感覺,也充分說明了她的處境。
「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郭芙蓉
每次郭芙蓉生氣的時候,她都會念這麼一段,導致後來我都有些神神叨叨。不過,這段話用來平心靜氣,逗樂自己方面,確實一絕,屢試不爽。
還有她刀子嘴豆腐心的「排山倒海」,氣勢有了,卻很少用過。
白展堂給予大家安全感的「葵花點穴手」,就像小時候大家玩的「123木頭人」,總能把一些人及時定格在那一刻,動作神態無比詼諧。
呂秀才總被大家嫌棄的「子曾經曰過」,這個頭一開,卻總被大家「去」一聲,他從來沒有機會好好說完自己的觀點。
他的高光時刻,莫過於用哲學理論,把比白展堂還厲害的姬無命繞暈,讓他一掌拍死了自己。
秀才:我生從何來,死往何處?我為何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出現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是世界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世界?
姬無命;夠了....
秀才:我和宇宙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嗎?宇宙是否有盡頭?時間是否有長短?過去的時間在哪裡消失?未來的時間又在何處停止?我在這一刻提出的問題還是你剛才提到的問題嗎?
姬無命(頭大得發飆了):我殺了你--
秀才高喊: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徹底擊潰心理防線)
姬無命(愣了):是我殺了我?
秀才:回答正確!動手吧!
窩囊的李大嘴是婁知縣的侄子,他時不時就會拿著這句話抬高自己的身份:我姑父是知縣,跟我過不去就是跟我姑父過不去,跟我姑父過不去就是跟朝廷過不去,大家都低調!低調!
任性的莫小貝,關鍵時刻總拿「我是掌門!」說事,卻每每被佟掌柜給揶揄回去。她說的最多的,怕是「嫂子」兩個字,撒嬌賣乖。
最經典的莫過於,他們總能一本正經的,突然間插入一段廣告。表情到位,廣告詞押韻,就是邏輯完全不通。
小郭和無雙比賽的那一段,中間突然間插入「白駝山壯骨粉」的廣告,這個方法,似乎是致敬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含笑半步顛」。
每每看到白展堂那一本正經的表情,以及無雙溫柔念出的廣告詞,我都要噴飯。
「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白駝山壯骨粉,內用外服均有奇效,挨了刀塗一包,保你想挨第二刀,閃了腰服一包,活到二百不顯老。
白駝山壯骨粉,青春的粉,友誼的粉,華山論劍指定營養品。本鎮各大醫館藥鋪均有銷售,購買時請認準黑蛤蟆商標。呱呱。」
還有客棧每次有事了,要趕客人的時候,就說「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眾人便做鳥獸散。這句話,到現在還是用得挺好。
金句、段子、網絡用語、英語、哲學、方言,時不時都會從劇是冒出來,讓人應接不暇,看得非常過癮。
女一號佟湘玉,家裡開的是漢中最大的鏢局,也可說是家大業大。當初嫁到衡山派,可是還沒過門,衡山派就倒了,夫君也去世了,都沒完婚。
早年喪偶,她用自己手裡的錢,問呂秀才買下了同福客棧。一個人摳摳搜搜地撐起來,從此開始了江湖生活。在江湖上風評甚好,憑的就是一顆真誠待人的心;
白展堂,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盜聖,生活得很拮据,一身好功夫和好頭腦,卻一生屈身於「跑堂」。
他從小就在江湖中摸爬滾打,憑著過硬的技術在江湖中混出了名聲。膽子還小,一見到穿官服的腿就發軟。他一直就沒想做壞事,偷東西只是單純的尋求刺激,偷完東西過幾天又給人送回去。
他可能早就想退出江湖,可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他遇到了佟湘玉。
郭芙蓉的父親是郭巨俠,她就是傳說中的「打工活不下去,只能回家繼承家產的那種人」。因為破壞了店裡的東西無力償還,於是被迫留在店裡給佟掌柜打工。
她總說想要闖蕩江湖,其實就是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要用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做出一番事業。她不願意接受被父母安排好的命運,出來闖蕩,又只困於同福客棧打雜。
直到和秀才相愛,她才明白,和愛的人能在一起才是幸福,即使錢不多。
佟湘玉:你的目標是啥?
