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社區藍城兄弟(BlueCity)昨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資8480萬美元。藍城兄弟上市首日開盤價為20.4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7.8%,開盤後30分鐘內,藍城兄弟股價一度漲超120%,早盤持續拉升,三次觸發熔斷,最高成交價35.89美元/股,漲幅達124%。
在被美股市場歡迎之時,藍城兄弟創始人馬保力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而藍城兄弟也被冠以「粉紅經濟第一股」的稱號。但事實上,冰山之下永遠暗流湧動。迄今為止,藍城兄弟仍然有盈利模式單一、用戶粘性下滑、旗下Blued平臺「擦邊球」亂象頻發等問題待解決。此外,其代孕業務也一直飽受詬病。
難以找尋的商業模式:藍城兄弟至今尚未盈利 營收結構單一
天眼查資料顯示,Blued成立於2011年,隸屬於北京藍城兄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款基於地理定位的男同交友軟體,上市之前,Blued深受網際網路創投資本青睞。截至2018年2月,Blued共完成累計金額接近10億美元的七輪融資,資方包括順為資本、鼎暉投資、天澤金牛、清流資本、新程資本、嘉御資本等知名創投基金。
在資本的助推下,藍城兄弟開始了狂奔,旗下的Blued逐漸成為了國內「性少數派」人群最為活躍的移動端社群。2016年,Blued上線直播業務,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截止至2020年3月31日,Blued註冊會員數量已超過4900萬,平均月活用戶為600萬。
坐擁千萬用戶,但藍城兄弟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據藍城兄弟招股書,2019年營收為7.59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5.01億元同比增長51.4%。2018年、2019年,藍城兄弟分別虧損9020萬元和5290萬元。2020年Q1,Blued營收為2.07億元,去年同期為1.45億元,虧損760萬元。綜合來看,藍城兄弟雖然營收在逐年遞增,但仍處於虧損燒錢的狀態。
對外,藍城兄弟一直宣稱是一家致力於為全球更多元的用戶提供綜合優質服務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但從營收結構上來看,藍城兄弟更像是一家直播公司。
據了解,藍城兄弟的營收利潤主要來自於移動端Blued。Blued目前的商業變現方式主要分為四種:直播打賞、付費會員、付費健康服務和其他服務(輔助生殖)。其中,直播為營收大頭,2018年、2019年、2020年Q1,Blued來自直播的營收分別為4.6億元、6.7億元、1.8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91.3%、88.5%、86.6%。
但LGBTQ一直是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藍海。據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LGBTQ人口約為4.5億,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5.91億。不過Blued作為全球知名的LGBTQ社區,收入結構卻較為單一,盈利模式過度依賴直播。
對比之下,崑崙萬維(300418,股吧)曾持股的同性約會軟體Grindr70%營收來自會員付費、20%營收則來自廣告。所以,現階段藍城兄弟還處於「偏科」狀態,營收上如何平衡,仍需繼續探索。
合規性難題:社區低俗字眼泛濫 Blued現直播亂象 代孕業務飽受質疑
據了解,作為藍城兄弟最主要營收來源的Blued直播內容跟市場上其他玩家無疑,也擁有著遊戲、PK、連麥等板塊,但基於社交屬性用戶群體的需求,會把主播按照審美類型進行分類。
不過困擾其他直播平臺的合規性問題同樣困擾著Blued。據《投資者網》報導,在個別的直播間中,主播會同與之連麥的觀眾互動聊天,話題往往會從日常生活逐步滑向政策紅線,所聊的多為低俗、淫穢等內容。
和訊科技發現,上述情況的確存在。在一個直播間中,主播們在連麥時出現了「包夜」、「灌藥」、「SM」等低俗、不堪入耳的言論。此外,在Blued的社區中,低俗評論同樣大量充斥其中。
今年6月,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部門啟動了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截至目前,全國共查處網絡「掃黃打非」案件1800餘起,取締非法不良網站1.2萬餘個,處置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840餘萬條。
2019年1月,財新封面曾報導稱,由於缺乏未成年保護措施且缺乏身份核實機制,Blued已經成為青少年感染愛滋的新渠道。
藍城兄弟不僅在Blued移動端業務背負著法律風險,其輔助生殖業務藍色寶貝同樣如此。而關於LGBTQ群體的輔助生殖相關服務,最主要的便是指代孕,這在國內是明確禁止的。
《投資者網》在報導中提到,在以用戶身份聯繫了藍城兄弟旗下藍色寶貝後了解到,藍色寶貝只在能夠合法代孕的國家進行代孕,目前有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全套服務在俄羅斯需要59萬-63萬人民幣,而美國和加拿大則要更高一些。
但根據加拿大《人類繁殖輔助法》(Assisted Human Reproduction Act)規定,無償代孕是合法的,但有償代孕是違法的,但是委託方可以對代母在代孕過程中引起的任何開支做出補償。在這個過程中,有償與無償如何界定等問題,也存在著相當的不確定性。
俄羅斯《家庭法》也規定,生物學父母必須經得代孕媽媽的許可才能得到嬰兒。有些代孕媽媽最後甚至會通過抬高價錢的方式,勒索準父母們。一旦代母想要這個孩子,在俄羅斯的法律背景下,代孕委託方幾乎不可能勝訴。
此外,在微博等平臺上,藍城兄弟的代孕業務也存在著不少爭議。
社交產品的發展障礙:Blued用戶粘性下滑 發展天花板凸顯
事實上,國內對於LGBTQ的接受程度遠不如國外,在此情況下,2015年左右,藍城兄弟開始出海。截至目前,Blued已成為印度、韓國、泰國、越南最大的線上LGBTQ社區。但表面上如火如荼,實則並不樂觀。
首先從MAU來看,招股書顯示,近5個季度藍城兄弟的MAU增速維持在20%左右。而相比於潛在至少千萬級的目標用戶群體,藍城兄弟當下MAU不過幾百萬,這樣的增速顯然不能讓投資人滿意。此外,Blued的600萬月活用戶中,海外月活用戶佔比超過49%,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收入中,僅3.4%、6.6%、9.9%來自海外,半數用戶群的付費意願處於未知狀態。
再從DAU來看,藍城兄弟的DAU從2019年Q1的15%下滑至2020年Q1的8.7%。今年第一季度DAU更是環比下降10萬人。
除了DAU下滑外,藍城兄弟直播業務的付費用戶也從2018年的35.8萬,降至2019年的32.6萬。
在招股書中,藍城兄弟提到:如果我們未能成功挽留或擴大用戶群,則用戶的參與度可能會降低,這反過來可能會減少我們的獲利機會,並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如果我們無法將用戶轉換為付費用戶,或者付費用戶數量下降,我們的收入可能會下降,我們的運營結果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綜合來看,對於藍城兄弟來說,在日活躍用戶、直播付費用戶數量下滑背後,其實直指Blued的發展天花板,而單一的盈利模式如何能夠換取投資者的長久信任,這一切都沒有定數。但可以肯定的是,社區頻繁出現的低俗字眼、直播當中的擦邊球亂象等或許會成為藍城兄弟長遠發展的絆腳石。成功上市意味著藍城兄弟推開了新的資本大門,但門後是冰山還是火焰,還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王榮智 )