郭芙蓉:做一個蓋世女俠。
佟湘玉:說個近一點的。
郭芙蓉:漲工錢。
老闆娘:這個比前一個還要遠。
呂秀才雖然是個落魄的讀書人,但是至少還有房子和地。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卻永遠因為運氣而中不了舉,因此窮困一生,在客棧當帳房。他有點迂腐,但確實是整部劇裡唯一一個文化人。看起來有些懦弱,卻對小郭深情一片,哪怕被家暴也無怨無悔。
李大嘴總說自己是婁知縣的親侄,但是他當初辭去捕頭之後,他就再也不好意思去麻煩他姑父了。雖然沒別的能耐,但是至少還有個會做飯的手藝,勉勉強強維持生活不成問題。
無雙、燕小六、邢捕頭是沒背景的三個人,也是選擇在朝廷工作的三個人。
無雙是白展堂的同門師妹,長得好看,武功也不錯,而且會做飯,會做家務,性格還溫柔。她來這裡,一開始傾慕師兄老白,結果人家有掌柜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居然愛上了呂秀才。秀才也在無雙和小郭的比試中,小郭回京城娘家消失的過程中,慢慢明白了自己的真心。無雙黯然離開之後,劇組居然又安排她喜歡上了燕小六。
這一段委實看不過去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她完全是出於對同福客棧的感情才留在鎮上做捕快,以她的能力,完全有可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可她困在這裡,又是喜歡秀才而不得,又是莫名喜歡上燕小六。算是整部劇裡最悲情的人物了。
燕小六和邢捕頭沒背景沒能力,有個安穩的工作是他們最希望的,最安穩的也就是在朝廷當差了,好好做個捕頭。
只是,後來燕小六從最開始畏畏縮縮地跟在邢捕頭後面喊師父,每次遇到問題便 拔刀說「照顧好我七舅姥爺」,這樣一個小小人物,抓住3個機會,直接進了六扇門;
而老邢,卻因為一身正氣不懂官場之道,被開除出去,還被燕小六當面耀武揚威。
《武林外傳》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可是每個人幾乎都是抑鬱不得志。
這些「口氣不小」,總是豪言壯志聲稱「闖江湖」的主角們,卻總是被生活的重重困難所打壓,離夢想忽近忽遠,這不就是相對應的生活在真實裡的我們嗎?
江湖就是社會,闖蕩江湖就是在社會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退出江湖就是找個安安穩穩的工作,過平平淡淡的日子。退出江湖只是心退出了,但還會接觸到江湖中各種各樣的人。
哥不在江湖,江湖自有哥的傳說。
相聚客棧、尋找江湖,可江湖就是年少輕狂時的一個理想:年輕時我們總希望早日掙脫父母,於是背井離鄉,自己走上一遭,劫富濟貧,除惡揚善,拼一身骨氣,即使撞破南牆,也總能成一方大俠。
比如郭芙蓉、佟湘玉和白展堂。
可是等自己真正走了出來,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場飄渺虛無的夢。如何劫他人之財濟窮,理想與現實,總是千差萬別。再大的俠,也有身不由己,再美的夢,也總會甦醒。
就如佟掌柜總結道:幻境再美終是夢,珍惜眼前始為真。
也像每一回結束的片尾曲唱道,生活有太多不如意,但你的生活還是要繼續,每天太陽依舊升起,希望永遠種在你心裡。
這是一碗我可以品味一輩子的「雞湯」。
《武林外傳》是裹了密的苦瓜,是被喜劇包裝的悲劇。小時候看得笑嘻嘻,長大了看卻難以忘懷。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無權無勢、苦惱無奈、悲歡離合,總是會走上現實的荊棘叢,亦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江湖。
聽過一次次傳說,走過車水馬龍的街道,幻想過轟轟烈烈的人生,最後停在粗茶淡飯的日子裡。
不是因為膽怯,而是經過只會幻想的青春後,發現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去接受真正的現實。
最後落幕的「前八十回」無疑是《武林外傳》最大的謊言,因這遺憾成了最深的回憶點。
眾人逐一揮手,鏡頭掃過每一個陪伴我們日夜的角色,最後一句「再見」為這段「武林故事」暫時畫上了句點。
我是紫依,一個80後職場寶媽,歡迎關注我,分享深度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